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nd 2 (20150203—20150209)
写在前面:【所有人问所有人】是在简书上参与的一个活动:以7人为一组,每个人提出问题,并由每个人回答问题,整个游戏以邮件形式完成。项目发起人是@随易,谢谢他为此活动的付出。
本文摘录了Round 2中的Questions,为尊重隐私,问题描述稍作修饰,并只选取自己的回答,谨作纪念,也谢谢小伙伴们7天的陪伴。
问题提要:经历、艺术作品、装逼、背叛、一见钟情、mooc、人工智能
Day 1 Q:你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现在的你符合以前的期望吗?说说你的心路历程。
我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我从呱呱落地到十年寒窗,从踽踽独行到三五好友,吃五谷杂粮,穿粗布衣裳(好吧其实我穿不起粗布),自孩提之年到豆蔻年华再到如今,能让我变成现在这样的,只有时间吧,确切的说是这些年来的经历。“经历”是很私人的东西,需要亲身体验和遭遇,是唯一的,只属于自己,甚至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即使别人感同身受但毕竟不是亲身体验。
有人提到,是“决定”成就了现在的自己。这是必然的,人一辈子要做很多决定,有些是选择,有些是抉择,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被立即执行。我们在无数的选择中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渐渐变成如今的样子。
但人比如你比如我都会不自觉比较,与别人比,与假想比,会后悔,也会期望。
现在的我符合以前的期望吗?其实是不符合的,甚至有些背离和失望。但这就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我人生的初次彩排就已经是生命本身,如果符合期望,自然欢欣,如果不符合,除了尽力改变也没有其他办法。无论你以前怎么样,现在又变成怎么样,你都要继续冒险地走下去,在选择中逐渐学会思考、慢慢成熟,所以不妨继续努力学习、认真生活,然后在生命的最后看看它的价值。
我想,其实提问的人并不需要我们回答是时间、经历、决定、选择、环境促使我们变成现在这样的(毕竟这是显而易见的),而是想要谈谈具体经历,听听别人的心路历程,再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从而得到宽慰或鼓励或仅仅是倾听等等就不妄自揣测了。但这真的很难言传,比如我笑着笑着就把蝴蝶骨笑脱臼了,成了朋友间的笑谈,比如我从废寝忘食披星戴月(……)几个月终于考出了某证书,成了激励别人和自己的例子。但脱臼的是我,拿到证书的也是我,不是别人。
至于心路历程,容我去找个板凳,只有80集喔!
Day 2 Q:说一说艺术作品里你印象最深刻的1-2个女性形象。
《怦然心动》的女主角朱丽,这部电影是关于初恋的题材中我最喜欢的一部,故事中朱丽对布莱斯(男主)一见钟情,她的心愿是得到布莱斯的吻。电影以全新的视角描述初恋,脱离了一贯的谈情说爱伤春悲秋(我实在不想提有打胎情节的各种青春剧),让人很有感触,特别正能量。
女主角朱丽,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女生,积极乐观、想法独特,举止大胆,别人看来甚至有些离经叛道。她认为树是圣洁的,喜欢爬到高高的梧桐树上看风景,因妨碍施工队砍树上了报纸头条。她在后院养鸡,把鸡蛋送给布莱斯,但他偷偷把鸡蛋丢掉了。她喜欢思考,更喜欢动手实践。我觉得她身上有很多美好的特质:热情、善良、充满活力、会发现美。这是十二三岁很美好的青春。
很喜欢的还有中国摄影师罗晓韵Jolie,既然提问的是艺术作品,所以谈谈Jolie的摄影作品。她的作品几乎都是人物作品,摄影师是她自己,模特也是她自己,照片都是架三脚架自拍,地点遍布世界各地。这么多年这么多照片,人物都是她,我想照片中的模特已经不仅是罗晓韵,而是一种人物形象了。她代表了很多:喜欢旅行,崇尚自然,关注人文,热爱记录,不浮躁,认真生活,这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喜欢或追求的。个人看到她的作品很有感触。
其实艺术界有很多认真生活的人,比如日本的草间弥生,她甚至不需要任何作品,就可以代表一种人物形象(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hellokitty这个人设没有作品却很流行=。=)草间弥生90多岁了,但一直是日本前卫、大胆、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如果95岁还能算青春的话,我愿意一直青春下去。”这就是我喜欢她的理由。
说回正题,谈谈书呗。还蛮喜欢张爱玲《小团圆》女主人公九莉的人物形象的,《小团圆》算是张爱玲的自传,九莉被刻画了很多缺点,自私、现实,让人由心里不喜欢也从心里敬佩,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类似的自传有法国作家杜拉斯的《情人》,人物性格差不多,杜拉斯和张爱玲也是朋友。
好吧就说这么多。
Day 3 Q:为什么会想在有人的地方装逼,装到变成一种性格?
