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远去的记忆

远去的记忆

作者: 梅雨中 | 来源:发表于2017-02-06 20:49 被阅读0次
远去的记忆

回顾过去,着眼当下,我们内心无比渴望创新想要改变旧俗,能简化生活中的一切繁琐,却又无比怀想传统的仪式性,渴盼一份规范所带来的归属感,还原家的原生态。

年龄一天天变大,以前努力想摆脱想改变的东西,现在竟开始逐渐接纳、认同并维护起来,也许真的开始老了!

                                          一

每年一进入腊月,我觉得气氛就和往日不一样起来,有些沉重,有些神秘。父母的神色,生活的节奏似乎都有了变化。年的到来庄重得有如宗教仪式。

                                           1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应该是“腊八节”。据说是后人不忘释迦牟尼修行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于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别人家是否吃粥我不知道。打我记事起,每年腊八这天我家不煮粥,我家做馓饭。

馓饭应该是兰州的一种特色食物吧。人们常吃的是玉米馓饭。在烧开的水中边撒入上好新鲜的玉米面(或其他杂粮)边不停搅动以防粘锅。待面结成团,用筷子捞起不易下坠就算好了。盛入碗中就着土豆丝,青椒茄子吃,别有一番风味。在吃的路上人类的智慧是无穷尽的。有时候他们会先将玉米面拿开水烫至八分熟,然后将它盛在锅铲上,用筷子拔成一长条一长条的下到煮了沙沙的土豆块的锅里,待熟后加入盐,猪油,最后以葱花炝锅,则成了另一种吃食一一抄疙瘩。配以辣炒熟菜(一种用盐、花椒腌制的略咸微麻的大白菜),很有地方特色,是老人们津津乐道的传统吃食。

我从小不爱吃杂粮,若做了玉米面馓饭或抄疙瘩,我要么吃馒头,要么饿着。现在想想,日前市场上杂粮明显高于精粮的价格就足以证明它在食物中的健康地位与营养价值。当年的挑食显得多么不懂事理啊!

不吃杂粮馓饭我们吃什么呢?大米馓饭。将白面慢慢撒入煮熟的大米粥里,待结成团状时,放入适量盐,调入炒好的肉臊子。吃时佐以母亲拿手的香辣土豆丝和醋溜茄子,自家腌制的小咸菜,堪称美味,算是腊八粥的一种改良后的替代品。不过,一次和外地朋友谈起这一吃法,她笑称我们这是吃浆糊还吃出了花样。瞧,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地域歧视,人身伤害啊!

远去的记忆

                                           2

吃过腊八饭,很快就开始杀猪宰羊了。

小时候每年家里都会养头大肥猪,杀猪要请来杀猪匠和亲邻帮忙。在吱哇乱叫的哀鸣中,几个壮汉将矮胖的猪摁倒在矮墙或条凳上,杀猪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很快哀鸣声止。血流在了事先放好的盆里,被浸成血豆腐,将用大葱炒了奉给杀猪的众人。褪了毛的猪赤条条地挂在木头支架被上去除内脏,分解成一块块。父母将会在晚上给它们安排各自的去处:这块给七大姨,那块给八大姑,剩下的才是过年留给自个儿的用来烹饪美餐。

杀好的猪脖颈那一圈大概五指宽的肉是最先被送到厨房由女人们炒白菜,炒土豆来款待杀猪匠的。我至今好奇为什么每年杀猪后招待杀猪匠的总是猪肉炖土豆,肉片炒白菜,大葱炒血豆腐,至多加上个豆芽炒粉条。似乎家家都如此,现在想来应该是当时物资匮乏的原因。

留在家里的猪肉一般会被做成传统的糟肉,扣肉,以及后来改进增加的麻辣肉,冬果肉,香菇肉。因是家养,主要喂以麦麸和煮土豆,这些肉也就格外好吃,尤其汁水,拌上米饭,实在令人唇齿留香。小时候我一口气能吃三四片,而现在,不知是肉不香了还是嘴变刁了,一片两片已达到饱和。平日里也绝不会再有惦记的念头。

最令我头疼的就是切臊子,切肉丝肉片。一脸盆的臊子,一脸盆的肉丝肉片即是年过得富足的保证,也是我手指红肿打出水泡的惨痛代价。稍不用心,说不定还会切到手指。好了,剩下的日子里再用不着干这些"技术活"了,简直是又痛又快啊!

