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858/31cb42f571743792.jpg)
半城山色半城荫,望尽层岚眼界深。
樵斧斫开疏影乱,渔榔敲碎月光沉。
春从句里分清致,水自潮中起亮音。
我欲重游端有意,故留此刻待花吟。
![](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858/6e289e9b854dfa2a.jpg)
冷蕊才将玉样裁,先春破晓傍墙隈。
不教蝶梦惊幽草,疑与莺声共落梅。
天女染成仙画去,冰绡叠就佛香来。
夜深巧著文夫子,斜倚阑干拨未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858/23b4fbf7b6bceef5.jpeg)
湖光山色两相宜,不著人烟景更奇。
黄石不惊云缥缈,绿萝犹显郁淋漓。
松筠冉冉寒生梦,桃李纷纷春漫枝。
闲步逸舒心性起,白墙黛瓦小桥诗。
Ps:格律诗因何而生?其初心是为了避免用字声调失谐而引起的语音病态。这四种基础的平仄格式就是前人归纳的音调形式。
虽然这个归纳不能尽善尽美,所以难免会产生出律的诗,为了合律,"拗救"一词就应运而生。拗救说白了就是对不合格律之句的一种补救,在此我保留意见。
所以格律其实就是一个框框,一旦你适应了这个框框,就会自然而然地避开那些容易出错的音节,汉字那么多是吧?
再说说律诗吧。律诗有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末两句为“尾联”。
律诗的颌联和颈联要求对仗,颔联可以放宽一点,至少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是出律。而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其中不论哪一联都要求对仗,所以难度要高一些。
对仗有工对和宽对,还有错综对、流水对,这些百度可查,初学者当然要求工对做起。如果你写得不对仗的话,就不能称为律诗,只能称为七古了。
大多数人感觉律诗的对仗有难度,对仗当然最能检验作者的文字功力。简单地说对仗就是要求上下句子的词性和句子结构应当一致。
比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方位对方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还要尽量避免中间二联的句式缺少节奏上的变化,对仗忌"合掌",即两句表达的内容相似。
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逃不脱格律诗的架构,那就是“起承转合”。当然你也可以熟能生巧之后再寻求突破,别出心裁一番令人刮目相看。
格律诗就这四种格式,只要你细心揣摩会发现有规律可寻,平平仄仄交错排列,无需死记硬背,练习多了自然就会领悟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