为什么会想在有人的地方装逼,因为没人的地方你装给谁看呢。至于装啊装的变成一种性格,也是凭真本事装出来的嘛,天道酬勤啊。
其实我还蛮同意有位回答者说的,有些人装,那是真zhuangbility,有些人装,不过是别人觉得装,bigger than bigger,阶层还是存在的,一个圈子一个圈子的事儿,只是我们没在人家那个圈里而已。
但是像有些很平和朴素低调的所谓装,比如在大众形象中一直扮演知心姐姐啦,单纯少女啦,笑起来让你觉得有阳光人好幽默大方体贴的帅哥啦等等,除去一些特例,说不定人家就是跟你不熟,或者没你自认为的熟,或者想要表现给女神看,或者自我满足,或者不善于表达自己,或者自卑内向害羞,原因多着呢,天要下雨人要吃饭,不管那么多。
Day 4 Q:谈谈你对“背叛”一词的理解。(来自自己的提问)
问题描述:最近在看一本书,书中提到关于“背叛”一词的描述: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脱离原位,投向未知。这是一个很广义的说法,大抵言情小说或影视作品对于此渲染的深刻和夸张,我以前从未觉得被人/事甚至这个世界背叛。但前不久我似乎有些感同身受,我无法确定我所遭遇的事情是否/能否定义为此,理性/感性上我都不确定。
我就是昨天提问“背叛”的那一位啦,看完几位的回答,特地点开播放器,一首陈奕迅的《葡萄成熟时》最适合,也推荐给大家,歌很好听。
好吧正如问题描述,其实就是前不久遭遇了一些很不顺心的事。
“我所理解的背叛,就是当事人抛掉原来的选择而进行的的另一种选择,且这种选择给当事人的原来相对方带来某种利益伤害。”这句是最戳我心的话,的确如此,正因为一方想要追求更合理更理想的利益,而破坏了彼此的约定,而带给另一方(就是我啦!)巨大的失落感。这是无可避免的,但社会就是如此,“任何人都可能这样”,以后的我可能也会。
还有一句话,“不过背叛,首先要两个人很好的关系才可以。无关紧要的人伤了你只能说遇人不淑,无关背叛。”说的我都要哭了,我好像的确是他们眼中无关紧要的人。另外,我可不是遇人不淑哦,还没嫁呢!“背叛只不过是他人未顺我心意”,既不顺我心意,那过去了就过去了吧,往事不可提。
正如歌中所唱:“问到何时葡萄先熟透,你要静候、再静候,就算失收始终要守。”
Day 5 Q: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你觉得跟对方认识多久之后表达好感或接受好感是合适的?
一见钟情,我是相信的。
无论一开始钟情的是对方的外貌,还是其他。也许是因为看到他时阳光正好,也许是风刚好泛起对方的衣角,也许是对方一笑让你觉得很暖,也许只是某种莫名的好感,都不妨碍你看到某人/某人看到你,然后怦然心动,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只是你和对方的序曲,之后才是你们的开始,通过彼此或单方面了解,加上/减去对方的分数。
其实我也不必多说,道理谁都懂。问我的想法,一句话:我相信一见钟情,更相信爱情需要经营。
第二个问题似乎更关键。认识多久之后表达好感或是接受好感是合适的?
这个怎么说呢,我说一天也行,半月也行,三五年也不无可,只要自己觉得合适。这很像废话,但事实也是如此。我有同学,大一军训开始三天就跟班里一个帅小伙谈恋爱了,去年毕业俩人就领证了。也有同学,初中一进去就看中我的好朋友,然后我朋友现在在瑞士读研,他还在等她。爱情这东西,真说不好。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
18岁的一年和28岁的一年是不一样长的
18岁的时候,我们可以花很多时间来等一个人,一边成长一边等,什么都不耽误;可是到28岁的时候,我们就等不起了。青春可以挥霍,岁月却是不等人的。我时常安慰自己,我18岁的时候一年有366天,28岁的时候只有365天了,所以是不一样长的=。=
至于提到这句话的原因,是我想说,无需过多在意时间的长短,多久才算合适,说不定某日看到夕阳正好,就想在一起了。
但既然已经思考合不合适,肯定是或多或少在意别人的说法。个人意见,两三个月的时间吧或者小半年(考虑提问者应该比较年轻-。-),这是给彼此的一个缓冲期,之后的,就看相处的如何了。
愿你有一场一见钟情并悉心经营的爱情。
Day 6 Q:你知道MOOC吗?你觉得MOOC这种需要跟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形式在国内高校行政化比国外更重的教育体制下会有怎样的发展空间?