远去的记忆

                                            3

对中国人来说,年,简直是个隆重的不能再隆重的节日了。出嫁的姑娘姑爷要上门,久未见面的亲戚朋友要走动,旧年的霉气、腐气要去除,家里怎能不彻底搞个卫生,做个清洁。如果能翻出里子用水洗一遍,用布抹一遍最好不过。

扫房,拆洗被褥,擦拭桌椅,清洁厨具⋯勤快的女人们每一个犄角旮旯都会不放过。用水多次淘洗,用鸡毛掸子拂拭,用扫帚一遍清遍扫,用抹布使着劲擦,仿佛以前的日子从未搞过卫生,就单等着在这腊月里见着天的洗洗涮涮直到年三十。累得女人们一个腊月下来,几乎个个手糙如砂纸,带着伤,见着血。可女人们的心却在窗明几净,散发着洗衣粉香味的屋子里,被褥上找到了归属感、成就感。

远去的记忆

                                          二

忙忙碌碌中,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一天我们有送灶王爷的习俗。因为已经杀了猪,所以这天下午母亲会早早的热上两个蒸肉,炒上几盘菜,再从每个盘子里夹出两筷子菜放入灶头的一个盘里供灶王爷享用。晚间还会在灶台前烧上几张黄纸和香烛供奉灶王爷,希望他老人家能在玉皇大帝那儿多说我家的好事,保佑我家明年能吃喝丰足。我曾到河口同学家玩,记得她家房厨房北面设有专门的灶王龛,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神像前燃有香烛,足见她家的虔诚更甚于我家。

如果运气好的话,碰到走街穿巷的货郎或商店柜台进了年货,小年这天我们还会吃到麦芽糖。晶亮,洁净的麦芽糖吃着甜甜的,粉渣直掉,有些黏牙,母亲说是让灶王爷甜甜地吃了,只言好事,不说是非。因为沾了灶王爷的光,所以我们小小的心里会多出对灶王爷的一份敬畏与感激。

                                          三

远去的记忆

除夕因在农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民间最为重视。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我家这一天是吃臊子面。

作为以面食为主的兰州,除了已经成为兰州的名片,令兰州人骄傲的行走各地甚至国外的牛肉面外,还有一种面食,吸引着游子的归心,那就是兰州臊子面。臊子面多为荤食,不过随着现代人素食观念的深入也有了素臊子。做法与荤臊子相近,只是少了肉而已。

不管是牛肉面,还是臊子面,讲究的都是纯手工制作。用心擀制的面条顺滑劲道,绝没有市场上售卖的那种机器味。臊子汤制作用料丰富:木耳,豆腐,胡萝卜,黄花菜均切成丁,翻炒后加入肉汤及炒好的肉臊子,再调入各种佐料,咸淡合适后打入蛋花,烹上香菜,蒜苗,韭黄末。红的,黄的,绿的,黑的,白的⋯不说香味诱人,光看颜色,绝对让人味口倍增。

年三十这天下午,母亲会早早擀好面,切成细面条,煮好后盛上香浓营养的臊子汤,佐以各种咸菜,调上醋,油泼辣子,三十的晚餐算是隆重登场。

不过,我从小不爱吃臊子面。不喜欢里面肥腻的肉臊子,不喜欢黄花菜独特的味道,总是喜欢菜拌着面吃,惹得母亲不高兴。母亲认为只有汤汤水水全吃了,来年才能有吃有喝。小小的一顿饭食中中就包含着了母亲对来年单纯而美好的愿望。

远去的记忆

年三十臊子面的面条和汤一定会做一大锅,必定会有剩余,母亲管这叫"年年有余"。一从腊月进入正月,家里的讲究就多了起来。要说吉利话呀,不许砸坏碗碟呀,要早起呀,不能懒呀⋯每套说辞背后似乎都会有看似有漏洞却又有让人不敢怀疑的理由。

吃罢臊子面我们换好过年的新衣服就由父亲带领浩浩荡荡去宗祠(我们称"家庙")烧纸祭奉先祖。家庙是由本族族亲共同集资修建。里面供奉有家神与几口寿棺。因为胆小,我从不敢靠近正殿,更别说透过门缝一观家神的圣颜了,所以至今不知究竟是何方神圣。不过因守庙的九老太爷去世,加上整体搬迁之故,现在的家庙破落的只留一些残砖破瓦,枯枝败叶让我辈子孙观瞻,但年三十父母和弟弟等等族人依然会前往烧纸祭祀,这既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寻根吧。

拜别先人后我们围坐桌前开始守岁。兜里揣着父母发的为数不多压岁钱,嘴里吃着瓜子糖果和凉菜,快快活活地看着春晚,我们小小的心里的填满了幸福和满足。

                                         四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新的一年的开始。这一整天我们是不外出的,要么给爷爷和本家长辈拜年,要么嬉笑玩闹,可以说是非常开心的。更开心的是母亲会炒满满一大桌子的菜由我们可劲儿吃,怕我们弄脏新衣,过年期间是不用我们干家务的,简直太幸福了!不过有的人家初一这天是讲究给舅舅拜年。而我家是初二去。

