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思考过你生活的目标是什么?
是否思考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
那么又是什么让你选择了现在这样的生活?
可能有的会人说我的目标是当个有钱人;有的人会说我想做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有的人说我想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也许另外有些人会说我就想现在这样活在当下,开心就好。这些就是我们所奋斗的目标,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所在。
这些回答似乎是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呢?为什么回答会有不一样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你的需求决定了你的目标,所以答案也就不尽相同了。
1954年,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把我们的需求分为了5个层次,为我们详细解释了人类的需求。这5个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5类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这个人的所有能量都将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吃饱。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求,如安全、爱和尊重的需要,最后才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实,除了低级别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外,其他的需求的次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可能某个阶段某种需求占了主要位置。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丰富,生理和安全需求可能不再是大部分人所烦恼的,但同时,有一部分人却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又在哪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空心病”?2016年11月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博士,发表了这样一篇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这里面他首次提到了“空心病”,他指出,有这么一部分孩子,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他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这些数据时很惊人的,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目标缺乏、找不到人生意义的例子。
我们一直都知道树立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找寻生活的意义对于活着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迷茫的时候,那么如何让自己尽快走出这个状态、找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呢?我们在这里可能很难去深入的讨论这个问题,也确实很难有直接的方法来告诉你该怎么做。
但是我想有一点,也许能帮到你,如果在你感到迷茫、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的时候,请告诉自己,我最终是想寻求“幸福”。2012年泰勒博士在哈佛开始教授积极心理学,从第一年的选修的8个人到第三年的850人,是什么在吸引他们?
是追寻幸福、找寻生活意义的需求。泰勒博士在这门课程中给了我们指引,他提到幸福在所有目标中是至高无上的,其他所有目标的终点都只是去往幸福的起点。因此在你感到迷茫时,也许可以思考一下,我现在是真正的幸福吗?我曾经有得到过幸福吗?我们该如何去实现幸福,找到自己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呢?同样,在泰勒博士的课程中我们也能找到一些答案。
首先,你得确认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幸福不是及时行乐、逃避痛苦,不是只注重眼前的快乐、不为任何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而担忧;幸福不是忙碌奔波,不是牺牲眼前去追求未来的目标;幸福也当然不是浑浑噩噩,即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幸福是享受当下所从事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前的利益,意义则来自于目的,一种未来的利益。
然后,你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
而这个目标该是由你自己在自由的情况下所选择的,是你所需要的,是你"想要做"而不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不得不做"的那些事情通常是被外来的因素,比如声望、欲望、责任或是恐惧所胁迫。比如一个遵循父母意愿而学法律的人,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的快乐;相反,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在维护正义的同时他就会觉得非常幸福。
最后,正确看待你目前所做的事情。
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快乐学习,确定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是每个学生的义务,尤其是在高中以后的学习里,因为那是最独立的学习时期。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去追求快乐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如果一个学生对社会义工感兴趣,也考虑了未来的付出和好处,这时老师就应该鼓励他,而不是告诉他当律师可以赚得更多;如果他想从商,他的父母也应该支持他,而不是告诉他从医才是他们对他的期望。对于成人来说,就是纠正对工作的偏见。工作其实应该是一个我们体会正面情绪的地方。我们把工作和努力、痛苦绑在一起的恶习,已经深深的影响了我们在工作上的幸福感。
在今日,由于对工作的成见,好多学生已经把学校当成了一种处罚,成人们则把工作看得一样。要想去改变学校和工作上的体验,我们首先得改变我们的经历,把对工作的歧视排除。Hebb在1930年的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他从600个6到15岁的学生里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如果学生不乖,他们就会被罚出去玩,如果他们好好表现,他们会得到更多功课。在这种情况下,在短短的两天之内,学生们都选择了努力工作(碰巧的是,他们的算术都加强了)。因此,如果能把对工作的态度改观,工作就会成为一种恩典,而不是责任,对孩子们也一样。这样,我们不但会得到更多的幸福感,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那以上这么多和物质成瘾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成瘾行为的高危因素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年龄小、学历低、无稳定工作、社会家庭支持差这类人看起来更容易成瘾,而这类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生活更容易迷茫,没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更别谈生活的意义了。
我们把这些情况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1.目标缺乏,难以发现自己内心的需求,对未来迷茫,容易走上歧途。比如有的青少年可能早年辍学,因为年纪小无所事事,对未来的生活没有打算,在结识了一些所谓的好朋友后,在他们的带引下,为了寻求当下的快感,沾染上毒品。
2.有一定的目标,但不能正确看待获取方式。比如在有些圈子中,可能盛行一些不良嗜好,如吸毒等,有些人为了事业上的成功,为了融入圈子,而也接受这些不良行为。
3.需求未得到满足,利用烟、酒甚至毒品来麻醉自己。有的成人可能因为工作不稳定、薪水微薄,对养家糊口力不从心,再加上家人抱怨,而变的自暴自弃,每天利用喝酒、吸烟来寻找短暂的安逸感等等。
因此,只有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找寻自己幸福的方向,才能设定积极的生活目标,获得有意义的人生,最终才能使我们远离迷茫,远离成瘾行为。
转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物质成瘾治疗中心,侵权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