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太阳表虚证

太阳表虚证

作者: 温镇诊所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13:38 被阅读0次

许某,男,35岁,工人。因劳动过剧,内蓄郁热,新寒外束,病初自觉发热恶寒,头痛,心烦热,体痛,有时汗出,口干舌燥,面红耳赤,脉象紧而数。曾服辛凉解表剂,加味银翘散,汗未出病不解,而寒热加剧。

辨证:表邪未解,内有郁热。

治则:散表邪,宣郁热

方药:桂枝二越婢一汤与麻杏石甘汤合方

    :生石膏15g,连翘12g,白芍10g,麻黄8g,生姜6g,甘草6g,桂枝5g。 服药2剂后,遍身蒸蒸汗出,发热恶寒已解,身觉轻松,头已不痛,惟心中仍然觉烦热,身倦食少。后以清热和胃疏解之品,连进2剂,诸症霍然而解。(邢锡波,邢锡波医案集.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 ——桂枝二越婢一汤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各家论述 《金镜内台方议》:此汤亦即桂枝麻黄各半汤中减杏仁加石膏也,杏仁能发汗,去之;石膏能去虚热,故加之。

《古方选注》:桂枝二越脾一汤,治脉微无阳。无阳者,阳分亡津之剂,故于桂枝汤照原方用四分之二以和阳,越脾汤照原方用四分之一以行阴。行阴者,发越脾气而行冒中之津,俾阳和津生而脉复,因其病在阳,故有阳用二、阴用一之殊。

《伤寒贯珠集》:本无热证而加石膏者,以其人无阳,津液不足,不胜桂枝之任,故加甘寒于内,少变辛温之性,且滋津液之用。而其方制之小,示微发于不发之中。 ——麻杏石甘汤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伤寒论》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各家论述 《医学衷中参西录》:用麻黄协杏仁以定喘,伍以石膏以退热,热退其汗自止也。复加甘草者,取其甘缓之性,能调和麻黄、石膏,使其凉热之方溶和无间,以相助成功,是以奏效甚捷也。

《伤寒论讲义》: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石膏用量多于麻黄一倍,借以鉴制麻黄辛温之性而转为辛凉清热之用;杏仁宣降肺气,协同麻黄以治喘;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相关文章

  • 太阳表虚证

    许某,男,35岁,工人。因劳动过剧,内蓄郁热,新寒外束,病初自觉发热恶寒,头痛,心烦热,体痛,有时汗出,口干舌燥,...

  • 伤寒论六经证治捷要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有经腑之分:太阳经证,即太阳表证,有虚有实。表虚治以辛温解肌,调和营卫,桂枝汤...

  • 随笔(二五八)

    “桂枝汤”加味治疗杂病汗出 我们知道桂枝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但不限于外感表虚证,在杂病中见有表虚证者...

  • 《伤寒论》——桂枝汤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

  • 咳嗽的六经辨治

    一、太阳病 1、表实证,麻黄汤 2、表虚证,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3、汗出不显,遇风而咳,三拗汤或止嗽散 4、兼有湿者...

  • 对照的经方

    1、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桂枝汤,实际是脾虚人的感冒,方中的姜枣养脾胃,滋源营卫出于中焦,也算是粮草先行的思想;太阳伤寒...

  • 浅谈感冒的治疗

    伤风感冒了,风邪入肌理。脏腑辨证叫「风邪犯肺」,六经辨证叫「太阳中风」,八纲辨证叫「表虚」,病因辨证叫「风证」,...

  • 伤寒论笔记:太阳病篇

    太阳病,多发生在外感疾病初期,主证为发热,畏寒恶风,头项痛,脉浮等表证,也称太阳经证。若表邪不解,而内传膀...

  • 风寒表虚证,兼有郁热

    张××,女,30岁,醴陵市人。头痛、寒热、汗出、呕逆、口微渴。 诊脉浮弱显数,舌体舌苔无甚变化。大便不结硬,小便间...

  • 伤寒43

    石山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本条论述太阳病下后表不解兼喘的证治。 本条下后,表证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阳表虚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jb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