余下的时间似乎就是亲朋好友间拜年。你到我家来,我到你家去,来而不往非礼也。吃饭,喝酒,笑容满面地互相说吉祥话,祝福语,叙年景,聊家常,这是年的主要内容。

远去的记忆

记得有一年大家拜年流行送蛋卷。甜甜的,散发蛋香味的精致的小糕点在那个年代是多么稀罕的东西啊。袅袅的香气钻出可爱漂亮的包装盒诱惑的我们几乎夜不能寐。终于有一天我们趁父母外出,反复考量观察后,胆大包天的将粘蛋卷盒的胶带小心翼翼打开,从里取出一个蛋卷,用舌尖轻轻的你舔一下,我吮一口,很快一个蛋卷被我们分食殆尽。可唇齿间的香味是多么令人迷恋,欲罢不能啊。我们如扑火飞蛾,明知前方是错的深渊却依然忍不住执著妄为。于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不知什么时候盒子里竟然只剩下一个蛋卷了!这可怎么是好,当初想好的只看一看,闻一闻,最多尝一根的啊,现在?父母知道了肯定免不了是一顿皮肉之苦。绝境出人才,淘气如我们,聪明如我们,于是乎几个花卷被装进盒子,粘好胶带,恢复了完好如初的外观。掂一掂,发现不了什么蛛丝马迹,若不打开盖子,谁又会知道里面是何种内容呢?很快这盒奇特的蛋卷因年而流动到了亲朋好友家,只是不知道最后真正打开一瞻真容的会是哪个。会引来谁毛骨悚然的惊叫!

                                          五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携亲伴友出门赏灯、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

正月十五这天我们讲究跨火堆去除一年的晦气。用来跨火堆的柴草是这天一大早父亲上山打来的干透易燃的蒿草,大大一堆放在门前,郑重地让人底气十足。若谁家门前放的是稻草,一定会被人嗤笑懒惰的。而懒惰,对农民来讲,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晚饭过后,鞭炮齐鸣,家家门前的火堆渐次燃起,香浓的蒿草味伴着噼哩叭啦响声热烈的火光,欢喜了一张又一张笑脸。飞舞的火把连成一条火龙从山下一直盘旋至山顶,预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远去的记忆

跨完火堆就是去位于村头的庙里看灯会。

记得有一年元宵节村里的灯会举办的非常隆重。每家每户门口挂着大红灯笼,长龙似的街道两旁挂满了各种各样我们之前从没见过的灯笼:可爱的兔子灯,六角的宫灯,彩色的月亮灯⋯从村头一直蜿蜒盘旋至高高的庙前。庙前摆满了碗,碗里面是点燃的蜡烛,如闪亮的繁星,令人开心无比。我无意中发现有妇女端起碗灯头也不回就走,大家伙儿看见全当没看见,竟无一人阻止。于是,我也毫不客气地也拿起一个碗灯,直奔家中,希望能赢取母亲的一番夸赞。谁料换来的是母亲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原来那些端碗灯的多为已婚未孕女子,据说正月十五这天端了庙前的碗灯在神灵保佑下是会怀孕的,来年正月十五还要到庙里还愿。哪有姑娘家端碗灯的,难怪母亲生气,我只好灰溜溜地将碗灯重新送回庙前。

                                          六

农历二月初二,也是一个传统节日。传说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远去的记忆

老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腊月里要理好发精气神十足的迎接新年。而正月是不许理发的,因为农俗"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谁会为一撮毛发而干些危害亲人的事呢。"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剃头则预示新的一年精神焕发,诸事顺遂。所以这天的理发店虽然价格较平日贵了许多,依然人满为患,排队排到人心碎。

我们管二月二又叫豆子节。这天是炒各种豆子吃的。这天一吃过早饭,父亲便在院子里架起火盆,放上大铁锅,炒蚕豆,灰豆,黃豆,扁豆,种种豆香飘起时,我们将幸福于可以在衣兜裤兜揣满各类炒豆子,在教室内和小伙伴们一起晒各家的豆香,分享彼此的快乐,安逸的不要不要啊!

我最爱吃的是炒麻麦。这是将炒好的麻子与燕麦放至一起共同嚼食的零食。想想,麻子的油润配上燕麦的酥脆,该是何等美味啊!

