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练习

高效练习

作者: 紫堇花 | 来源:发表于2024-09-07 21:53 被阅读0次

    八段锦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射大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双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是通过四肢运动,带动五脏六腑运动,达到调理三焦的目的。

    第一式、第三式是对胸腹的纵向拉伸。第二式、第四式是对胸腹的横向拉伸。前四式对三焦(胸腔、腹腔)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上焦主呼吸,包括心、肺。中焦主运化,包括脾胃、肝胆。下焦主排泄,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上焦和中焦以横膈为分界,中焦与下焦以脐为分界。

    锻炼少的人筋骨会很僵硬,不仅柔韧性不够,还会气血阻滞,经络自然不通畅。

    第一式,不只是外部的热身运动,更是三焦的热身运动。双手手指交叉结合,举到头顶的正上方,尽量将双臂伸直,尽可能地拉伸手指、手掌、手腕、肘部、胳膊、肩部,同时带动胸腔、腹腔、背肌、感受这种彻底的拉伸。

    第二式,马步、扭头、拉弓,手部动作特殊。搭手后双手分开,拉弓时加上夹脊的动作,尽可能地拉伸胳膊、肩部、胸部。伸出去的手掌要立起,跟前臂垂直,充分拉伸手掌和小臂。

    做拉弓动作时,要想象手里有弓和弓弦,拉弦时感觉弦的回弹。双手、双臂同时用力,胸部要顶起,用上内劲。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就是通过上举单臂,更深入地拉伸腹部,从而实现脾胃按压。注意力应该放在半边腹上。上举左手时,意念放在左半边腹部上,配合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腹),感受腹部的收缩舒展。

    手臂上有手三阳手三阴六条经络。

    一、手三阳:

    1、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桡侧起,靠近大拇指这一端,然后到肘横纹,沿着手臂前外侧,直到肩膀前面的肩髃穴,然后再屈曲向上走,通过面颊,直至鼻两旁。

    2、手少阳三焦经:起自无名指尺侧,沿着无名指和小指之间,顺着手臂的两骨之间一直上到肩中部,绕至耳后,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至眼眶下部。

    3、手太阳小肠经:起自小指的外侧缘,沿前臂,以及大臂外侧,绕肩胛上去。

    二、手三阴:

    1、手太阴肺经:起自大拇指外侧,顺着手臂内侧前缘往到胸部。

    2、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指指端,沿着两筋之间一直到胸部。

    3、手少阴心经:在小趾桡侧,靠近无名指这一端,沿着前臂内侧一直到腋窝里。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看上去是左右转腰,随着腰部的转动,带脉也会有感觉。大幅度的动作扭转,容易重心不稳。

    左右弓步切换,关键是两个“转”,转腰和转头。

    第六式(做7遍)是我最喜欢的动作,效果非常明显。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看似不用力,其实是暗地里用力。

    冲拳和收拳时,应该使暗劲。冲拳时,要想象前面有个重物,用拳面将其向前推动。收拳时,想象将重物拉回来。不要小看暗劲,练到位,能出一身汗。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需要自己去探索和感受,不断调整。比如第二式和第五式,身体素质好的可以双脚跨度大一点,双腿弯曲度大一点,反之则降低难度。

    高手练什么都能做到内外兼修,都能将精髓融会贯通。

    八段锦的动作要领: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目的1:拉伸全身。

    目的2:调理三焦。

    1、双手向上时要尽量贴近身体,有助于提高手臂和肩部的柔韧性。

    2、上举时要举到不能举为止,尽量拉伸手腕、手臂、肩部、脊椎,甚至臀部。

    3、双臂上举时要尽量紧贴耳部,手臂伸直,才能起到更好的拉伸作用。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拉伸胸腔的同时收缩腹腔,调气血、强心肺。

    目的1:拉伸上身。拉弓时吸气,收腹配合胸腔的拉伸。拇指和食指要尽力撑开,以刺激肺经和大肠经。握拳时,手指末端两节尽力弯曲。手上六条经脉的末端都在五指指尖。

    为了拉筋和刺激手臂的肺经、大肠经,除此之外就是对上焦的拉伸。

    1、马步时两脚尽量分开,体质好的可以尽量坐低(但膝不要超过脚尖)。2、拉弓时上身保持正直,不要扭动,头部尽量扭到极限。

    3、拉弓时身体打开,不刻意挺胸,后面有个夹脊动作。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两臂轮流上举,同时另一手下压,起到拉伸半边、挤压另半边的作用,锻炼到中焦。

