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我眼中的苏轼

我眼中的苏轼

作者: 妮丹王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16:21 被阅读0次

        当我看完《苏轼传》,我不由得感叹道,苏轼的一生。几与祸患想始终,承受过几起几落、大起大落的生活波折。她既经顺境,复历逆境。

      在我眼里苏轼是一个宽宏大量、命运坎坷、善良、诗词丰富、聪明的人。

      善良、宽宏大量是因为“乌台诗案”的发生让他在幽暗的监牢囚禁了整整130天。使得年少时的争强好胜之心与功名利欲之念均淡然无痕。但是当他再次回到朝廷的时候,陷害苏轼的人似乎有些害怕苏轼,但是苏轼却不计前嫌,宽宏大量,将他们还是看做像以前的友好。

      命运坎坷是因为他一生的大起大落。公元1057年苏轼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轼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案件因文字而起,所以称为“乌台诗案”。当时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轼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最后被人千方百计迫使陷害置他于死地。但宋神宗又特别爱惜人才,所以就用了一个折损的办法将其贬至黄州。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年仅十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就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轼青云直上,重新回到朝廷。公元1089年,苏轼出任杭州一年七个月。因为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轼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所以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公元1091年,苏轼再次回到朝廷。公元1093年,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刚一亲政,他就变本加厉的进行政治反扑,先把苏轼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了京城被一贬再贬。

  诗词丰富,聪明是因为他是一个生命的哲人,生活的智者。他所写的诗词的特点:①说理中显趣味——理趣取胜;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③豪放风格与婉约风格想结合。苏轼的诗现从约2700余首,所以是人称他为“词圣”。他所写的最有名的诗词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刘辰翁曾说:词至东坡,情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福,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苏欧’。

      在我眼里苏轼还是一个重视情感的人。因为当他高枕无忧的时候,他亲爱的妻子去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妻子去世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故作此词,通过此词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揉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婉。

    苏轼的一生,既经顺境,复历逆境。

相关文章

  • 我眼中的苏轼

    初识苏轼,大概是在初中,那时只知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号称“东坡居士”,想来,大概是挺有名的词人,并未深究。 ...

  • 我眼中的苏轼

    我眼中的苏轼 文章作者:chocolate 高一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当春日晴朗,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 烟波浩渺...

  • 我眼中的苏轼

    是眺望大江东去的哲人,是竹杖芒鞋的达者,是赤壁泛舟的游者,是饮酒扣弦的歌者……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

  • 我眼中的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沉沦了几百年的苏轼,拖着疲乏的身躯,从书中缓缓向...

  • 我眼中的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沉沦了几百年的苏轼,拖着疲乏的身躯,从书中缓缓地向...

  • 我眼中的苏轼

    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我眼中的苏轼

    据我多年“苦”学,对苏轼那老头还是颇有了解,毕竟也看了看《苏轼转》。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在书法...

  • 《我眼中的苏轼》

    一个是在官场中怀抱壮志,却不得大展身手的他。一个是悠游于江湖,旅途波折的他。人生坎坷,却心怀广阔,屡遭贬谪,却仍然...

  • 我眼中的苏轼

    苏轼是一位我比较喜欢的词人。他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巨人。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山祖师,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中特别突出的一位"...

  • 我眼中的苏轼

    当我看完《苏轼传》,我不由得感叹道,苏轼的一生。几与祸患想始终,承受过几起几落、大起大落的生活波折。她既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yb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