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听到了史铁生的故事,突然觉得我要振作起来,内心要更强大起来。
史铁生21岁的时候瘫痪了,最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只能困在家这个牢笼里。他无数次想要自杀,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没能死去,最终他看开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既然老天不想让我死去,那我就活着看看,看看我还能再经历什么。
于是,一个五年,好几个五年,早早被医生宣判死刑的他坚持着多活了好几个五年。在他活着的这些时光里,他不断进行生命的思索,不断写作,给他人带去生的力量。当死降临的时刻,他坦然地迎接,并且捐献出全部的器官,散发出生命的余热。
在古代,同样遭受人生挫折的人还有刘禹锡。刘禹锡年少有为,若不是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他大概能平步青云,一路扶摇直上。人生没有如果,他参加了,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他遭受到了贬谪,从此他的道路布满曲折。他认命了吗?他颓废了吗?他没有,引吭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永远都是豪气满满,振奋人心,以昂扬的姿态笑对人生。
后来者的苏轼,把刘梦得的这种豁达继承了下来。苏轼也是才华满腹,年少得志,但总括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人生路之坎坷可想而知,但苏轼赢在他那随遇而安,乐观豁达。
被贬黄州,平常人可能抑郁寡欢,诉平生不得志,他却写到“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不仅有心思吃鱼吃笋,还发明了东坡肉。来到蛮荒之地岭南,其他人可能会叫苦连天,他却有心思夸荔枝好吃,“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来到更为偏远的海南,夸这里海鲜好吃,写信叮嘱儿子:“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生之路就像一场逆行的旅程,我也只是这条路上的匆匆过客。在这条充满荆棘和坎坷的人生之路上,需要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困难永远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面对这件事的态度。既然人生就是一场经历,我们就抱着旅行的心态去面对,笑对人生的种种磨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