我知道mooc的时间其实不久,在我看来,目前来说,mooc还是一个小众的平台。这个“小众”不仅是因为知道它的人远没有如网易公开课等那么多,也因为还需排除那些曾经了解过但却没有参与/坚持参与的人。中国教育体制下mooc会有发展空间吗?我觉得是有的,但是发展空间有限,而且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来过渡。
至于是怎样的发展空间及原因,就从mooc本身说起吧。
1、起源:
mooc是从美国兴起,近年流行到国内的。先不论质量和效果如何,对很多无论国内任何时事都能get到中国体制的人来说,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来自国外就已经镀上了一层金。当然这并不是说mooc不好,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会更吸引中国学生,有吸引力后才有发展空间。
比如之前提到的网易公开课,它出现早于mooc,有名校讲堂,内容丰富,在当时也很流行。但现在再去看,很多公开课下面的评论如中国体制问题,真的不怎么样没有干货,老师是照着稿子念的吗,公开课太假了之类比比皆是。但如果公开课是ted,即使这个ted的确不怎么样,收到的评论也会委婉很多。或者如果有人评论,这个公开课是coursera上早期的课程,别人立马就会觉得它高大上一些,评论者自己可能都会有一种自豪感,不一而足。
所以凭借这个先天优势,我觉得mooc在中国还是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2、形式:
mooc与其他平台的不同之处,个人觉得,一方面是课程视频来自于大部分人都望尘莫及的世界名校,一方面则是它的考核制度。
前者,类似前文提到的,名校嘛,大家都想听听他们是怎么上课的,不赘述。而后者也很关键,课程考核和mooc证书,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学习者更好学习,而这种“三个月后一定要拿到这门课的证书”的使命感,和“我终于拿到证书啦”的成就感,会很吸引人。(就像游戏通关一样嘛……
这种新的形式可能也是mooc上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的原因之一,有在高校推广的契机。
3、语言
语言算是阻碍mooc在中国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吧。
就mooc上的平台,coursera、udacity等大部分(划掉,是绝大部分)都是英语。对于考完四六级就再也不用英语的人,比如我,来说,这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必须先学好语言才能用mooc,我要是这辈子都学不好英语呢=。=连英语都是如此,何况其他小语种了。还好有伟大的果壳君的mooc学院,有些课程带中文字幕,但感觉就会完全不一样。
所以,mooc非常适合中国高校的外国语学院的莘莘学子们,还有那些英语技能已经点满的人,其他的人还真有些爱不起它。mooc的起点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些高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推广和继续发展,不过听说coursera在考虑发展中国市场。
4、内容
mooc平台有很多,视频都是名校课程,课程内容多样,但具体到个人,又要两说。以下为个人感受。
我在看course list的时候,看到线性代数、大学化学等课程时,有些不以为然。高校大学的这些基础课也有,与mooc不同的是,一个是应试教育,一个是自学。要说学校考试周,哪个学生不是在先预习后复习呢。网络课程能学好,现实课堂为什么学不好?很大程度上老师的上课方式(无数人诟病)决定了这个结果。中国没有好的老师吗,肯定有,但很多都被大家一视同仁地心理排斥了。所以这不是要发展mooc,而是要改进中国教育。
mooc另外的一些课程,则类似高校的选修课,除去以上这些及语言原因,结合兴趣,我自己真正想选择的并不多。所以我觉得,学习mooc是有必要(学生学习课程,老师学习授课),但并不是必须有mooc不可,过度推广会让中国教育失衡,适度即可。
5、时间
一天只有24小时,我有很多很多必须要做的想要做的事情。虽然mooc每门课程,2-4hours/week,有做到不退课的人的话我真佩服他。
人都爱“广有涉猎”,有些需要专精,有些只需了解。但涉猎的广度有多大,需要自己的把握。有时候,我觉得,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凡事要有一个度,mooc可能会给勤奋的人带来这样的结果,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时间浪费,过犹不及。(其实个人觉得,会说“今晚的月色真美”和“今天的风儿有点喧嚣”就可以了=。=
mooc目前还是一个小众产品,适合小群体学习,或者一个人学习。学习mooc还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比如写简书,也是很小众和私人化的),目前这样的定位和现状,并不适合被大范围、大幅度推广。只能说,中国教育和mooc都还要成长,这需要时间。
6、墙墙墙墙墙
youtube google twitter facebook 严重阻碍啊,哎不想说了=。=
另外题目中提到的国内“大学行政化”,这是国情,没办法啊。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笑话外国人的数学,但数学家很少有中国人。中国发展几十年,对教育的定位仍在于“普及”。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推动mooc在国内的发展,mooc的精品课程,会很受不满足“普及”现状的广大学生的欢迎。我也相信,这样的学生会越来越多,而mooc的受众也会越来越广。
以上内容只是从个人感受出发,很多地方并未考据,仅供参考。
Day 7 Q:你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
对“人工智能”没有什么概念,看到这个词的第一反应是“伦理”。
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便捷性不必言说,而随着其不断发展,会产生与人类界限的模糊性。相关的影视文学作品有很多,试图不断告诫人们未来的这种可能性,这似乎并非危言耸听。人工智能的时间线,从1950年由图灵提出"经过编程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像真人一样回答问题"开始,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几十年,未来的发展肯定会更快。不谈及最后的可能性,即使在如今,人工智能的优劣性也可观一二。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需要面对和处理种种不确定性事件,在处理的过程中,展现作为人类的思想、行动力,实现人的价值。试想一下,未来某一天,人工智能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做出反应、出色完成所有事情,这是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否定。
然而,人工智能作为超前研究,需要用未来的眼光来看待。希望通过不断的科学认知来转变某些陈旧的伦理观念,有效地解决伦理冲突。
科学在斗争中前进,人工智能必将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和伦理学问题。即使这种研究对于整个人类学是积极的、有巨大价值的,但考虑到伦理问题,不得不放慢脚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