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爷多年前曾随交响乐团赴香港交流演出,对香港算是有一些粗浅的感受。最近有机会再游香港,有几件事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飞机抵达香港后,远爷坐了事先了解过的A11路巴士,去住宿的酒店。香港的巴士都是双层,香港山路比较多,路也比较窄,但是巴士司机师傅们的开车技能都是扛把子,速度比上海的巴士开的还要快,所以即使坐在座位上,仍然会不时左右前后倾倒,同时伴有头晕症状。如果站立,那就一定要牢牢抓住扶手。这样想来,在香港搭巴士的年长者其实还是不太方便和安全的。
之后几天,远爷仍然有搭巴士,当然更多是坐地铁。多年前去香港,当时上海的地铁线路还远远没有今天发达,所以记得当时觉得香港有那么多条地铁线路,很便捷。多年后的今天,再搭港铁的感受,完全不同。远爷这次搭铜锣湾至中环,或尖沙咀比较多,基本进地铁站后,还要走蛮长一段路才会到真正的站台,并且几次找寻地铁口,标识都不太明显,感觉的到是老的规划,并没有更新。
下面来说说香港的物价,那就是“贵”“贵”“贵”。香港物价的贵,贵在日常开销。比如,巴士,上海是基本到哪里2,3块钱,香港坐几站路,就要6块左右。地铁,上海6块钱封顶,香港,短路线十元,十多元,长路线要二十多,是上海的3倍多。吃的东西也是如此。海鲜,高档牛肉等,和上海相比,是差不多,甚至上海有更贵的。但香港的贵,是贵在蔬菜,家常菜等。比如点个臭豆腐,拍黄瓜之类的,菜价都是58,88,两三个人一顿饭,两素两荤,都要四五百。所以远爷最后得出结论,香港人民不是爱吃云吞面,是因为吃不起点菜,只能吃云吞面啊。
对大陆游客来说,香港目前最合适的定位应该还是买买买。中环、尖沙咀、铜锣湾几大商圈,林林总总各种品牌应该都能找到。东涌的奥特莱斯,和美国的奥特莱斯相比,货物的品质要高于美国,可能世界人民都知道,亚洲人更热爱买买买。
另一件让远爷感受深刻的事情是,香港普通百姓的眼神。这种感受,是只可意会无法量化言传的一种感觉。远爷和朋友在中环名品店逛街时遇到一位23岁的香港本土女生,聊天的过程中,她说她住在屯门,是香港比较偏僻的一个地方,家中独女。可以看的出来,是香港普通老百姓的那种家庭条件。另一位是奥特莱斯眼镜店的女生,年纪看着也是很年轻,聊天时问我们逛完之后去哪里,我们说预订了置地广场里的一家餐厅,她说大概知道是哪家了,很多明星去,菜非常贵。说这些话的时候,远爷与她们目光相交,她们的眼神都没有躲闪的意思,有点像在国外和老外接触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如果要描述,大致就是,就事论事的感觉,没有弦外之音,是什么情况就是什么情况,并没有因为现在大陆人普遍可能比香港百姓有钱,而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这种朴素的稳定,其实是一种自信。自信,并不需要外界过多的肯定反馈,需要比较多倚赖外界反馈给予的“自信”,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自信,并不代表自己的状况已经很好了,自信,是无论目前在何种状况下,都脚踏实地,慢慢努力,享受努力的过程和接受努力后的结果。而表现为“自信”的不自信,是目前大陆正在经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陆百姓眼神中透露出的,就是躲闪,不稳定。百姓体现出来的,是国之相也。
总而言之,香港之于远爷,慢慢褪去了曾经的惊艳。多年前香港街头熙熙攘攘各种人种人流,迪斯尼乐园里手脚会动的米奇钥匙扣,维多利亚港绚烂的灯光,种种种种,在多年后,在我经历了海外留学游历,还有大陆,由其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后,再游香港,当我再次站在太平山顶看香港夜景,那种近乎于索然无味的感受,让我感慨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