    目的1:拉伸半边。拉伸单边,拉伸会更有渗透力。脾胃处于中焦位置,也就是横膈膜与肚脐眼之间。

    目的2:刺激脾胃。脾经和胃经这两条经脉都属于足经脉,流经足、腿、腹、胸(胃经到头部),足三里就在胃经上。练习时稍微感受一下拉伸力贯穿到腿部,以更好地刺激这两条经脉。

    平掌。运动幅度最大的是中焦(脾胃区),一左一右地进行揉按。对三焦进行深层次的锻炼。

    1、一手上举,另一手下压,尽量拉伸。2、不只是拉伸手臂、手腕、肩部,还要拉伸躯干,将上身展开。3、这一式跟第一式的都是活动胸腔和腹腔,但区别是一半拉伸一半挤压。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向后瞧

    是用目力引导头部转动,活动颈部的同时,刺激颈后的大椎穴。更关键的动作是双臂后拧,同时后背夹脊,刺激手部的经脉和背部膀胱经上的十二俞。向后瞧时吸气,同时扩胸收腹,起到了对胸腹横向锻炼的作用。

    目的1:夹脊拧臂。通过肩胛骨向后夹脊,同时稍微扭腰,一方面拉伸胸腔,更重要的是刺激膀胱经后背和腰的这一段,与肩胛骨齐平的膏肓穴,从上往下有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经才是这一式的目标。拧臂是为了刺激手上的经脉,也有助于夹脊。

    目的2:扭头斜目。左右扭头可以活动颈椎,刺激后颈部的大椎穴。眼睛努力向后看,可以练习眼肌,更重要的是可以判断扭头到不到位。

    向后扭头时吸气,回正时呼气,实现了对三焦的扭动。加上扭腰的动作,对三焦有更大的刺激。

    1、动作关键是“拧”,头部尽量向后拧,同时两臂拧动,后面要有夹脊的动作。

    2、头部转动时,眼睛尽量向后看,这也是为了保证要转到位。

    3、缓解腰酸,可加上了转腰,让脊椎略微转动。

    第五式和第六式,都以强肾为目的。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重点是俯身扭腰和摆尾(扭胯),刺激命门强肾;摆动上身可以引心火下降,摇头可以刺激大椎穴,调节阴阳。

    目的1:俯身扭腰。一定要向前俯身,刺激后腰的命门,命门能补肾阴,肾主水,心主火,水能克火,所以才说去心火。

    目的2:摇头摆尾。摇头能刺激后颈的大椎穴,这个前面讲过,摆尾指的是腰骶部有个旋转动作,再加上扭腰,总体都是为了刺激任脉、督脉、冲脉、带脉,身心放松。

    大幅度地扭腰,也就扭动了中焦和下焦,尤其是“摆尾”对下焦有强烈刺激。1、马步要求跟第二式一样,体质好者可大开步,转腰的幅度更大。2、除了上身带动腰部转动,还要有臀部扭动的动作,这才是真正的“摆尾”。3、头部不能只是跟着上身转动,还要有额外的扭动,才能更好地锻炼颈椎。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重点是弯腰以刺激命门,双手在后面沿着膀胱经按摩,就起到了强肾的作用(肾与膀胱相表里)。

    目的1:弯腰手摩。弯腰刺激督脉尤其是命门,前面讲过,手掌在身后沿着膀胱经循行,经脚后跟再到脚背,这是八段锦中唯一的一个手部按摩招式。为了保证效果,双腿要尽量绷直,做不到的话最好多练练腰部和腿部的柔韧性。

    目的2:手指暗劲。这一式中双手是统领,从头到尾都在引领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要多感受手指的暗劲。比如弯腰后直起,不能主要由腰部发力,而应该用手臂带动,如果能很好地感受手指的暗劲,就能分清主次。

    重点就是挤压三焦。另外就是对肾部的刺激和双手自上而下对足太阳膀胱经的按摩。

    1、两手上举时上身要跟着向上展开,尽量拉伸。2、向后反穿双手时位置可尽量向上,贴着腋下反穿,然后一路紧贴后部,相当于从上往下按摩一遍(对应足太阳膀胱经)。3、向下弯腰时要先直腰背弯,弯到一定程度后再向下折,这样既不伤腰又容易做到手摸地。4、起身时用手臂带动,不要用腰部的蛮力,可以减轻腰部压力。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冲拳时有个转腰动作,也有固肾的功效。

