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笑看世界专注儿童心理与健康。欢迎家长遇到问题来咨询哟!
你一定不知道,当你对孩子“嗷嗷怒吼”时,有可能是南方巨兽龙——
孩子也会受到伤害的。
也有可能是“大老虎”,还可能是条变色龙——
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秒变“暴力熊”——
大致是这样的——
高八度的声音,一言不合就出巴掌,永远带着情绪和怒气沟通,一顿脾气下来,孩子们没记住为什么被训斥,只记得挨训的经历。
你的脾气,是不是正在影响孩子的成长?
曾有人说:“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就是发脾气。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总有人认为对孩子发脾气只是一件小事,过去了,事情也就结了。但是,当发过的脾气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恐惧”的种子时,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远比想象中更大。
只会命令,这招儿有用吗?
我们总是抱怨孩子占用自己的时间:他们了解的太少,一句话要说好多遍,而恰恰因为他们是孩子,才会有这样的问题。
不得已时,更多家长会选择最直接的方式以“权威”压制:“我就是你妈!我说的就是对的,你就要听我的!”甚至直接用冷暴力,干脆置之不理。
小兵妈妈教育他的口头禅就是:“你妈说的话,你就得听进去。”不仅如此,连爸爸也跟着帮腔,不按时睡觉是这样,不好好吃饭是这样,一年下来,小兵家长也很苦恼:“苦口婆心天天说,但孩子就是不改。”
为什么会这样?孩子也需要被说服。只有命令却不讲道理,必定没什么效果。
孩子若是不改,家长立马就急了,无限往复的循环,家长与孩子通通停在原地。教育的方式不是只有“命令”,还要做孩子的朋友,学会理解、关爱和倾听,让孩子真正听得进你的良言与教诲。
锻炼你的说服力,尤其是对孩子绘声绘色的说服力;
想一想我们小时候的那些成长瞬间,与父母的陪伴;从内而外的学习,培养自己的耐心;
时刻记得“他们还是孩子”,成长的路还很长;
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无限“施压”。
做错了事,惩罚与讲道理比怒吼更有效。
童年时的孩子总是最调皮,免不了要挨几顿训斥,但发火要发得有道理,也要留给孩子充分的反应时间,重要的一点就是:惩罚要提前说,提前预警才能让孩子的记忆更牢靠。
从孩子走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始,安媛就对孩子说明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也半严肃地宣布了“家规”,不按时完成作业,就少一天的零食和20分钟的动画片时间。
最初,孩子还会偶尔试探式的“冒险”,尝到苦涩后便变得乖了起来。每到这时,她还会给孩子讲自己曾经做作业的经历和带来的好处。
可在微博上,大多数人却面对孩子做作业满是抓狂状态。怒火中烧也无法让孩子安静下来。脾气在这时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成为了父母“爆表”的导火索。
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这无非是我们希望孩子搞清楚的事情。孩子成长的路上总会犯错,但是让他们在犯错后有自己的担当,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
提前说明必要的“规定”和惩罚措施,如果犯错,严格执行;
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
夫妻双方如果一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可以在冷静的过程中,让另一方来纾解;
即使忍不住发怒,事后也要与孩子“复盘”整件事的经过。
你发出的脾气真的是因为孩子的过错吗?
教育孩子是需要适当的发怒的。尤其当孩子对家庭结构并没有掌握清楚,三番五次地对父母不尊重,适当的发怒会让他们记住规则本身的重要性。这是怒气,而非脾气。但是,当你绷不住个人的情绪,无意之间让孩子成为宣泄品,你的每次怒火都将成为孩子的阴影。
梓馨曾经就是这样,有一段时间,与婆婆的不和和工作上压力的双重压榨,让她的情绪十分焦灼。一天早餐时间,正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然后上班的她看到孩子衣服上沾满了酸奶,想到还要耽误时间给孩子清理,送孩子和上班都要迟到,瞬间就恼了起来,生气地对孩子说:“你看你怎么总这样,就不能小心点吗,上学迟到了!”
孩子委屈地望着她,小声说:“妈妈别生气,我只是想要倒到另一个杯子里,分给你喝。”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缘由,不分青红皂白就一顿呵责的梓馨瞬间红了眼眶。
发怒是一件需要成本的事情。破坏力远比想象中强得多,不控制的结果,可能是更多的代价。当你累或者不开心时,一定要记得,她或他不是你的出气筒,而是能给予你帮助的“小棉袄”。
觉得情绪绷不住时,不如稍微改变一下方式:
提醒自己,这不是孩子的错,撒气是最不成熟的做法。
去其他房间,深呼吸,听舒缓的音乐,缓和一下情绪。
对孩子说:“让妈妈安静的休息一会儿。”适当向孩子坦露你的脆弱,并不是不可以。
爱是需要不断练习的事情,少发脾气也同样如此。多数的脾气最后是两败俱伤,却很少能够达到效果。希望我们都对孩子多一点爱,少一点脾气。
如果觉得能帮助到您,记得留下您的爱心,转载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收藏后永远属于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