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创新年会第1天,我已经感觉脑容量不够用了。 这是一场教育头脑风暴,16位校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不同的高度聊学校、聊老师、聊学生熬煮一锅教育的石头汤。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42478/de74ed719dc88bb4.jpg)
16位校长在阐述16种理念,看似不同,但是表达了一种趋同的信念---人的发展。无论是内心强大的屈校长用充满磨难的生命故事所托起的学校发展密码,还是幽默风趣的卢校长对学校“关系学”的解读,或是优雅大气的李蓓校长对教师成长的搭台助力,都在诠释着教育的信念,这种信念美好而坚韧。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42478/50692cdf67536bc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42478/3646ec24d82af869.jpg)
最受触动的是期中三位校长的演讲。
第一位是第一个出场的屈惠华校长。有这样一句话:任何台子上,第一个出场的人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很有压力,另一种是让后面的人很有压力。所以对于第一个出场的人,我跟敬佩她的勇气。事实证明,屈校长是第二种。屈校长来自呼和浩特,整个人看上去就有一种来自大草原的豁达之美。可是这种美的背后,或者说这种豁达的背后却是疾病的磨难。两次抗癌的经历练就了屈校长强大的内心,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于是她用她的大刀阔斧,她用她的一片赤诚把教育做得美好,坚韧的生命力延展出了美好的教育初心。
第二位是钱志龙校长。虽然他现在已经不是校长,但是他站在了离教育最近的地方,十几个国家成百上千个学校的深度调研,他提出了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钱校长打着耳钉,穿着随意,偶尔还有一点点痞气,完全不是一个传统教师眼中的好学生,但是这位曾经被包容北大的学霸,现在却不敢做一张初一的试卷,当我们发现辛苦付出了十几二十年之后,所学的东西一点点蒸发掉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孩子天生爱学习,却不喜欢受教育?所以变革学习生态,提出有效学习的六个要素:意义(传统意义到价值意义)、兴趣(统一目标到个性目标)、方法(学习中心的转移)、实践(项目式学习到始于问题的学习)、伙伴(个人卷面的成绩转化为协作项目成就)、反馈(总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包容教育的多元化,变革教育的传统观念。钱校长怀着一颗美好的教育初心,坚守着坚韧的教育信念。
第三位是李校长。他的发言引发了下午场的高潮,这是艾瑞德的高光时刻。内容并不陌生,或者可以说听了好多遍。与其他校长条理性框架式理论型的表达不同的是:艾瑞德的表达最柔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一张张熟悉的照片,另在场的我热泪盈眶。在异乡这样一场高规格的教育盛会上听李校长如数家珍的讲述,一行30人集体亮相,会场上阵阵的掌声和高举的手机让骄傲感和自豪感顷刻爆棚。无以表达,唯有满含热泪。李校长用美好的故事书写着艾瑞德人坚韧的信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42478/29a848db6e314e4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42478/7e2e9b9e82bee969.jpg)
引用张祖庆老师分享的一句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使命。使命使然,躬身前行。教育因美而好,信念因坚守而坚韧。我骄傲,我是艾瑞德人,我幸运,我是教育的践行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