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听了喜马拉雅的《知识新闻》中,2018.11.08期的《萌芽研究所:三明治孩子的玻璃心》。联想到自己的宝贝,突然很有感触。
什么是三明治呢?相信大伙都吃过三明治,就是两片面包夹着鸡蛋。三明治孩子,就是指孩子就是那个三明治里的鸡蛋,两头挤压,一面来自家长毫不吝啬的夸奖“你真棒”,一面同样来自家长类似“你是我家的希望”的厚望。
什么是玻璃心呢?顾名思义,就是易碎。一个人的心理很容易受伤,非常的脆弱,像玻璃一样,稍有不顺就会粉碎。
文章中有一位妈妈向作者寻求帮助。因为她的儿子,总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哭,话说重了,眼泪就来了。
天啊,这怎么和我家宝贝那么像啊。
任何比赛,他都要第一名。和邻居妹妹骑扭扭车,要第一名,饭后和爸爸比赛跑步,要第一名,和妈妈玩“金鸡独立”,也要拿第一名。如果没有拿到第一名,就哭,生气,说再也不玩了。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玩游戏的时候,没有拿第一名,宝贝哭,想想自己以前也是比较好胜的。或许这是遗传,因此没有太过在意。
但是最近宝贝对于比赛的态度,让我坚定了宝贝是有一颗玻璃心,毋庸置疑啦。
宝贝从中班开始学国际象棋,到现在大班,已经学了一年半了。画画,唱歌,跆拳道这些兴趣班,都试听过,孩子不喜欢。我和孩子爸觉得只要孩子不喜欢,就不勉强,所以也没有强迫他学。唯独国际象棋,从开始的着迷,到现在的每次上完课都会自己摆棋研究,看来他是真的喜欢。
但是,让我们苦恼的是,他对比赛的态度。怕。
明年的1月份,听教练讲会有比赛,我家宝贝的国际象棋下的还是不错的,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认为也应该参加。但是当我跟宝贝说,你要去参加比赛的时候,他竟然开始哭了,说我不参加比赛。
当我们和宝贝深入聊天后,发现,原来他是怕输,所以不想参加比赛。
这个状态其实在今年的7月份也有。那会只是国际象棋班内部的比赛,比赛的前几天,宝贝也说不想去比赛。我和孩子爸,没有呵斥和嘲笑,而是耐心的对他说,你只要参加了比赛,爸爸妈妈就买玩具给你。那天,他拿了两份玩具,一份是获得的冠军奖,一份是爸妈承诺的参与奖。
当我们以为,参加过一次比赛的宝贝,应该知道比赛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以后都不会害怕比赛啦。
然而,当他知道还要比赛时,只要我们一说,眼泪就来啦,口里说我不想比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正如文章所说:
孩子需要试错,大量,主动,频繁地试错,才能知道自己思维能力的边界,确信能够掌控自己的大脑,才能建立“大脑自信”。
因此,我们决定不再提“比赛”这个词,而是采用迂回战术。
这个迂回战术就是,我们让孩子爸每周和孩子下几盘棋。
因为爸爸的棋技比宝贝高,之前下过几盘,都被爸爸打败了。所以,每次让他和爸爸下的时候,他都说“不”,但是却要和妈妈和奶奶下。(妈妈和奶奶其实不会下棋)所以,根本原因就是他怕输给爸爸。
同时,爸爸要控制输赢。故意让他赢,告诉他其实爸爸也没有那么厉害,所以没有什么好怕的。再一盘,就要让他输,告诉他输在哪里了,下次注意,再赢回来。
这个战术已经执行了两个星期了,虽然说宝贝还是怕输,但是至少,让他和爸爸比赛,已经从开始的抗拒比赛,到现在的乐意接受挑战。
宝贝,虽然你有一颗玻璃心,但是我们不想只保护它,而是想打磨它,最后让它成为钻石。因为人生很长,快乐的,悲伤的,痛苦的,愉悦的,我都希望你经历。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人生吃点苦头不算什么?
前几天,朋友家的男孩来家里玩,喜欢我家宝贝哥哥,两个人像动画片那样“打打杀杀”,可能那个男孩无法分辨真打和假打,有几次,直接拿玩具打到宝贝的头上,太疼了,他当场就哭着找我。
我对宝贝说:“宝贝,是不是很痛啊。”他点点头,委屈的抱着我哭。
接着我说:“虽然很痛,但是我相信小弟弟应该是不知道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我希望下次,他还打疼你的时候,你不是哭着找妈妈,而是忍着痛很严肃的告诉小弟弟,他这样做你很生气,而且真的很痛,再这样我不想和你玩了。如果他还打你,你就打回去,如果还有下次,你就告诉他的爸爸妈妈。”
可能我讲的有点跑题了,或许我的做法也不太对,但是,我想让宝贝明白,对待与自己同龄人之间的冲突,要学会自己解决,实在是自己无法再求助他人。
听过这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给你负重前行。
宝贝,我们也希望你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但是,人生从来不可能只有顺利没有磨难。我们愿意做你前行的坚强后盾,更希望你有抗压抗打的臂膀。
最后,引用那边文章末尾引用的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自己孩子的毕业典礼的致辞,给宝贝和家长共勉。
在未来的岁月里,
当你偶尔遭遇失败时,
希望你的对手会因为你的失败而幸灾乐祸,
如此你才能意识到有风度的竞争精神的重要性。
希望你会被别人忽视,
这样你才能意识到倾听别人的重要性,
同时希望你有足够的同情心去学习同情。
......
不论我愿意不愿意,
这些迟早都会发生。
而你是否从中受益,
取决于你能否参透人生苦难所带来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