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让前端飞
深入解剖前端,你不知道的Web 组件标准

深入解剖前端,你不知道的Web 组件标准

作者: 一墨编程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21:04 被阅读5次

    随着需求的增长,HTML 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大量重复的代码使得页面改动起来异常困难,这也就孵化了一批批模版工具,将公共的部分抽取出来变为公共组件。再后来,随着 JavaScript 的性能提升,JavaScript 的地位越来越高,不再只是配菜了,前端渲染的出现降低了服务端解析模版的压力,服务端只要提供静态文件和 API 接口就行了嘛。再然后,前端渲染工具又被搬回了服务端,后端渲染出现了

    组件化使得复杂的前端结构变得清晰,各个部分独立起来,高内聚低耦合,使得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先简单介绍一下四大 Web 组件标准,四大 Web 组件标准分别为:HTML Template、Shadow DOM、Custom Elements 和 HTML Imports。实际上其中一个已经被废弃了,所以变成“三大”了。

    HTML Template

    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简单的讲也就是 HTML5 中的 <template> 标签,正常情况下它无色无味,感知不到它的存在,甚至它下面的 img 都不会被下载,script 都不会被执行。<template> 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它只是一个模版,只有到你用到它时,它才会变得有意义。

    Shadow DOM 则是原生组件封装的基本工具,它可以实现组件与组件之间的独立性。

    Custom Elements 是用来包装原生组件的容器,通过它,你就只需要写一个标签,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组件。

    HTML Imports 则是 HTML 中类似于 ES6 Module 的一个东西,你可以直接 import 另一个 html 文件,然后使用其中的 DOM 节点。但是,由于 HTML Imports 和 ES6 Module 实在是太像了,并且除了 Chrome 以外没有浏览器愿意实现它,所以它已经被废弃并不推荐使用了。未来会使用 ES6 Module 来取代它,但是现在貌似还没有取代的方案,在新版的 Chrome 中这个功能已经被删除了,并且在使用的时候会在 Console 中给出警告。警告中说使用 ES Modules 来取代,但是我测试在 Chrome 71 中 ES Module 会强制检测文件的 MIME 类型必须为 JavaScript 类型,应该是暂时还没有实现支持。

    image.png

    Shadow DOM

    要说原生 HTML 组件,就要先聊聊 Shadow DOM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大家对 DOM 都很熟悉了,在 HTML 中作为一个最基础的骨架而存在,它是一个树结构,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 HTML 中的一部分。DOM 作为一棵树,它拥有着上下级的层级关系,我们通常使用“父节点”、“子节点”、“兄弟节点”等来进行描述(当然有人觉得这些称谓强调性别,所以也创造了一些性别无关的称谓)。子节点在一定程度上会继承父节点的一些东西,也会因兄弟节点而产生一定的影响,比较明显的是在应用 CSS Style 的时候,子节点会从父节点那里继承一些样式。

    而 Shadow DOM,也是 DOM 的一种,所以它也是一颗树,只不过它是长在 DOM 树上的子树。

    Shadow DOM 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致力于创建一个相对独立的一个空间,虽然也是长在 DOM 树上的,但是它的环境却是与外界隔离的,当然这个隔离是相对的,在这个隔离空间中,你可以选择性地从 DOM 树上的父节点继承一些属性,甚至是继承一棵 DOM 树进来。

    利用 Shadow DOM 的隔离性,我们就可以创造原生的 HTML 组件了。

    实际上,浏览器已经通过 Shadow DOM 实现了一些组件了,只是我们使用过却没有察觉而已,这也是 Shadow DOM 封装的组件的魅力所在:你只管写一个 HTML 标签,其他的交给我。

    我们来看一看浏览器利用 Shadow DOM 实现的一个示例吧,那就是 video 标签:

    <video controls src="./video.mp4" width="400" height="300"></video>
    

    浏览器渲染的结果:

    image.png

    在 Chrome 中,Elements 默认是不显示内部实现的 Shadow DOM 节点的,需要在设置中启用:

    image.png image.png

    注:浏览器默认隐藏自身的 Shadow DOM 实现,但如果是用户通过脚本创造的 Shadow DOM,是不会被隐藏的。

    就可以看到 video 标签的真面目了:

    image.png

    在这里,你可完全像调试普通 DOM 一样随意调整 Shadow DOM 中的内容(反正和普通 DOM 一样,刷新一下就恢复了)。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这些 shadow DOM 中的节点大多都有 pseudo 属性,根据这个属性,你就可以在外面编写 CSS 样式来控制对应的节点样式了。比如,将上面这个 pseudo="-webkit-media-controls-overlay-play-button" 的 input 按钮的背景色改为橙色:

    video::-webkit-media-controls-overlay-play-button {
      background-color: orange;
    }
    
    image.png

    由于 Shadow DOM 实际上也是 DOM 的一种,所以在 Shadow DOM 中还可以继续嵌套 Shadow DOM,就像上面那样。

    浏览器中还有很多 Element 都使用了 Shadow DOM 的形式进行封装,比如<input><select><audio> 等,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

    由于 Shadow DOM 的隔离性,所以即便是你在外面写了个样式:div { background-color: red !important; },Shadow DOM 内部的 div 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也就是说,写样式的时候,该用 id 的时候就用 id,该用 class 的时候就用 class,一个按钮的 class 应该写成 .button 就写成 .button。完全不用考虑当前组件中的 id、class 可能会与其他组件冲突,你只要确保一个组件内部不冲突就好——这很容易做到。

    这解决了现在绝大多数的组件化框架都面临的问题:Element 的 class(className) 到底怎么写?用前缀命名空间的形式会导致 class 名太长,像这样:.header-nav-list-sublist-button-icon;而使用一些 CSS-in-JS 工具,可以创造一些唯一的 class 名称,像这样:.Nav__welcomeWrapper___lKXTg,这样的名称仍旧有点长,还带了冗余信息。

    ShadowRoot

    ShadowRoot 是 Shadow DOM 下面的根,你可以把它当做 DOM 中的 <body> 一样看待,但是它不是 <body>,所以你不能使用<body> 上的一些属性,甚至它不是一个节点。

    你可以通过 ShadowRoot 下面的 appendChildquerySelectorAll之类的属性或方法去操作整个 Shadow DOM 树。

    对于一个普通的 Element,比如 <div>,你可以通过调用它上面的attachShadow方法来创建一个ShadowRoot(还有一个createShadowRoot方法,已经过时不推荐使用),attachShadow 接受一个对象进行初始化:{ mode: 'open' },这个对象有一个 mode 属性,它有两个取值:'open' 和 'closed',这个属性是在创造 ShadowRoot 的时候需要初始化提供的,并在创建 ShadowRoot 之后成为一个只读属性。

    mode: openmode: closed 有什么区别呢?在调用attachShadow创建 ShadowRoot 之后,attachShdow方法会返回 ShadowRoot 对象实例,你可以通过这个返回值去构造整个 Shadow DOM。当 mode 为 'open' 时,在用于创建 ShadowRoot 的外部普通节点(比如<div>)上,会有一个 shadowRoot 属性,这个属性也就是创造出来的那个 ShadowRoot,也就是说,在创建 ShadowRoot 之后,还是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这个属性再得到 ShadowRoot,继续对其进行改造;而当 mode 为 'closed' 时,你将不能再得到这个属性,这个属性会被设置为null,也就是说,你只能在 attachShadow 之后得到 ShadowRoot 对象,用于构造整个 Shadow DOM,一旦你失去对这个对象的引用,你就无法再对 Shadow DOM 进行改造了。

    可以从上面 Shadow DOM 的截图中看到 shadow-root (user-agent)的字样,这就是 ShadowRoot 对象了,而括号中的 user-agent表示这是浏览器内部实现的 Shadow DOM,如果使用通过脚本自己创建的 ShadowRoot,括号中会显示为openclosed表示 Shadow DOM 的 mode。

    image.png

    浏览器内部实现的 user-agent 的 mode 为 closed,所以你不能通过节点的 ShadowRoot 属性去获得其 ShadowRoot 对象,也就意味着你不能通过脚本对这些浏览器内部实现的 Shadow DOM 进行改造。

