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仲老师的名师工作室,纯属意外。想我这样平庸之辈,一直是坐在台子底下仰慕台上发言人的。
我坐在台下看着仲老师每次温婉的讲座,都会想到一句话“先生之学问,高山仰止。”每次担任教师资格证评委时候,我以评委身份坐在下面当学员,听她以总负责身份在上面有条不紊讲注意事项的时候,总是在想:一个教语文的人,思维怎么可以如此清晰。我会想到理工学的很好的人,学文章也会很好。有一次,我们去外县担任学科带头人的评委,我居然跟仲老师是一个组,她是组长,我是组员,紧张到我从头到尾都不敢说话,我唯恐自己的审判不够准确。
在教导处工作的时候,学校要求请仲老师到学校讲座,我硬生生不敢开这个口,内心觉得自己不够资格,怕遭受拒绝。还是副主任利索,三下五除二搞定。
我觉得我跟名师的距离很遥远,尤其是语文界大咖们的距离。我觉得自己的才学修养不够,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
今年的市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在我还没有搞明白的情况下,名师工作室就不存在了,我莫名其妙的从王老师的名师工作里消失了,学习的路就这样断了。参加仲老师的名师+研修共同体去撞撞大运吧。
幸运就这样降临在我身上,我在忐忑中接到了仲老师的电话,她跟我发了研修共同体的评审书,并交代我如何去盖章审核,然后成为核心成员,从头到尾,我都跟做梦似的。对于我的搞不清状况,她总是耐心指导。
研修共同体刚刚成立,我们要出去讲公开课,我主动请缨,她也立即答应,我们一起在寒冷的冬天完成了第一次送教,那天的我在讲台上可谓神采奕奕,并不是因为课讲得好,更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仲老师门下,十分傲娇,信心十足,底气满满,状态当然不一样。
回来时候,她跟我说把讲课的过程写下来,然后投稿。我每天早上7:00开始趴在电脑 跟前写到8:00整,写了整整三天,又是因为自卑心理作祟,不敢投稿。想着等一段时间沉淀,再把稿子修改,然后投稿。
最近,名师+共同体开始录课,在网上上传,我又主动承担了任务。仲老师依然耐心指导,给人以满满的力量。虽然课还没有成型,但是我有信心能够有一节出色的课。为了这节课,我们在网上进行的云研讨,仲老师邀请了语文界大咖王纲老师给我们点评指导,虽然没有近距离和王纲老师相处,可是我们也进行了网络研讨。我的内心激动加感动,感觉自己超级幸运。
跟着仲老师,学术层面上升到了很高层面,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台面上,见到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工作室的承担任务痛并快乐着,让人进步很快。
话说“则高而立,向宽而行。”在名师+研修体里面多承担任务,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