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摘 | 《爱的进化论》

书摘 | 《爱的进化论》

作者: Franzi | 来源:发表于2022-12-29 23:43 被阅读0次

作者:阿兰德波顿

阅读时间:2022.11

1.愤世嫉俗者只是标准甚高的理想主义者

2.爱,同样也关于脆弱,关乎对方的脆弱和悲伤带给我们的触动——尤其当这些脆弱和悲伤并非因由我们而起(譬如恋爱初期).目睹爱人身陷危机、泪水涟涟、无计可施、意志消沉,这让我们得以安心——尽管他们文韬武略,却也并非天下无敌.他们也会有困惑迷茫.此种认知,会引导我们不如支持者的新角色,减轻我们对于自身缺陷的羞耻感,让我们因共享的苦痛经历,而与他们贴得更近.

3.爱,是对于爱人洞察我们那迷乱、焦虑的灵魂的一份感激之情.

4.人们认为,肉体的交融令人兴奋沸腾,但实质上,它也许是暗指我们欣喜于自己获允展现隐秘的自我——欣喜于发现,爱人丝毫未被真实的我们所惊扰,反以鼓励与支持回应我们.

5.人们认为自己在爱情中追寻的是幸福,其实,真正追寻目标,乃是熟悉感.我们指望在成年人的社会关系中,重建童年时便熟知的各种感受——它们远不只限于温柔与关爱.多数人在幼时体验的爱,会与其他更具破坏性的动力纠缠在一起:想援手处于失控的成年人,他们或痛失父母之爱,或深恐父母之怒,又或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去沟通自己复杂的心愿.

6.承诺缔结无言的默契.在子宫里,我们从来无需解释.我们的每一点要求都会被满足.暖心的危机总是适时到来.这种田园诗般的生活,会持续到我们的幼年.我们不必为任何要求开口:善良的大人们自会猜度.他们能看透我们的眼泪、我们的咿呀儿语和我们的困惑,去发现我们尚无能力去表达的烦恼背后的因由.

这,也许便是为何在人际交往中,当一方可能无法正确解读另一方时,即便是最富口才之人,也不愿阐明真实缘由.只有无需言语且又精准的读心术,方真正标志着对方值得我们信任;只有当言语已是多余时,我们才会确信,自己获得了真正的理解.

7.这种善言之人,必然是在孩提时代与自己的照护者相处融洽;照护者值得如何包容他们的挑剔,从来不要求他们讨好于人,或做到完美无缺.此类父母能够接受他们的孩子可能偶尔——至少一段时间——与众不同,具有攻击性、易怒、刻薄、古怪或悲伤,但仍旧值得关爱.于是,此类父母便创造出一种宝贵的勇气之源,令他们的子女在最终长大成人后,依旧保有坦率,可以直接沟通.

8.善听者与善言者同等重要,不可或缺.此处,非凡自信也是关键——面对丰富的、可能挑战某些定论的信息量,他们有能耐不乱阵脚,不随意动摇.善听者淡定应对他人可能臆想出来的混乱局面,他们阅历丰富,知晓一切终将回归本位.

9.可在心灵深处,她根本不堪一击:她连哭泣都得积聚力量,积累能让自己最终止泪的信心.她有着排山倒海的悲伤;其危害在于她可能分崩离析,且全然不知该如何回归正常.为了阻止这种可能性,七岁的她竭力自我止血疗伤.如今,她可以爱(以自己的方式),但确实无法承受过多的思念.

10.当思维涉及移情时,我们便失去了对人或事做无罪推定的能力;我们焦虑满满地在过往的引导下,迅速作出最糟糕的结论.

11.我们并不必要为了和谐,时刻保持通情达理;我们需要具备的是,偶尔有肚量欣然承认,在某些方面,我们可能会有些不可理喻.