    目的1:握拳疏肝。这里的握拳很有讲究,应该是先收拇指,拇指的指尖正对无名指的指根,再收四指,也就是用四指压住拇指。这在中医里叫握固,对肝有好处。同时双目圆睁,肝开窍于目,有疏肝的作用。

    目的2:推拉暗劲。冲拳时想象在推前方的巨石,收拳时想象将巨石拉回。意念产生暗劲。

    握拳。通过攒拳和怒目起到疏肝的作用,表面看动作都在手臂上,但其实冲拳时会带动脊椎扭转,而且是腰部发力,这样对三焦自然也就有了刺激。

    1、出拳要适度用力,不能用力过猛,也不能软绵绵的。2、攒拳时手指尽量打开,手腕充分转动,然后要用力握拳。3、这一式关键是用暗劲,出拳时感觉在推巨石,收拳时把巨石拉回。4、不用太刻意地睁大眼睛,怒目指的是集中精力跟这块巨石较劲。要做到沉肩坠肘,再提高一点要求要做到集中注意力地紧握双拳和怒目圆睁,再高深一点要做到推拉前方不存在的巨石。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这时让它震一震,放松后,就可以收功了。

    1、双脚尽量踮高,身体尽量向上,感觉用头顶去触碰高处的天花板或天空。2、下落时先落一半,停顿一下,再落地,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也能控制平稳性。3、可全程咬紧牙关、舌顶上腭,避免伤到舌头,加强固肾效果。4、双手的手背放在腰部肾俞穴部位。穿软底鞋,保证“颠”的效果。

    只有体会到胸腔、腹腔的运动,才能真正释放出八段锦的功效。

    第一、三、六、八这四式都是上下运动三焦。

    第二、四、五、七这四式则是横向运动三焦。

    运动三焦包括拉伸、挤压、转动。

    呼吸配合动作,加强对三焦的锻炼。因为呼吸可直接挤压五脏六腑,达到了内外作用相结合。

    浑圆桩不只是简单地站着,有很多讲究。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敛臀”,这些都是对身体局部姿态的要求,要让身体进入放松状态。

    此外还讲究静中有动的暗劲,也就是静止中的对抗。比如手臂保持抬起,不让其落下,这就是对抗,当然并不是说手臂要上下摆动,而是看不出来在动。再比如两手抱球,要感觉相互吸引,但又相互排斥,两手之间有个看不见的、无形的“空气球”,用两手的静态对抗壮大这个空气球,从而获得气感。还有就是双腿,要保持弯曲,不能进一步弯曲,也不能直起,这也是一种对抗,能让下盘稳固,这跟去健身房练习股四头肌、股二头肌,效果大相径庭。

    站着的同时,头脑也不能闲着,注意力要放在呼吸上。因为呼吸不会停下来。一般说法叫气沉丹田,采用腹式呼吸(也有采用逆腹式)的方法,用意念想象丹田(脐下腹部中央处)中有元气在聚集,会随着呼吸缩放,会有热感。这样一来,注意力自然就不会走神了。当然也不能着意太重,否则就变成执念了,只是在意、留意,不能刻意,称为意守丹田。注意力主要放在呼吸上,意念放一点在丹田即可,若有若无、若即若离。这就是气功追求的状态,做到了形神兼备,很有助于改善精神状态,达到真正的身心放松,这就是所谓的内在练习。有了暗劲和呼吸,站桩就热闹了,要留意几个要害部位的姿势,不对的话就及时调整,还要留意呼吸。

    站桩熟练后,意念就会越来越强大,为进一步练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站桩往往也被称为筑基功。

    逆腹式呼吸,八段锦中用的就是这种呼吸方式,吸气时腹部收缩,带动膈肌下降,胸腔体积加大。呼气时腹部还原(不一定要隆起),膈肌上升,胸腔体积缩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极少有人能做到一蹴而就。只有一层层地提升,才能逐步做到更高的要求。

    身心的修复和改善是缓慢的过程,功效如何,取决于练习水平。多看多学多想是唯一的方法。勤练习,记录下发现的问题或感悟,再向他人求证。多看他人的分享,不是直接照搬,而是看到有些方面受到启发,再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保持学习心态,总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勤于感悟,三分练习七分思考,用心练,多想想如何提高练习水平。

    功效与坚持是相辅相成的。问题来自实践,深究后还是要回归到实践。

    低水平的重复是浪费时间,既然花了时间,为什么不让投入更有价值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js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