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怎么做】一起走出拖拉磨蹭的泥沼(上)
孩子做事拖延只是表现,原因不同孩子不尽相同,观察并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循序渐进持续去改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11083/230c59489035f44e.jpg)
孩子喜欢赢的感觉
由于缺乏时间观念造成的拖拉需要帮孩子建立对时间的感知。培养时间观念,先从养成看时间的习惯入手,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当我们把行为、事件跟时间联系起来,时间单位才有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11083/5f678d5451b646ba.jpeg)
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不断把时间和行为联系起来,慢慢的孩子们对于时长会有越来越准确的评估,也会对时间的感知变得越来越强烈。训练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重复。
1.能力达不到技术不熟练完不成。
2.意愿度和做事动力不足引起的拖拉,需要去定位孩子不想做这件事的根本原因,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不难求,真正需要花功夫的是观察和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不要只看一个结果,精准背后的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11083/8f442dcfebcd3008.jpeg)
案例分析:做时间安排表时小朋友A、B坚持认为自己5分钟可以完成拿衣服、洗漱、洗澡、穿衣服等一系列动作,A的家长立刻要求孩子改为20分钟,B的家长看到孩子非常坚决于是跟孩子商量:先按照5分钟来,以后对此安排计时,若时间不合理再修改。
本节小问:“孩子为什么会做不太合理的计划?您认为哪位家长的做法更合适?”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11083/4fc3df5c708c735c.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