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携程亲子园事件:比禽兽更可怕的是“咪蒙式”愤怒

携程亲子园事件:比禽兽更可怕的是“咪蒙式”愤怒

作者: 我们都是文艺青年_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09:59 被阅读0次

有些负面事件,曝光力度越强、曝光程度越细,

反而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复制力。

幼儿园的老师,又打孩子了。

出事的是携程亲子园,一个口口声声让员工“上班带娃”的福利项目。

如今却被曝出亲子园老师逼十七个月大的孩子吃大量芥末、往孩子眼睛和嘴巴里喷消毒水。

视频和照片我就不放了,实在不忍心看完。

“我们捧在手心、含在嘴里的宝贝,竟然成为你们这些禽兽的泄愤工具,真是去你妈的!”

这些年曝出的幼儿园虐童事件越来越多,时不时就上一次热搜,看完真是锥心的痛、咬牙切齿的恨。

昨晚,新媒体大号咪蒙写的《携程亲子园事件:我亲手把孩子交给了禽兽》,更是把这些惨痛的案例做了一个大合集,声讨虐童幼师们。

这篇触目惊心的文章,在我的朋友圈有不少的转发,大部分都是孩子尚小的爸爸妈妈。

作为一个未婚女青年,看完这篇文章,我都久久不能入睡。

更何况他们?

除了愤怒,更多的是恐慌和无助,毕竟他们的孩子第二天还要上幼儿园啊。

本来打算把文章转给有孩子的朋友,想想还是算了。

除了愤怒和恐慌,还有什么用呢?

还是有点用的。

家长和社会的愤怒,逼得虐童教师出来道歉,有一个甚至下跪求饶。

园方也出来公关:

“涉事黄衣服女子为保洁员,无保育证。已经第一时间开除。”

亲子园项目负责人也表态说:

“首先是深表痛心,非常震惊。得知此事后,对涉事的园长、保育员、保洁员等第一时间要求开除,同时也让他们写了检讨书。”

上海妇联更是密切关注了此事:“对于这起伤害儿童的恶劣事件,市妇联表示强烈谴责。”

又是临时工、又是检讨开除、又是深表痛心强烈谴责?

呵呵,拜托你们换点新的台词吧。

道歉有用、开除有用,还有法律做什么?

诚然,这一个个手段毒辣的虐童教师,值得社会民众唾弃一万遍。

无证上岗,受教育程度低下,冲着毫无反抗能力的幼儿肆意发泄愤怒。

他们的恶劣行为,不仅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终生难愈的伤害,更是破坏了整个社会对于幼教的信任,简直就是行业里的搅屎棍。

无可原谅。

但是,在我们愤怒之余,别忘了躲在后面跟着一起谴责虐童教师的罪魁祸首——亲子园项目负责人和上海妇联。

2015年,为了让员工安心工作,携程集团投入了场地和资金,办起了这个托幼机构——携程亲子园。

但是很快,这个项目就因为证照不全,被政府叫停了。

为什么现在还有“携程亲子园”呢?

原来,项目被叫停之后,上海妇联向携程推荐了所谓“第三方”早教机构“为了孩子学苑”,承接这个项目的外包。不久后,“携程亲子园”才重新风风光光地开业。

动手查一查就知道,这个“为了孩子学苑”是由《现代家庭》杂志社设立的,而这个杂志社是上海妇联的全资机构。

说白了,这个“携程亲子园”就是上海妇联牵头并倾力打造的招牌托幼项目。

而幼师的招聘工作,也是这个第三方早教机构负责的——社会招聘、无证可以上岗、无资质要求,月薪3000。

可以这么说,携程亲子园的老师质量良莠不齐,早教机构和上海妇联都要负很大的责任。

可是虐童事件一出,他们都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混进社会民众的队伍里,强烈谴责自己招来的幼师,齐刷刷向他们扔石头。

当社会的愤怒全部聚焦在老师和携程身上时,其他的责任人已经成功甩锅了。

一次又一次的甩锅、一次又一次地逃避责任、全身而退,只要利益链条未断,虐童事件就永远烧不尽。

这就是“咪蒙式愤怒”没用的原因。

过度地报道虐童事件、大面积地铺陈那些惨痛的画面,除了引起愤怒和恐慌,让整个社会的幼师和家长矛盾升级之外,并没有什么卵用。

一个个虐童案例的陈述,简直就是一本《虐童指南》。

我想起了前阵子大火的《白夜追凶》,面对大肆报道、渲染案情、维护所谓的公民知情权的媒体记者时,警方指责道:“在你们的宣传鼓舞下,说不定罪犯会继续作案!”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犯罪复制”——有些负面事件,曝光力度越强、曝光程度越细,坏事反而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复制力。

跟幼儿园虐童事件类似的,还有校园砍杀事件,和校园性侵事件。

这些行为,犯罪成本极低。

一旦过度渲染,曝光各种作案细节,就很容易引起不可遏制的复制行为。

面对虐童事件,面对被伤害的幼儿,我们有理由愤怒。

但是光是传播愤怒,是没有用的。

我们的孩子们,还要上幼儿园,还要请月嫂,还要接受教育,但是并没有多少父母能把孩子送到国外去上幼儿园啊!

更重要的是,社会和政府,都能合力揪出虐童事件背后的罪魁祸首,斩断中间的利益链条,保护孩子不要成为利益的牺牲品。

更要提高幼师的薪酬待遇和招聘门槛。

当过爸妈、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教育幼儿是一件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极大的事情。不谈酬劳、光靠“情怀”,是一种很蠢的用人方式。

就像@林慕白说的:

“孩子被狼咬了,大家第一反应是要去打狼、杀狼。

愤怒之余,也别忘了墙上那一个个大窟窿。”

恶人就像狼,到处都有。我们能做的,除了打死恶狼,更要把窟窿补上。

图:Gosia Herba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携程亲子园事件:比禽兽更可怕的是“咪蒙式”愤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ov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