    HTML Template

    有了 ShadowRoot 对象,我们可以通过代码来创建内部结构了,对于简单的结构,也许我们可以直接通过 document.createElement来创建,但是稍微复杂一些的结构,如果全部都这样来创建不仅麻烦,而且代码可读性也很差。当然也可以通过 ES6 提供的反引号字符串(const template =......;)配合 innerHTML 来构造结构,利用反引号字符串中可以任意换行,并且 HTML 对缩进并不敏感的特性来实现模版,但是这样也是不够优雅,毕竟代码里大段大段的 HTML 字符串并不美观,即便是单独抽出一个常量文件也是一样。

    这个时候就可以请 HTML Template 出场了。我们可以在 html 文档中编写 DOM 结构,然后在 ShadowRoot 中加载过来即可。

    HTML Template 实际上就是在 html 中的一个<template>标签,正常情况下,这个标签下的内容是不会被渲染的,包括标签下的 img、style、script 等都是不会被加载或执行的。你可以在脚本中使用getElementById之类的方法得到 <template> 标签对应的节点,但是却无法直接访问到其内部的节点,因为默认他们只是模版,在浏览器中表现为 #document-fragment,字面意思就是“文档片段”,可以通过节点对象的content属性来访问到这个 document-fragment 对象。

    image.png

    通过 document-fragment 对象,就可以访问到 template 内部的节点了,通过 document.importNode 方法,可以将 document-fragment 对象创建一份副本,然后可以使用一切 DOM 属性方法替换副本中的模版内容,最终将其插入到 DOM 或是 Shadow DOM 中。

    <div id="div"></div>
    <template id="temp">
      <div id="title"></div>
    </template>
    
    
    
    const templat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mp');
    const copy = document.importNode(template.content, true);
    copy.getElementById('title').innerHTML = 'Hello World!';
    
    const 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
    const shadowRoot = div.attachShadow({ mode: 'closed' });
    shadowRoot.appendChild(copy);
    
    

    HTML Imports

    有了 HTML Template,我们已经可以方便地创造封闭的 Web 组件了,但是目前还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我们必须要在 html 中定义一大批的<template>,每个组件都要定义一个<template>
    此时,我们就可以用到已经被废弃的 HTML Imports 了。虽然它已经被废弃了,但是未来会通过 ES6 Modules 的形式再进行支持,所以理论上也只是换个加载形式而已。

    通过 HTML Imports,我们可以将<template>定义在其他的 html 文档中,然后再在需要的 html 文档中进行导入(当然也可以通过脚本按需导入),导入后,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其中定义的模版节点了。

    已经废弃的 HTML Imports 通过<link>标签实现,只要指定 rel="import" 就可以了,就像这样:<link rel="import" href="./templates.html">,它可以接受 onload 和 onerror 事件以指示它已经加载完成。当然也可以通过脚本来创建 link 节点,然后指定 rel 和 href 来按需加载。Import 成功后,在 link 节点上有一个 import 属性,这个属性中存储的就是 import 进来的 DOM 树啦,可以 querySelector 之类的,并通过 cloneNode 或 document.importNode 方法创建副本后使用。

    未来新的 HTML Imports 将会以 ES6 Module 的形式提供,可以在 JavaScript 中直接import * as template from './template.html';,也可以按需 import,像这样:const template = await import('./template.html');。不过目前虽然浏览器都已经支持 ES6 Modules,但是在 import 其他模块时会检查服务端返回文件的 MIME 类型必须为 JavaScript 的 MIME 类型,否则不允许加载。

    Custom Elements

    有了上面的三个组件标准,我们实际上只是对 HTML 进行拆分而已,将一个大的 DOM 树拆成一个个相互隔离的小 DOM 树,这还不是真正的组件。

    要实现一个真正的组件,我们就需要用到 Custom Elements 了,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它是用来定义原生组件的。