二月二这天我们一定还会煮麦仁。年前宰杀的大猪头此时已变成腊味猪头,洗刷干净放到大铁锅中武火烧开,文火清炖直烂熟,然后捞出猪头,去骨留肉切成片状。再在煮过猪头的汤中放入经反复摔打已去了皮的小麦再煮至麦仁开花,加入花椒,大料,盐,葱花。盛入碗中,最后覆上切好的猪头肉,就可以酣畅淋漓的大快朵颐了。

远去的记忆

                                          七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1

清明节祭扫先人墓地,母亲会为我们准备"泼汤"(鸡蛋炒韭菜之类的供奉祖先的食物),纸钱香烛,烟酒。因为墓地离我们的住地较远,加之未有车可乘,所以一来一回往往会耗去大半日的时间,而第二天则会从小腿到胯部酸痛胀疼不已。因族亲众多,所以我们的集体祭祀队伍是很具规模的。按辈份一排排跪于墓前黑鸦鸦一片,庄严肃穆至极。不过现在我们是各家依次前行,不再复当年的胜景。

我们祭扫墓地也是有讲究的。例如,出嫁女子必须于清明节前两周扫墓,而儿子及未出嫁的女子则在清明节前一周扫墓。总之对待出了嫁和未出嫁的是不一般对待的。成了别人家的人是没资格再和娘家屋里的人平起落座的。难怪人们常说,出嫁妇人无家归。不过现世如此文明发展,这些讲究规矩都成了陈规陋习,我们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父辈姑侄于清明前一周扫墓祭奠先人了。

远去的记忆

                                              2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称之为"五月端阳"。

这天我们一醒来就会发现院墙边立着沾满露水散发阵阵药香的艾草,知道又是父亲早起采来作药用,父亲说这一天采艾草最合适不过,药效好,无虫害。

还未吃早饭我们就急不可耐地在手腕,脚踝甚至脖颈处带起了五色花线,母亲说带着这些花线走在山间草丛中蛇会绕道而行。不管有没有效果,对恐惧本能的抵触,我们带的就格外认真起来。带完花线我们又用别针或红绳在胸前带上由姨奶奶亲手缝制的荷包。红红的绸制荷包常常会引发小伙伴羡慕的眼神,我们也就益发骄傲的不行。

端午节这天许多地方讲究吃粽子。母亲不会包粽子,便为我们蒸年糕,做甜醅。让节日幸福浸泡在食物中发酵膨胀。

远去的记忆

                                                3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个瓜果节。这天夜晚趁月亮还未升起,母亲会在院子里摆上桌子,在上面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水果,其中月饼和嘎嘣脆甜的大红枣是绝对不能少的。母亲说是月亮娘娘尝过后我们才能吃。于是我们会待在屋里爬在门上透过门缝望向院中的桌子,渴望月亮娘娘能早点儿将清辉洒在供品上,更渴望能尽快吃到这些平日里不舍得买的美味水果。

                                              4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这天开始“进九”。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不知为什么,印象中我家似乎未过过这个节日,因此也就没什么记忆可追溯。

远去的记忆

懒婆娘的裹脚布般絮絮叨叨这么一大堆,怀古性的心思,见证的除了夜不能寐的恍惚外,更能说明的是外貌与心态的衰老配合默契,并蒂连理。

时光悠悠,日影渐斜。人若安好,便是晴天!

相关文章

  • 远去的记忆

    记忆中的美好,最数童年的乐趣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谋生的渠道越来越多,渐渐地,儿时的游乐场变成了种植场,走过的...

  • 远去的记忆

    我站在一株嫩草上看宁静的落日 同晚霞感受那份即将殆尽的美丽 略带着几分伤感 略带着几分无奈 揣一本希望之书 徜徉在...

  • 远去的记忆

    黄河,都说是九曲十八弯,缩放在课本里,她就演变成了汉字里的"几"。在"几"字横折弯勾的弯窝窝里,有一片肥沃的冲击平...

  • 远去的记忆

    过往在回忆里聚集 一遍又一遍 将所有重逢上演 只不过想把 记忆里花开的春暖 倔强地带到一个又一个 逝去了的和要去到...

  • 远去的记忆

    你相信心灵感应这种鬼东西吗?我是信了,从姥爷走的时候我开始信的。 他对我一直很疼爱很大方,唯一抠门的是,他走了这么...

  • 远去的记忆

    回顾过去,着眼当下,我们内心无比渴望创新想要改变旧俗,能简化生活中的一切繁琐,却又无比怀想传统的仪式性,渴盼一份规...

  • 远去的记忆

    这个端午节颇似小时候的那些端午节,哗啦啦的大雨一阵阵的下,打在屋檐上砸在地上。我被格外厉害的妈妈叫...

  • 远去的记忆

    今早读到这篇文章,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想起小时候天真快乐的记忆花絮。 庙会,社戏,每逢唱大戏,都会请回...

  • 远去的记忆……

    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格局融入现实中,不想告诉自己为了什么?矛盾在理性认知中,已经身心疲惫不想被打扰更不想懂得……...

  • 远去的记忆

    正月这几天阳光温柔,人仿佛还没有从过年的热闹中走出来。 下午,泡杯茶坐在阳台上的躺椅上,享受着阳光浴,思绪又回忆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去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bu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