12.世界无时无刻不在令我们不安、失望、沮丧和受伤.它延误着我们,驳斥我们的创意,无视我们升迁的诉求,让白痴获得奖赏,将我们的雄心粉碎在它凄凉,无情的浅滩上.我们从来不可有丝毫抱怨.要理清真正的罪魁祸首,困难重重;而且,即便理清,抱怨也必是危险重重(惟恐被炒被嘲)!

13.珍惜自己的所得,而非痛苦于自己的所不得.

14.如果因为不断升级的侮辱、愤怒和威胁,不再促进任何人的进步,我们最终只能与目标南辕北撤,这也不足为奇.当自尊受损、骄傲受伤,我们的自我受到了一系列尖锐的侮辱时,很少有人能对自己的个性有更合理或更深刻的见解.如果那些建议只着眼在刻薄而毫无意义地攻击我们的本性,而非出于关爱尝试解决我们个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会变得越发抵触和尖刻.

15.爱的深化总会涉及施教的愿望,以及受教者因而变得更富美德的向往:少些愤怒或苛责,多些好奇或勇气,真诚的爱人从来不满足于接受止步不前的彼此,否则这将是对恋爱的整个目的的懒惰而懦弱的背叛.我们自身永远都有可提升的空间,也有可教导他人的方面.

16.世界保持着一个令人感伤的信念:对于人生的感受,一代人能理智地告知另一代人的,并无很多.

17.因为对方的古怪或不可预知、焦虑或瞬间的刺激,而令我们备受惊吓.我们必须自我训练,该应他人之需而非自己第一反应行事.野蛮人须用肉掌握水晶高脚杯,否则它将如秋日的枯叶一般被揉碎.

18.惟有尚未领悟生活变换无穷、世事无常的人儿,才幻想其固若金汤、地久天长.

19.孩子的童真:若从成人体验的棱镜,也即从诸多的苦难、克己和自律审视,它是善良品质的不成熟部分.

我们将孩子展现的希望、信任、率性、疑惑和天真定义为“童真”,这些品质,既遭遇具体的威胁,又为成人们在平凡生活中所深深向往.孩子的童真提醒着我们,在迈向成熟之路上,我们的牺牲是那么巨大;童真本是人自身重要的品质,却最终不复存在.

20.当你对理应了解的兴趣点毫无清晰概念时,凡事皆可激发强烈的好奇心.

他毫不担心自己会显得反常,因为幸运的是,他的思维中尚无这种范畴.他的情感不作任何设防.眼下,他无惧于丢脸.对于体面、聪颖或刚强这类抑制人的才情性灵的因素,他毫无概念.总体而言,他的童年仿佛一座人性的实验室,那里面就没有类似嘲弄这样的东西.

21.只有体验过被父母无限重视的美好感受,人么方能坚不可摧地应对俗世的重重纷扰.

22.对于被接纳,我们永远不会如愿以偿.这并非是一个仅限于无能于脆弱的诅咒.安全感的缺乏,实际是幸福的一种标志.这意味着我们并未将他人的接纳视作理所当然,也意味着我们清醒地看到,事物可能变糟——因为我们依旧被关注得足够多.

23.在自慰的性幻想中,爱人依旧让位于随机的陌生者,这在浪漫主义的意识形态里,本无逻辑可言.然而在实践中,这恰恰意味着,已客观割裂的爱与性也许有待纠正,亲密关系生成的负担也许有待舒缓.这种让位绕越了愤恨和敏感情绪,再无需考虑另一方的需求.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独具一格,仅聚焦自我,而不必担忧被批判或承担后果.所有感受都停留在美妙的港湾.毫不期待被理解,也就没有被误解,于是痛苦或沮丧便就不会滋生.终于,我们可以将生活的疲惫与拖累,剔除床第外,沉醉欲念间.

24.有时候你似乎认为,这家里只有你有精神世界.但最终你所有的微妙感受其实都很稀疏平常,并无惊人之处.这就是婚姻,是我俩睁大眼睛,为自己做的终身选择.我愿意最大可能地忠诚于它,我希望你也是这样.

25.我们知道,成熟意味着超越占有欲.嫉妒是孩子们的特权.成熟的人明白,没有谁可以拥有任何人.