    Custom Elements 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利用 JavaScript 中的对象继承,去继承 HTML 原生的 HTMLElement 类(或是具体的某个原生 Element 类,比如 HTMLButtonElement),然后自己编写相关的生命周期函数,处理成员属性以及用户交互的事件。

    看起来这和现在的 React 很像,在 React 中,你可以这样创造一个组件:class MyElem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 },而使用原生 Custom Elements,你需要这样写:class MyElement extends HTMLElement { ... }

    Custom Elements 的生命周期函数并不多,但是足够使用。这里我将 Custom Elements 的生命周期函数与 React 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

    constructor():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 state、创建 Shadow DOM、监听事件之类。

    对应 React 中 Mounting 阶段的大半部分,包括:constructor(props)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props, state)render()

    在 Custom Elements 中,constructor()构造函数就是其原本的含义:初始化,和 React 的初始化类似,但它没有像 React 中那样将其拆分为多个部分。在这个阶段,组件仅仅是被创建出来(比如通过document.createElement()`),但是还没有插入到 DOM 树中。

    connectedCallback(): 组件实例已被插入到 DOM 树中,用于进行一些展示相关的初始化操作。
    对应 React 中 Mounting 阶段的最后一个生命周期:componentDidMount()

    在这个阶段,组件已经被插入到 DOM 树中了,或是其本身就在 html 文件中写好在 DOM 树上了,这个阶段一般是进行一些展示相关的初始化,比如加载数据、图片、音频或视频之类并进行展示。

    attributeChangedCallback(attrName, oldVal, newVal):组件属性发生变化,用于更新组件的状态。

    对应 React 中的 Updating 阶段: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props, state)、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render()、getSnapshotBefore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 和 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 snapshot)。

    当组件的属性(React 中的 props)发生变化时触发这个生命周期,但是并不是所有属性变化都会触发,比如组件的classstyle 之类的属性发生变化一般是不会产生特殊交互的,如果所有属性发生变化都触发这个生命周期的话,会使得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 Custom Elements 要求开发者提供一个属性列表,只有当属性列表中的属性发生变化时才会触发这个生命周期函数。
    这个属性列表通过组件类上的一个静态只读属性来声明,在 ES6 Class 中使用一个 getter 函数来实现,只实现 getter 而不实现 setter,getter 返回一个常量,这样就是只读的了。像这样:

    class AwesomeElement extends HTMLElement {
      static get observedAttributes() {
        return ['awesome'];
      }
    }
    
    

    disconnectedCallback():组件被从 DOM 树中移除,用于进行一些清理操作。
    对应 React 中的 Unmounting 阶段:componentWillUnmount()

    adoptedCallback():组件实例从一个文档被移动到另一个文档。
    这个生命周期是原生组件独有的,React 中没有类似的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函数也并不常用到,一般在操作多个 document 的时候会遇到,调用document.adoptNode()函数转移节点所属 document 时会触发这个生命周期。

    在定义了自定义组件后,我们需要将它注册到 HTML 标签列表中,通过 window.customElements.define() 函数即可实现,这个函数接受两个必须参数和一个可选参数。第一个参数是注册的标签名,为了避免和 HTML 自身的标签冲突,Custom Elements 要求用户自定义的组件名必须至少包含一个短杠 -,并且不能以短杠开头,比如my-elementawesome-button之类都是可以的。第二个参数是注册的组件的 class,直接将继承的子类类名传入即可,当然也可以直接写一个匿名类:

    window.customElements.define('my-element', class extends HTMLElement {
      ...
    });
    

    注册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了,可以直接在 html 文档中写对应的标签,比如:<my-element></my-element>,也可以通过 document.createElement('my-element') 来创建,用法与普通标签几乎完全一样。但要注意的是,虽然 html 标准中说部分标签可以不关闭或是自关闭(<br> 或是 <br />),但是只有规定的少数几个标签允许自关闭,所以,在 html 中写 Custom Elements 的节点时必须带上关闭标签。

