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少颖,怎么是她?此刻的我静静的站在那里,没想到隔了这么多年还能遇到,看着她旁边的娃娃,很可爱,眼神眉宇间和她很相似,一时之间我忘记了一切,我也没有和她打招呼,因为我没想到此刻能相遇,看他的模样还在回想,我猜想他肯定没有认出来我来,如果真是这样,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当然,也没有什么坏事可说,只是记不起来,也就不会有另一段过往!
故乡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势平原,很多姓氏来源,据老一辈说,战争后搬迁过来的人,村庄的名字也以搬过来的一群人的姓氏命名,譬如我出生的地方,是一群“高”姓人士搬迁过来的,所以我们那个村子的人,几乎98%以上的人都姓高!
我们村分东村和西村一说,东村的人员过多,慢慢的发展到西村,家乡人喜欢用东头和西头来叙述东边和西边。在西头的一片住户里,靠近小河边有一户人家,不久前办喜事,儿子结婚,门前的喜字和红灯笼还在门头上面高高挂着。
这户人家靠近小河边,门口一条大路直接通到村东头,有一位妇女抱着个孩子在路上走着,路过的行人向他打招呼,玉他妈,去干什么去啊?中年妇女,回应到,去娃他爷爷奶奶那里坐一下,说着笑呵呵的,直奔小河边的那一户人家,走到跟前也不敲门,直接推门而进,这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一间正房,两间西房,院子里有一棵桐树,高有三四米,在西房南边有一棵柿子树,此刻柿子树上挂满了青涩的柿子,院子里散养着到处跑的鸡,院子南边有一个牛棚,里面关了一头牛,看到此刻有人开门进来,牛也往这边看了一下。
此刻正房前有个小板凳,板凳上坐着一个女人,年龄20多岁左右,上身穿着一件红色的妮大褂子,下身穿的古铜色裤子,脚穿一双凉鞋(凉鞋:那个时候的凉鞋是布鞋,是自己手工做的,不是市面上的塑料凉鞋,带鎃),肤色的袜子,抱着一盆瓜子,坐在那里一边看着小鸡,一边嗑着瓜子,此时看到中年妇女开门进来,吆喝了一声,嫂子来啦,快来这边做,说着就又从屋里拿出来一个竹椅凳,用手拍了拍上面的尘,示意中年妇女坐下,等中间妇女坐下,随手从中年妇女怀里接过孩子,来,让我抱抱!
中年妇女坐了下来,就问道, 秀:娃他爷爷奶奶是不是去地里了?秀:回了一声,嗯,是的!晨呢?秀说:东头有人盖房子,晨去帮忙了!(那个时代人取名字和喊名字是不一样的,喜欢叫姓氏或名字中的其中一个字,比如秀,全名季香秀,她的男人,叫高心晨,男人的名字中间那个字是代表辈分族谱!为方便阅读这里不喊全名,以单字代替!)
秀抱着孩子,孩子一点也不哭。嫂子,娃多大了?中年妇女说,14个月了,小名叫“玉”。看着玉乖乖的模样,小脸白白净净的,一口小乳牙,秀是越看越喜欢,抱着上去亲了一下。中年妇女看秀很喜欢小孩,也和她聊了起来,秀说我娘家那边抓计划生育抓的越来越严重,凡是超生的要么罚款,要么抓走,做结扎(70~80年代提倡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凡是超生的,发现要么罚款,要么做节育措施,譬如上环,男性也有做结扎的,但是又控制不住生孩子,那时候农村人文化底层低,没有什么避孕措施,所以很多人是偷偷的生,生下来后被发现,就偷偷的躲起来,而且重男轻女现象很严重),想想都怕,这不,前段时间,我二姑生了一个女娃,刚出月子,就抱给庄里(庄里:村里)生的孩子少的人代养。
看着玉乖乖的模样,秀说,要乖乖的哦,长大给你说媳妇儿,中年妇女也笑了笑,那感情好,娃以后媳妇就包给你了!在怀里的玉,还不会说话,伸着小手,咿咿呀呀的。
季香秀,就是刚嫁到这个村里的媳妇,家离这个村有40多里地。
女孩子到了18岁,家里的父母就开始张罗着说婆家,媒人上门,带上小伙子提着礼,媒婆两头说,双方见了面都没什么意见的话,这事基本算成了。通常是还不到婚姻年龄,先张罗结婚,农村人办喜事,有钱的大张旗鼓一点,八抬大轿(实际是二人抬轿),后面跟着敲锣打鼓的,讲究的是热闹气氛。没钱的就像走亲戚一样就直接去男方家里了(还有一种是换婚,后续其他软文里有体现说明,这里不表)。到了一定年龄才去乡里办结婚登记手续,到那时娃都快生出来了,那个年代家里都穷,多个人多张嘴,张嘴就要吃饭,生女孩,家里没劳力,长大了都要嫁人,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怎么算都亏本,所以重男轻女,是很普遍的!
两人切(切,聊天,说话)了一会儿,中年妇女把孩子接过来,抱在自己怀里。对秀说:我先回去了,前段时间洗的线,还在院子里晾着,我回去收一下,等有空你也过来,我教你织布,做鞋。秀回应到,嗯,谢谢嫂子!说着,中年妇女抱起孩子,就往门口走去,秀也起身相送!
顺着门口的大路一直往东走,行至2公里左右,有一个长条形水沟,水沟上,两棵杨树架在上面,充当桥面,过了桥,迎面是一间土房,房子不大,四周用篱笆拦着,一个简易的院子,院子里的篱笆上晾晒着,用棉花做的线,五颜六色的,应该是经过漂染了,房子后面有两棵枣树,接着桥旁边有一棵大柳树,中年妇女,从窗户下面摸出钥匙,打开房门,把怀里的小孩,放在木床上,然后轻轻的走了出去,把院子里的棉线,全部收了起来,抱回屋里。
屋子里有一张大桌子,把棉线放在桌子上,用两根木板拼凑的一个长条台,长长的台子上摆放着日用物品,有茶壶,也有小孩用的奶嘴,照亮用的煤油灯,还有一些生活日用品,紧挨着木床旁边,有一架纺线车(老式木质防线用的),这就是这个中年妇女的家,不能用穷来形容,一贫如洗,就这样一贫如洗的地方,是我的出生地!土房,木床,照亮用的煤油灯。这个实际年龄20多岁,看着有30岁的中年妇女,就是我的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