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青春的代名词。
那会儿我还在读书,控江路上曾有一家鞍山麦当劳,现在已经拆了,不过我该死的记忆力却顽强地提醒着门牌号是控江路1695号二楼,毕竟它是我第一个勤工俭学的地方。系统编号021店(和上海区号一样)特别好记。旁边有个亨得利眼镜,斜对面就是千村百货。
记得三楼是一个游戏厅,工作日白天要读书我只能上晚班,印象里经常会看到有一行青年男女们(看着跟我差不多大)晚上十点左右前呼后拥地从另一侧游戏厅方向的楼梯走下来(因为上行的电梯只到二楼而且是单行的),他们嘻嘻哈哈推门而入,点的大多数是巧克力新地、麦辣鸡腿汉堡和大薯条,有时候他们也会坐在店里吃完了再走,那多半是不用赶回去继续游戏。我当时觉得,肆意挥霍的青春也真好。
我有几次走得比较晚观摩过打烊班兄弟们的工作,氛围是轻松随意的,背景音乐换来换去都是陈小春,好像歌词有什么咳嗽感冒那个最最得宠,真的是循环播放很上头。弄得打烊班人人会唱,不会唱的也会哼哼。被我戏称为“洗脑神曲”他们还不承认。
看着彭彭他们拖完地盘好货,总要十二点以后,我们玩心不死,说是一块儿吃碗面再回家,2001年还没有共享单车,都是自己骑来的自行车,一行人七八个,骑到本溪路上的一个大碗面,车子一停,浩浩荡荡吃面去。
那时候的青春真快乐,还有很多记忆的片段一下涌入脑海,我和接待员一起下楼卖台历,一边吆喝一边介绍优惠券的用法;我们管理组一大早去钱柜K歌回来整天都想摇头晃脑;我第一次做鸡翅位裹出来的麻辣鸡翅全部是光板,一定是鸡翅宝宝们不给力,余大领导视察门店给了我一个很吃香的pin,我大声地跟他说“欢迎再次光临”......
麦当劳的青春里有欢笑也有哭泣,眼泪早已忘记,美好留在心底,此刻我只想把快乐分享给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