    由于 Custom Elements 是通过 JavaScript 来定义的,而一般 js 文件都是通过<script> 标签外联的,所以 html 文档中的 Custom Elements 在 JavaScript 未执行时是处于一个默认的状态,浏览器默认会将其内容直接显示出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Custom Elements 在被注册后都会有一个 :defined CSS 伪类而在注册前没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 CSS 选择器在 Custom Elements 注册前将其隐藏起来,比如:

    my-element:not(:defined) {
      display: none;
    }
    

    或者 Custom Elements 也提供了一个函数来检测指定的组件是否已经被注册:
    customElements.whenDefined(),这个函数接受一个组件名参数,并返回一个 Promise,当 Promise 被 resolve 时,就表示组件被注册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在加载 Custom Elements 的 JavaScript 的<script>标签上使用async属性来延迟加载了(当然,如果是使用 ES6 Modules 形式的话默认的加载行为就会和 defer 类似)。

    image.png

    Custom Elements + Shadow DOM

    使用 Custom Elements 来创建组件时,通常会与 Shadow DOM 进行结合,利用 Shadow DOM 的隔离性,就可以创造独立的组件。

    通常在 Custom Elements 的 constructor() 构造函数中去创建 Shadow DOM,并对 Shadow DOM 中的节点添加事件监听、对特定事件触发原生 Events 对象。

    正常编写 html 文档时,我们可能会给 Custom Elements 添加一些子节点,像这样:<my-element><h1>Title</h1><p>Content</p></my-element>,而我们创建的 Shadow DOM 又拥有其自己的结构,怎样将这些子节点放置到 Shadow DOM 中正确的位置上呢?

    在 React 中,这些子节点被放置在 props 的 children 中,我们可以在render()时选择将它放在哪里。而在 Shadow DOM 中有一个特殊的标签:<slot>,这个标签的用处就如同其字面意思,在 Shadow DOM 上放置一个“插槽”,然后 Custom Elements 的子节点就会自动放置到这个“插槽”中了。

    有时我们需要更加精确地控制子节点在 Shadow DOM 中的位置,而默认情况下,所有子节点都会被放置在同一个<slot> 标签下,即便是你写了多个<slot>。那怎样更精确地对子节点进行控制呢?

    默认情况下,<slot>Fallback</slot>这样的是默认的 <slot>,只有第一个默认的 <slot>会有效,将所有子节点全部放进去,如果没有可用的子节点,将会显示默认的 Fallback 内容(Fallback 可以是一棵子 DOM 树)。

    <slot>标签有一个 name 属性,当你提供 name 后,它将变为一个“有名字的 <slot>”,这样的 <slot>可以存在多个,只要名字各不相同。此时他们会自动匹配 Custom Elements 下带 slot 属性并且 slot 属性与自身 name 相同的子节点,像这样:

    
    <template id="list">
      <div>
        <h1>Others</h1>
        <slot></slot>
      </div>
      <div>
        <h1>Animals</h1>
        <slot name="animal"></slot>
      </div>
      <div>
        <h1>Fruits</h1>
        <slot name="fruit"></slot>
      </div>
    </template>
    
    <my-list>
      <div slot="animal">Cat</div>
      <div slot="fruit">Apple</div>
      <div slot="fruit">Banana</div>
      <div slot="other">flower</div>
      <div>pencil</div>
      <div slot="animal">Dog</div>
      <div slot="fruit">peach</div>
      <div>red</div>
    </my-list>
    
    
    class MyList extends HTMLElement {
      constructor() {
        super();
        const root = this.attachShadow({ mode: 'open' });
        const templat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ist');
        root.appendChild(document.importNode(template.content, true));
      }
    }
    customElements.define('my-list', MyList);
    

    这样就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构,#shadow-root (open) 表示这是一个开放的 Shadow DOM,下面的节点是直接从 template 中 clone 过来的,浏览器自动在三个<slot>标签下放置了几个灰色的<div>节点,实际上这些灰色的 <div>节点表示的是到其真实节点的“引用”,鼠标移动到他们上会显示一个 reveal 链接,点击这个链接即可跳转至其真实节点。

    image.png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 <my-list> 下的子节点是乱序放置的,但是只要是给定了 slot 属性,就会被放置到正确的 <slot> 标签下。注意观察其中有一个 <div slot="other">flower</div>,这个节点由于指定了 slot="other",但是却找不到匹配的 <slot> 标签,所以它不会被显示在结果中。

