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胡思乱想汉语佳作赏析
那群拼命考上985的“废物”,开始慌了

那群拼命考上985的“废物”,开始慌了

作者: 槽值 | 来源:发表于2020-06-23 16:17 被阅读0次

    还有十几天,延期一个月的2020年高考,终于要来了。

    自2003年起,高考举行的时间一直固定在6月7号、8号,这个日期被考生们赋予了“录取吧(678)”的美好含义。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高考推迟到7月7号、8号,“778”又被取了“奇迹吧”的谐音。

    花样百出的名称背后,是人们对金榜题名的向往。

    考上名校,是许多学生多年苦读的终极目标,也是很多人对“优秀”的标准定义:

    似乎踏入“好大学”的门槛,就意味着成功。

    然而,现实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

    前段时间,一个名为“985废物引进计划”的小组悄悄成立。

    5月10日组建至今,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有六万多人加入了这个小组,“67753个five(废物)在此聚集”。

    985废物引进计划的介绍页面,写着“分享失败故事”

    在这里自称“废物”的人,大多都是985、211高校的学生。

    身为高考“成功者”的他们,分享的故事只有一个关键词:

    失败。

    考上985,迎来的是迷茫

    能够进入名校的人,无疑是同辈学子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迷茫和自认“失败”,让许多人无法理解。

    实际上,将梦寐以求的名校录取通知书收入囊中后,喜悦却并不如想象中持久。

    “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里,许多组员自嘲为“做题家”。

    他们曾以考上名校为最高目标,寒窗苦读、心无旁骛,不知做了多少道题目、刷了几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网上时不时就会传出“学霸”们令人惊叹的作息表:时间被精准分割,具体到了每一分钟。

    某高中作息时间表

    面对这张作息表,许多人会感叹:“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因为对于许多高三学生来说,除了努力,他们别无选择。

    这样的“别无选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身在其中的学子们无需思考,只需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教学进度、复习计划,按部就班,走向既定的终点:高考。

    而随着高考结束,这种目标明确的生活,也宣告终结。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人无法享受过桥后的欣喜,因为过桥本身已经成为了全部的目的。

    《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里,就曾讨论毛毯厂中学成绩至上的“暴力教育模式”。

    文章同时指出,单单责怪”超级中学“并不公平,因为这类学校所代表的,是整个早已变味的应试教育体制。

    对于一些人来说,高考是通往理想世界的荆棘路;但对于另一些人,高考只是一个跳板,重要的是跳得有多高,而非去往哪个方向。

    于是,志愿填报也成为一次充满妥协和竞争的博弈,名校普通专业、普通学校知名专业、北上广的普通高校、中西部地区的名校……

    《小欢喜》里,宋倩一心希望女儿英子留在北京,不理解女儿由于喜欢天文而想去南大的愿望

    各种各样的选择中,比起追求理想,更多人考虑的是”不能浪费分”和“利益最大化”。

    985、211、“双一流”……这些标签取代了学生们每一个具体而个性的愿望,成为了普遍追求。

    在这样的追求之下,“分数”成了几乎唯一的度量标准。

    踏入名校后,摆脱了分数的束缚,也失去了遵守多年的“何为优秀”的度量衡。

    高考中的成功者,在多元的标准和竞争面前仍显稚嫩。

    在名校里,很多人陷入了迷茫。

    高考,只是起点

    “多考一分,战胜千人”的口号,道出了高考最真实的一面:

    尽管竞争激烈,但取胜的方法也比较单一:高分。

    在努力追求更高成绩的路上,高中老师的那句“上大学就可以轻松了”一度成为奋斗的动力。

    可当真正如愿进入名校,才知道当初相信这句话的自己有多么单纯。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高考竞争的激烈溢于言表

    很多人都说经历高考是一种成长,殊不知横亘在985学校高大门楼背后的,才是一场真正的“成人礼”。

    中学时期,烦恼兜兜转转也只围绕“成绩”二字,可进入大学后,才知道压力可以来自于方方面面。

    拥有顶级学府的闪耀头衔,很多人却在进入名校后陷入了深深的自卑。

    2017年,一位复旦学生的自媒体文章刷屏了社交网络,《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 或者,也不能这么说》。

    在文中,作者写道,自己在进入大学后,不断被“人外有人”的同辈压力所打击,自卑心理暴涨。

    看到优秀的同学在各个领域都能发光发热,“有时候我觉得自己除了幸运上了复旦以外,真的一无所有了”。 

    进入大学后,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一下子变得非常多元。

     “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哪一个不重要啊。

    你以为考上985、211,就能像你高中老师那样说的万事大吉了吗?”

