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当班主任,一腔热血,伤痕累累。语文成绩不好,班级管理问题多,领导和家长的评价也不好。
2013年,开始写作,记录班级管理,重点寻找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才能让学生把作业在10秒钟内收全,如何才能让学生把作业都记准,如何才能让学生不拿手机到学校,怎样才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这些具体的方法,让我走出了工作困境。
2016年,继续写作,开始明白了很多理念。班级管理,本质是根据人性管人。好的班主任,是同时带两个班,一个是家长班,一个是学生班。班主任,要优先培养班干部。语文看的书,也开始有意识的看《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这些理念的思考,极大开拓了我的视野,他们是可以迁移使用的大概念,可以很好地举一反三。比如,语文老师进行了课堂表演,这是满足学生的形象思维,物理老师可以做实验,美术老师可以写生,政治老师可以排情景剧。相比于具体的方法,这种形而上的概念,可以对具体方法形成降维打击。
形而下是现实的需求,形而上是最终的追求。每个老师,或早或晚,都会跟自己要一个答案。但是走着走着,很多人就散了。他们的关注领域越来越多,他们从专业领域走出去,开始关注家庭,乐趣,关系,财富,健康。追求形而上,需要内心坚定的志向,需要专业的指导,也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这像是一个长跑,什么时候跑都行,终点就在那里,但是很多人跑着跑着就跑了。
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