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是否可以用“心外无物”来概括?
这个嘛,可以用四句话来解释。
第一句,心中有,眼中才有。
诗人和植物学家、木匠同时看到一棵参天大树,诗人会说“霜皮溜雨四十围”,进而感慨它的凌云志等等。植物学家会关注大树的种、属,是裸子植物还是被子植物,针叶还是羽状叶,生活在哪个纪等等。而木匠则会打量着,能做梁还是做柱,木质坚硬否,做家具合适不合适。同样一滴血,在同一座显微镜下,普通人看到一片红,医生能分辨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检验科的医生却能分辨出正常红细胞和病变红细胞。所有这些,没有别的,都是因为他们心中所有的知识、经验等不一样。所以,心中有什么,眼中就有什么。还有著名的苏东坡和佛印之间的“佛与狗屎”,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句,存在就是被感知。
看到贝克莱的观点——存在即被感知,就不由想到王阳明。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王阳明的这一观点像极了贝克莱的观点——存在即被感知。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就当你未见到那个美丽的女子时,在你心中那个人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见到她,那美丽才会呈现于你眼前,于你而言才会具有意义。
两个人的说法,还是有不同的,但我分辨不清,先记下。先只曲解“心外无物”,姑且当作一样。
再用最通俗的说法来讲,当路上有坑时,如果我们没看到,更没陷进去,那个坑是不存在的。当我们不小心踩到时,才会恍然:这儿有坑!所以,存在就是被感知。
第三句,看到的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参见皮格马利翁效应。日常生活中,担心即诅咒。一旦心中有了某种想法,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只关注这一点,以求得验证自己的正确。如“不要迟到”,提醒者往往只会记住迟到 那一次,而对N次准时到达,视而不见。
第四句,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世界以全息投影的方式,一股脑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而囿于我们每个人的图式,关注点各不相同。同样行走在路上,有人关注到车辆的礼貌让行,有人愤愤于变线不打转向灯。
所以,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只有你自己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