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一天, 感觉没什么重心。不断地重复着起床、吃饭、上班、午休、喂奶、上班和下班的节奏。关注使徒行者怎么一直没更新,每次打开腾讯视频,就一直更新到20集。不断地盯着翻译群有没有发布德语翻译的消息,有时跳出来个别信息,我在两难的矛盾里。既想着有稿子,可以多点收入,又可以不断提升我的德语,但是又讨厌那种被催稿的状态,公司暂时没什么事,睡得早点晚点都没有关系。
中午刚刚看过报刊文章公众号的一个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4206387/e8eb05f825b1ba42.jpg)
我感觉我就是那个教育机制下的少年,家里人从小到大把我照顾得很好,我从小也是个乖孩子,学习成绩好,听话,好学,就是那个时代的三好学生吧,家务都舍不得让我干,家里有什么难处都不会让我知道。我都是很多年后听母亲说那时煤炭国企面临改制,两人双双都下岗,没有出路,家里都出现过只剩十元钱的日子。后来因为爸爸遇见贵人,做点小买卖才把难关度过去了。总之我不管在学业还是生活上都是一帆风顺的。一直到德国留学那会,我都是安安稳稳上学,放假就回国潇洒,在那边最大的困难就是孤单,没有物质上的拮据。后来一毕业,就匆匆忙忙回国了。现在我妈还经常跟我说,没让我受苦,她颇为自豪地说。其实我想说,她不让我受的那些苦,我日后肯定也不会少受。记得在上大学期间,我有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到家里玩,我穿的那些衣服,很多一把手放兜里,就有百八十块钱,我爸还当着大家说,我闺女不看重钱。我现在真是180度大转弯,我为了淘宝的2元返现都不厌其烦地跟店主说。但是想想目前的情况,我觉得挺踏实的,起码依靠我自己的能力,赚得少也心安。但是很后悔的是,我很晚才意识到这一点,在我现在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之后,到我都35+了。我想到之前在德国宿舍一个印度邻居他给我说的话,那个印度邻居一到节假日就打工,学校成绩也可以,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他很善于和人打交道,就连最木讷的德国人他也能很好的交流。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那的生活很迷茫,他问我,如果我现在没钱了,我会怎么办,我说去打工啊。那他问,你为什么现在不去,我没回答。我觉得今天才算彻彻底底地想明白,人只要还有退路,就不会全力以赴的。其实说到底,也不能全怪父母,也许轮到我看孩子吃苦,我也不忍心,想替他做一些事。但是想想今天的自己,还有那篇文章,用我的代价换取孩子的独立与未来,也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