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学期的的后半段时间,我基本上都在围绕“葫芦”做文章。先是自己闭门造车,后就接受了很多常指导,然后就把这个葫芦变成了课程。
为什么会有这个课程?
起源于综合实践的项目式课题展现。因为我连续几年都参加了综合实践的课程学习:以一个主题为内容,开展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教学活动;以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物化产品、学生的各种个性化成果,作为项目的展示汇报。有过程,有方法,有拓展,有结果,有展示,很是系统完整。而学生各种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也很是吸引人。
现在综合实践和劳动课程更受到重视,好几个学校作为湖南省、长沙市的示范校,展示了这种主题式、项目式的校本课程。曹静副校长带领我们一些老师一起参加了这种主题式课程的学习,对PBL项目有了更多了解,然后我们要开发校本课程,需要打造自己学校的校本特色,就觉得可以采用这种主题式探究,开发我们自己的课程。而且我们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已有的楼顶种植资源,47块土地,分为了蔬菜区、水果区、华普区,设施设备也比较完善,完全可以实现自己摸索,自己种,自己养,自己做,自己开发等一个完整的为各科内容服务的系统课程。
在皮校的指导下,在请教了教研员、科技公司、优秀骨干老师,又集合了我校自身优秀师资的意见后,我们最终定下了“葫芦”这个主题。葫芦,有着“福禄”的吉祥寓意,既可以在我们楼顶种植出来,又可以给予各学科以创造空间,还可以在结果后进行创意物化,不管是拿出来还是送出去,都是一个很不错的东西。
于是,我们的葫芦课程就定下来了,我也带着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开始了一些小小的探索。本计划上个学期期末的时候有安排的展示,推迟到了这个学期,接下来,我们就要准备这个主题的各种资料布展,要在学习了别人优秀经验的同时,“依葫芦画瓢”,创作我们自己的产品啦。嗯,继续码字去!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