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不留缺憾而为之-------为《甘泉县民间文学集》成稿序

为不留缺憾而为之-------为《甘泉县民间文学集》成稿序

作者: 觀風䖏 | 来源:发表于2023-02-06 23:31 被阅读0次

人的一生想完美,缺憾总是免不了。幼时在祖母膝下,于纳凉蒲扇的摇动中,于炭盆里豆秸燃烧的噼啪声,在昏昏欲睡的煤油灯下,听老人讲那诸天神佛、帝王将相、地主长工、仙女下凡、才子佳人、家长里短的故事,听她们所经历的战争惨烈和劫后余生的庆幸。懵懂的心,对于神话世界就有了向往,对人间百态就有了爱憎,对平淡的生活就有了满足,对未知的世界就有了设想。我问及由来,她说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那时不懂,祖母那永远讲不完、不重样的故事,是口述历史,是精粹哲理,是最精彩的民间文学,可惜没下意识去整理。随着祖母的仙去,属于她个性化的故事,再也无法由我完整传承。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

甘泉,一个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的山城,她的神奇、美丽和厚重,在我眼中徐徐展开,在我成长中,在我工作后,在而今知天命之年。国人在观念里易走极端,何况对于非具象文化的认识,定会莫衷一是,曾几何时有过甘泉有无文化的争论。做文化工作以后有了切身体会,经过组织活动和创作时的无奈,深感人才的匮乏。也接触到对文化富有情怀的团体和个人,他们在为生活奔忙的间隙,对艺术的痴迷,对文化的孜孜以求,虽寂寥多年而不悔。而更多的人,各有各的活法,无论处庙堂之上,还是行走江湖,或者牵牛牧羊、贩夫走卒,也不论老户或是移民,在放得开的场合,颇能说到神话传说、古朝野史、习俗谚语,讲引以自傲的往事,敬酒时来一段酒曲和歌谣,也会附耳传播些秘闻,夹杂些方言俚语,听得人目眩神迷。有的人天赋高有口才,讲故事一套连一套,套套绘声绘色,使听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讲述者得意时显露狡黠的表情,浸透着智慧的荣光,我有时沉浸其中受到感染,竟然与他们嬉笑怒骂同悲喜共惆怅。这就是口述文学的魅力,一种口口相传、集体创作、不断演绎的艺术,是社会学,也是民俗学,虽不登大雅之堂,却是文人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深厚土壤。但在击节赞赏之余,我盛情邀请他们把说的话整理成文字,又几乎人人摇头,百人难得其一,即便是受到高等教育,作报告口若悬河,写公文一气呵成的人物。这种现象很令人费解,也是民间文学需要固化时的无奈。口头文学发展到今天,可以用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去保留,但文字的整理依然不可或缺,我们盼望有更多的人参与整理民间文学,让《诗经》那样的经典之作在我们手里涌现。

2020年底,甘泉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学之乡”,这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这一成果的取得,不能不佩服甘泉党政领导的远见卓识、深谋远虑,以及倾力落实的作风。早在2020年6月起,中省市专家多次莅临甘泉指导检查,出谋划策,开展交流。犹自记得,神林山下,品茗美水,讲解非遗馆,哼民谣浅吟低唱,剪纸中蕴含不为人知的说法,唢呐欢快而嘹亮,赢得中国民协专家组的阵阵喝彩。县委一楼的评审会,创建报告的详细陈述,传承人讲传说,稚嫩孩童们讲故事,名家慷慨陈词与极力推荐。各位专家激烈讨论,于鞭辟着里中形成共识。当尘埃落定,命名决定公布,质疑声烟消云散,大家对于民间文学的地位趋于认同,极大振奋了民间文学爱好者的自信。

成绩不是终点,基础仍需稳固。纵观民间文学从来就没有歇息过,它不断汲取涓涓细流,汇成历史长河,我们只需要一瓢一瓢的饮用,则受用无穷。为此,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化馆经过筹备和筛选,一举增加县级非遗项目48项,新申报市级项目4项,省市县非遗项目总数达到60余项之多,其中重点就是民间文学。它拓宽和筑牢了非遗这座金字塔的根基,为将来冲击国家级非遗项目做了储备。我们做好非遗主题线上线下活动,组织非遗进乡村进社区进景区,扩大了非遗的社会认知,增强了民众的保护意识。特别是对于民间文学的挖掘整理、征集编撰工作下了大功夫,局、馆联合县文联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民间文学调研大走访活动,我们的文化工作者们深入各乡镇村组、街办社区,寻访有文艺特长的人,能说会道“有故事”的人,本人或长辈有“特殊经历”的人唠嗑,拉家常。听反馈回来的消息,访谈从一开始就仿佛掉到民间文学的聚宝盆里,厚厚的笔录稿纸,存满了录音笔,访谈让我们的干部受到历练,增强了信心。文集先后几易其稿,语言尽可能采用讲述人的方言,再配上县内剪纸作品,汇集成册,一本文学集就有模有样。

窃以为,甘泉有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潜力巨大,来源丰富。口述文学的许多样式与民俗事项互为表里,它与文人文学共同作用于我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这些文化相辅相成,成为美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整理,提炼其精华,赋予其时代精神,发挥其正能量,为建设大美甘泉贡献力量。

作为调研走访活动的成果,能出一本集子,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吴生斌馆长拿来稿样,请我写序,大概因我作为组织方负责人的缘故。尽管自己没抽出时间参加他们的活动,亲耳聆听那原汁原味的语调,享受古色古香的歌谣,但一直心驰神往。面对历史的沧桑与印记,我无可置喙,不作点评,只是由衷期盼,我们今后仍要不断收集、编辑、印制,让它来之于过往,用之于当今,传承于后世。意识到,并为此努力过,那么,就不存在缺憾,而是满足,是自豪。

2022年4月15日

相关文章

  • 为欢集序

    且把柴扉掩,且偷半日闲。 笑将纸笔设,飞白醉书泽。 小品非小品,也是也是集。 浮生人间梦,为欢天上音。 2013/...

  • 采桑集 曰归(上)

    采桑集 序 漫读者,才子佳人之旧事。为宫商,为丹青,为杂剧,为话本,为辞章。先人闲情之感,古韵流芳,余欣欣然亦得其...

  • 为之而为之

    每日的我们,其实都会有些小感触:面对不同的事物,接触不同的人,每一个看似平淡的小部件,当你某一天愿意把他们组装起来...

  • 介绍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又称作《禊序》、《兰亭序》、《临河序》。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是晋代书法成...

  • 林某人二三说

    念其所,无为念之所为;念其所,为之念而动之所为;念其所,行至念而动之所为。 无念而为,为其本,为念而为,行之念,故...

  • 天命

    念其所,无为念之所为;念其所,为之念而动之所为;念其所,行至念而动之所为。 无念而为,为其本,为念而为,行之念,故...

  • 独一无二

    “君为亲历之集, 君为日之所成, 故醉于书海实业, 文以化人, 彩以斓衣。” (来自网络) ps: you are...

  • 花间集序

    花间集十卷,蜀赵崇祚选,欧阳炯尝为之序。余读炯序,深美其文,谓后世无以过之。去岁余读花间,如饮醇酒,自思当以浅陋之...

  • 给大家推荐一个力所能及,靠知识吃饭的APP

    道亦有道,知道而为之,为上者;黍米有米,有米而食之,为强者! ...

  • 丛林法则成为经济开放背后最大的推手

    道亦有道,知道而为之,为上者;黍米有米,有米而食之,为强者。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不留缺憾而为之-------为《甘泉县民间文学集》成稿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hl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