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武志红老师的文章才知道,愤怒也分好坏的。
当你对一个人产生了愤怒,你将愤怒向这个人表达,这不会让事情更糟糕,反而会让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种愤怒就是好的。
当你产生愤怒时,不敢向对方表达,却把愤怒转嫁到另外的人身上,这会将事情搞得更糟糕。这就是坏的愤怒。
这样看来,“发怒是无能的表现”这句话也不全对哦!准确的说,把愤怒转嫁到另一个人身上,这种愤怒才是无能的表现。
有些人,在外面表现得温文尔雅,从来不发火的样子,可是回到家里,却经常无端端对家人大光其火。这样的人无论在外面多么“成功”,其整体上也是无能的。
愤怒是好还是坏,要看你针对谁。能够直面引起自己愤怒的人,并将自己的愤怒及时、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其实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能够这样做的人,是有力量活出了自己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人。
为什么会有坏的愤怒产生?
说到底,都是因为内心的恐惧。
想一想,当你不敢对惹怒你的人表示愤怒时,你在恐惧什么呢?
找出了自己真正恐惧的原因,才能看清事实的真相,才有勇气去面对它。当你有勇气面对内心的恐惧时,也许你就有勇气直面惹你愤怒的人了,也许你就能适当地向对方表达你的愤怒了。武老师说,当你能够将愤怒及时正确地表达出来,对你们的关系会是一个大的改进作用。最起码,你让对方知道了,你是就事论事,而且,你不会一直忍让,你也有自己的底线。及时表达出来了,以后的相处可能会更加简单一些。
可是,如果总是将愤怒压在心里,压得多了,这些情绪总要有一个出口。要么将愤怒转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迁怒”于他人,这会让旁人和被迁怒的人感觉莫名其妙,而且觉得对方很没道理;要么找亲近的人倾诉,但是人家为什么要做你的情绪垃圾桶呢?要么一直压抑着,然后开始攻击自己的身体,许多疾病就是这样来的。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找出自己被激怒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因为用ABC原理可以得知,同一件事,有的人觉得愤怒,有的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说明问题不在事件本身,而是在面对这件事的人对它的看法。
为什么会产生愤怒?多数与以前尤其是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例如,如果你一听到别人批评就觉得全身都不爽,那一定是你小时候听了太多的批评。尤其是那些小时候听到了批评和打击不敢反抗的孩子,大了就更加不能听批评。有些人对别人一点小小的指正都受不了。
现在产生的愤怒,通常是对内心深处的“父母”以前行为的反应,以前不敢愤怒,现在长大了,有力量、有资源了,就可以愤怒了。
如果能够看清这一点,常常带着审视的目光看待自己的愤怒,深入挖掘其中的原因,想通之后,你的愤怒就会越来越少了,因为那意味着你与内在“父母”和解了(这里所说的“父母”不一定是真正的父母,也可能是某些长辈,或者老师,或者曾经深深地伤害过你的人)。
现在,你的愤怒还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