爱不是蛋糕,你对一个人付出爱,并不意味着对其他人的爱就少了.

26.只要我们一直是他人忠诚的潜意识受益者,面对对方的婚外性时,就容易保持冷静.如果从未被背叛过,它便为保持忠实建立了糟糕的先决条件.若要演变成真正更忠诚的人,则需要遭遇一些出轨插曲,让我们在其中一度感受无限的恐慌和被亵渎,濒临崩溃.只有这样,背叛禁令才会从平和的陈词滥调演变成恒久生动的道德规则.

27.婚姻:是人们施加给自己在乎或挚爱之人的一个极为奇特又无比残忍的事物.

29.真正的慷慨在于欣赏,在于看穿永恒的冲动,在于抽身走人.

30.突然生发的一种希望,想进入到另一个人的生活,通过这种新奇而节制的冒险来逃避自己婚姻中的问题.但如今再看来,这样的希望不过是感情用事,也是一种残忍,牵涉其中的每个人都必然失利,为其所伤.从来不会有圆满的解决办法,可以皆大欢喜.他意识到,冒险与安全是不可调和的.充满爱的婚姻和子嗣破坏着情欲的自发性;而婚外情则在破坏着婚姻.一个人不可能既是浪荡子,又是已婚的浪漫主义者,不论这两种范式多么富有吸引力.他没有低估其中任何一种的损失.与劳伦结束,代表他维护了自己的婚姻,但这也意味着断绝了温柔与欢欣的一个重要来源.无论是出轨者,还是忠诚的配偶,都无法让两者兼而有之.这是无解的难题.

31.忧郁自然不是一种需要治愈的疾病.它是一种心智层面的悲伤,当我们确信无疑,失望从一开始便被写入了剧本时,它也就随之而至了.与任何人,甚至是最为般配的人结婚,归根到底就是为了确认我们牺牲了自己,最可能换取的是哪一种苦难.这是所有人的宿命.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结婚誓词应该完全重写.圣坛上的夫妻应该这样说:“我们今天的行为,在多年后可能成为今生最错误的决定,但我们不会惊慌.我们承诺不会心猿意马,只是因为我们知道,外面不会有更好的选择.没有人可以例外.我们是精神错乱的物种.”

32.任何一段感情的产生,都必然伴随着对亲密无间的承诺.但如果伴侣们不懂得如何把大量的心思埋在心间,却还指望维系爱情,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太过于为诚实所感动,以至于忘记礼貌的种种优点;欲念并不总会饱含我们本性中那些丰富而有害的方方面面,与我们在乎的人正面交锋.

33.纵观历史,虽然不乏天才杰作,但相当数量的人每天却都在承受焦虑和狂躁的煎熬,拒绝接受徒劳无果和平静知足.

34.父母应该是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人.有时,他们看上去无所不能.我们过分的自尊令人同情,但也问题重重,因为当渐渐发现父母不乏瑕疵,偶尔也会刻薄,在我们受困于他们未知的领域,他们也完全束手无策时,我们便视他们为终极的问责目标.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知道我们迈入不惑之年,或他们最终躺进医院,我们才会开始给予更多体谅.他们脆弱而令人惊恐的新状况体现在身体触目惊心的变化上,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在心理层面:焦虑、恐惧、不得意的爱情和下意识的冲动——而不是上帝般的智慧与道德是非——致使他们也同样无常而脆弱.因此,他们自身的缺点也好,我们无数的失望也罢,都不可能永远问责于他们.

35.一旦我们意识到,宏大的梦想在一定程度上总存有拖鞋,我们便会对这些宁静完美和寂然欣喜的小事物产生感激之情.

36.生活的种种真相已经扭曲人们的本性.没有人能免于遭受伤害.我们(必然地)无法获得理想的养育方式;我们以争吵替代解释;我们以唠叨替代教导;我们以焦躁替代理性分析烦恼;我们谎言不断,而且四下无端指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摘 | 《爱的进化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it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