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朋友圈都在转发2001年以前未分配的师范生可以分配的消息。
是的,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
我一直都很关心这件事。
1998年,我们这群懵懂无知的农村孩子走进那座江滨小城,走进那号称教师摇篮的师范学校。当时的心情,满心茫然而却又心怀希冀,陌生的环境里我们跌跌撞撞,笃信在这三年里,我们会收获知识,也会收获一份确定的工作——人民教师。没人会预料到,三年后的我们,依然是茫然无助。
十六年过去了,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当初是从什么渠道得知不分配工作的事情,只记得被学校告知两个选择,要么毕业,要么继续求学,中专学历大低,大专学历才有可能分配工作。
多数人选择了读大专,个别同学毕业回家。不分配工作,就做能胜任的工作,赖以生存。
2003年,大专毕业,依然不分配。
家就在那里,我们却回不去了。不分配工作,农村就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十多年的时间里,同学们漂在天南海北,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结婚生子,异地为家。
从2016年开始,未分配的师范生开始信访,解决不了就越级上访,中间传闻有同学因闹访被拘留、被殴打,过程不可谓不艰辛。
很多人接访的人质问我们当年干什么去了,过了这么多年才来找。
当年,若不是迫于家庭经济压力,中考成绩数一数二的我们又何必弃高中而读中师,不过是为了一份所谓稳定而体面的“体制内”的工作。而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以及我们依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他们一辈子都是听政府的。“上访才能有工作、才能解决问题”这样的逻辑,又怎么是一辈子都听话的父辈以及初入社会的我们所能理解、所掌控的呢?
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体制内的人,质问受害人迟迟不报案,你们的三观在哪?
如今,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一点曙光,回当地报名登记,结果如何,犹未可知。
可是,即使可以分配,我们的人生轨道还能回到原来吗?在外地结婚生子的,又有几人能抛家弃子回来?还有那个辗转奔波、意外离世的同学,如果当年......
迟到的正义非正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