    在为 Custom Elements 下的 Shadow DOM 设置样式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在 Shadow DOM 下放置 <style> 标签,也可以放置 <link rel="stylesheet">,Shadow DOM 下的样式都是局部的,所以不用担心会影响到 Shadow DOM 的外部。并且由于这些样式仅影响局部🌻,所以对性能也有很大的提升。

    在 Shadow DOM 内部的样式中,也有一些特定的选择器,比如 :host 选择器,代表着 ShadowRoot,这类似于普通 DOM 中的 :root,并且它可以与其他伪类组合使用,比如当鼠标在组件上时::host(:hover),当组件拥有某个 class 时::host(.awesome),当组件拥有 disabled 属性时::host([disabled])……但是 :host 是拥有继承属性的,所以如果在 Custom Elements 外部定义了某些样式,将会覆盖 :host 中的样式,这样就可以轻松地实现各式各样的“主题风格”了。

    为了实现自定义主题,我们还可以使用 Shadow DOM 提供的 :host-context() 选择器,这个选择器允许检查 Shadow DOM 的任何祖先节点是否包含指定选择器。比如如果在最外层 DOM 的 <html><body> 上有一个 class:.night,则 Shadow DOM 内就可以使用 :host-context(.night) 来指定一个夜晚的主题。这样可以实现主题样式的继承。

    还有一种样式的定义方式是利用 CSS 变量。我们在 Shadow DOM 中使用变量来指定样式,比如:background-color: var(--bg-colour, #0F0);,这样就可以在 Shadow DOM 外面指定 --bg-colour 变量来设置样式了,如果没有指定变量,将使用默认的样式颜色 #0F0

    有时我们需要在 Shadow DOM 内部使用完全自定义的样式,比如字体样式、字体大小,如果任由其继承可能导致布局错乱,而每次在组件外面指定样式又略显麻烦,并且也破坏了组件的封装性。所以,Shadow DOM 提供了一个 all 属性,只要指定 :host{ all: initial; } 就可以重置所有继承的属性。

    总结

    Web Components 的概念最初是由 Alex RussellFronteers Conference 2011 提出的,这个概念在当时非常的震撼。2013 年,Google 推出了一个叫做“Polymer”的 Web Components 框架以推动 Web Components 的发展。

    2014 年,Chrome 发布了早期版本的 Web Components 组件规范,包括 Custom Elements v0、Shadow DOM v0 和 HTML Imports。但是此时的规范都还是实验性的,现在已经不推荐使用,并且被 Custom Elements v1、Shadow DOM v1 标准取代,而 HTML Imports 却没有标准化,将来会被 ES6 Modules 所取代。

    v0 规范将会在 Chrome 70 中被标记弃用警告,并在 2019 年 3 月左右从 Chrome 73 中删除。

    而 v1 标准已经在 Chrome 54+ 和 Safari 10.1+ 中支持,并计划本月(2018 年 10 月)在 Firefox 中正式支持(此前 Firefox 已经支持,但默认禁用,需要在 about:config 中启用)。

    而 HTML Templates 作为 HTML5 的功能早已被各大浏览器接受并支持。

    这里推荐一下我的前端学习交流群:784783012,里面都是学习前端的,如果你想制作酷炫的网页,想学习编程。自己整理了一份2018最全面前端学习资料,从最基础的HTML+CSS+JS【炫酷特效,游戏,插件封装,设计模式】到移动端HTML5的项目实战的学习资料都有整理,送给每一位前端小伙伴,有想学习web前端的,或是转行,或是大学生,还有工作中想提升自己能力的,正在学习的小伙伴欢迎加入学习。

    点击:加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入解剖前端,你不知道的Web 组件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rx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