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19-《动机心理学》9-2021.12.3周三
【原文】年幼时,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在因素的驱使(如奖励和惩罚),但成年后,人们更多受内在动机的影响,人们究竟是如何变得更加受内在动机激励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似乎是内化。即个体将外部社会规则要求转化为内部的、个人认可的价值观的过程。例如,小孩可能为了让父母感到自豪而去学骑自行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可能会累化这种自豪感,最终会纯粹出于享受而骑自行车。内化是人们将先前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手段。p62
【转述】人类任何技能、学识和认知都是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了自主意识后慢慢的产生了不同的拥有同一技能群体,比如有学生喜欢数学,有学生喜欢语文,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科目都很重要。而产生偏科的原因,就可能是这个科目在他身上产生了内化作用。
【经验】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是选择孩子喜欢的,每一种存在的技能都让他去尝试一遍,还是尝试三五个之后,让孩子选择一门相对感兴趣的坚持学下去。
很多孩子在开始会有兴趣,但是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这时候会用我不擅长或我不感兴趣作为借口,甚至说是为爸妈学的,这时候的父母该如何去和孩子沟通呢?
比如女孩刚开始弹古筝很喜欢,慢慢的要考级,大量练习,她渐渐不喜欢这个占用她玩的时间的乐器了,甚至害怕去选其他任何的兴趣班。
这种情况下,家长们最先要去明白,孩子不想学的动机是什么?因为孩子不知道坚持下来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大人是看得明白的,如果再跟孩子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先缓一缓,但是不要轻易放弃学习这门乐器,不然就会让孩子觉得:哦,原来我只要不会做的事都可以放弃的。
【行动】动机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本源。当我再次陷入死胡同时,我会问自己,这段时间你想做某件事的最大动机是什么或是出于什么动机去做某件事儿?
我不清晰这个动机是不是我真实的需求,但又不能不做,所以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写成文字发表出去,再去找有这个答案的人请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