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4点40分的闹钟准时响了起来,我“腾”的一声从被窝里坐了起来。闹铃提醒我,下一步的动作是拿过毛衣先套在脖子上,然后是左胳膊、右胳膊,往下拉毛衣到肚子的位置。随后是穿裤子,下床,穿袜子,还有运动鞋。窗外是皎洁的月光,还有“呼呼呼”嘶叫的北风,玻璃上是被大风摇曳的小树婆娑的身影。牙膏是昨晚上挤好的,牙刷安静地躺在牙缸上,旁边是香皂盒、梳子和大宝,散乱地摆在脸盆里。刷牙、洗漱、上洗手间一气呵成。
电子表显示时间是4点55分,从宿舍到教室有5分钟路程。我蹑手蹑脚地关上宿舍的门,同时也切断了5点10分起床铃后舍友的哈欠声和抱怨声。
教室的灯已经亮了,学习委员已经在开始轻声念书,我悄悄地走进教室,站到我的最后一排的位置上。抬望眼,黑板的右上角写着一行字:距离高考还有37天。数字“7”已经是昨天晚上熄灯前被人用红色的粉笔改过的。拿出英语课本,翻到第126页的课文,开始了我的晨读。
早自习7点钟准时下课,同学们三三两两的结伴去吃早饭,还有少数的几个人,是等到7:35开始才匆忙离开教室的,其中就有我。7:35分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5分钟我可以走到餐厅。此时,大部分的同学都已经吃完饭,一堆一堆挤在在水龙头前刷碗,少数没吃完的也稀稀拉拉地散布在各个餐桌。饭菜已经所剩无几,但一定还有,而且温度一定不会太烫。于是,我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打饭、吃饭和洗碗三件事情。剩余5分钟时间让我可以返回教室,赶上8点上课的铃声。
这才只是完成早自习而已,只是一天的一个开端和剪影,后面还有上午四节课,午饭休息和下午四节课,以及晚饭和晚自习。为了防止我们厌学或疯掉,学校还是安排我们每周周日不上早自习和周日下午不上课,来缓解大家学习的压力和补充给养等。就这么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一季度又一季度,我慢慢熬完了高三这一年的时光。
……
“梁志成,457分,第6名”,我从教室外进来,径直走向最后一排中间的位置。
老师问了句“你确定坐最后一排吗?”
我看了一下老师狐疑的目光,淡定地说:“老师,我确定,我选好了。”
我们每月进行一次月考试,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阶段考,每三个月根据成绩排名以自选方式调整一次座位位置。一般前十名都会选择第二到四排中间的位置,这也是教室最适合听讲的位置。第一排用自己强大的肺功能帮助后面的同学把粉笔末吸收得差不多了,第二排至第四排中间就可以获得一个干净的环境、最佳的视觉效果和看黑板最佳视觉范围的最小头部转动角度。而我选择最后一排的理由不过是:当我站起来的时候,既不会挡住别人看黑板,又能起到防止瞌睡的作用,这应该感谢我这双不近视的眼睛。然而,没有进入90%眼镜族也曾经一度成为我不够努力无法进入前三名的主要原因。
……
老师们最常说: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是“鲤鱼跳龙门”,这也使我能够源源不断不知疲倦地挤时间压缩时间投入时间到功课上,真正做到“坐得住、沉得下、钻得进、学得精”,再加上“起得早、睡得晚”,像过一天一样过一年,我如愿以偿的在河南考区考取了省内的唯一一所211重点大学。
多年以后,我早已不是当年的拼命三郎,也无需为了生计用挑战极限的方式将自己逼上梁山。但是当年所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却如同烙印一样刻在我的心上,久久挥散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