    社团活动,实习经验,交换/交流,名校的offer,甚至家庭背景、是不是“见过世面”……

    成为了大学生之后,就不再是那个只要“成绩好”就会被夸奖的小孩子。

    单一标准的消失让人手足无措,更让人陷入自我否定的,是身边的竞争者。

    能够在高考中突出重围的人,大多都带着一股韧性。不愿意轻易“泯然众人”,更不愿意就此辜负自己的自尊心。

    于是,走进985,拿到的不是通行证,而是一张更为激烈的比赛的入场券。

    不同于高中时的一枝独秀,在名校里,竞争者们变成了同自己一样优秀的人。从小就环绕在身边的“尖子生”光环,似乎就此黯淡了下去。

    “最优秀”的人,未必再是自己;“最好”的机会,未必还能握在自己手中。

    自称“985废物”的小组成员中,有很多人的烦恼,在他人看起来,更像是在炫耀:没有考上本专业第一名、申请顶级名校失败、考研没有考上全国第一……

    一边是对类似烦恼的难以理解,一边是“他们对比的对象是顶端的人”的苦衷

    看似“无法理解”的烦恼背后,从“最优秀”到“优秀”之间的心理落差,是实实在在的:

    原本我是最耀眼的那个,现在不是了。

    毕竟金字塔尖的位置就是这么狭窄。

    可是,在“最好”“最顶尖”“最高”的定义之外,许多奋力向上攀登的人,却忘了问问自己:

    到底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无法成为“最优秀”,就只能永远身处困境、当一个“失败者”吗?

    “你是自由的”

    《中国合伙人》里有句台词说,人掉进水里并不会淹死,只有待在水里才会。

    所以,“你只有游,不断地往前游”。

    “不停往前游”,成了多少人焦虑和的来源 / 《中国合伙人》

    在竞争社会里,“不能被落下”已经成为一条生存法则,名校学生的迷茫来源于此,压力也根源于此。

    考上名校的佼佼者认为自己是“废物”,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因为能力不足,而是突然发现,努力学习了十多年,却并没有活出理想的样子。

    在这种落差下,他们便给自己的学业、事业贴上了“失败”“失意”“失望”的标签。

    渴望成功的焦虑,对于现状的不满,像阴云一样笼罩着他们,让他们忽略了自己仍拥有不错的能力、资源和机遇。

    曾有一个迷惘的年轻人,来求助哲学家Sartre:这个年轻人的哥哥在抵抗纳粹的战斗中牺牲,父亲抛妻弃子、叛国投敌。

    他成了母亲在战乱中唯一的支撑与依靠,可内心仍旧渴望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到底是置母亲于不顾,还是做逃避战场的懦夫?深陷困境的年轻人觉得痛苦万分、走投无路:“我该怎么办?”

    Sartre没有帮他分析利弊、给出两者其一的答案,而是回答说:

    “你是自由的人,那就去选择吧一一也就是说,去创造。”

    也许你处在环境的束缚中,在优秀的竞争者面前败下阵来,又或许你觉得自己荒废了光阴,身在优秀的学府却一无所成……

    但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它们只是构成了你的过去。你仍然可以自由地看待它,自由地决定如何行动。

    “从你现在所处的地方开始, 你进行选择。而在选择中, 你便选择了你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教24年后,耶鲁大学教授William Deresiewicz辞去了自己的终身教职,因为他感觉,美国的精英教育已经走入了误区——

    名校学生都“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聪明、有天赋,但也焦虑、胆小、缺乏生活目标。

    他提出,大学教育的本意,应该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

    迈进顶尖高校的门槛并不必然意味着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庞大的个人财富,它的宝贵之处,在于它提供的丰富可能性。

    丰富的可能性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意味着要承担责任,但也意味着自由。

    这些迷惘的“985废物”,也在努力自救、脱困,在不够满意的现状中,找寻自己的出路。

    他们有人调整了心态,试着乐观看待现状;有些人学会了抗拒外界的“成功”标准,活出自己的人生;有些人仍不甘放弃,一边自嘲“废物”,一边继续努力着……

    正如“985废物引进计划”的创建者所说:“愿大家共勉,在互相交流中,和自己的选择与行动下,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

    生活不像高考那么简单,但所幸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也没人有权给你打分。

    在这场生活的考试中,你只需要勇敢地创造道路,享受你的自由,担起你的责任。

    [1]《中国青年报》,《名校生自卑为哪般》http://zqb.cyol.com/html/2011-11/15/nw.D110000zgqnb_20111115_2-11.htm

    [2]中国青年网,《“考试机器”不过是毛坦厂中学的按需生产》http://pinglun.youth.cn/wztt/201606/t20160607_8092030.htm

    [3]《存在主义咖啡馆》,Sarah Bakewell,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4]《优秀的绵羊》,William Deresiewicz,九州出版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群拼命考上985的“废物”,开始慌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uh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