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看书,不是工作有多忙,只是好像变得现实了一点,觉得那个虚无缥缈的灵魂世界到底能对自己的现实有多大的帮助,还不如去学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来的有用。写完这段话,我意识到,我好像变得越来越功利和现实了,这比读无用书的虚无可怕得太多了。
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想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不管这种仪式感的意义对别人是否有任何程度的影响,我们在这方面自私无比,执拗无比,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但是这样的交代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呢?我们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指标来标识呢?
你读过几本书,去过多少地方,见过多大的世面;你现在工资多少,明年工资多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又会是多少;你谈过几场恋爱,磨合出什么样的伴侣指标;你的事业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将来又会如何发展,为此你又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对于你计划好和没有计划好的转变你又打算做多大程度上的付出和牺牲;这些是不是都是我们所追求的仪式感和指标呢?是不是生活靠着这样的清晰明了可计量的指标去界定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和已然取得的成就就会感觉更爽一点?
我想是的,我们都是要成长,都是在一点一点慢慢远离自己最初的样子,变成我们想成为的样子,至少这是我们的美好的预设,至于预设的时间过后现实是一番什么鬼样子,那是选择、机遇、努力程度、运气等等因素加之的结果,生米成熟饭的时候,只能选择吃,由不得你了。
我们是否能清楚地看见过去的痕迹?我常常回想自己昨天做了什么,上周做了什么,上个月做了什么,去年做了什么,我发现我什么都想不起来,这种感觉特别无力,而这种无力的感觉自然而然就会生出“我根本什么都没做",“我一点进步都没有”,“我只是在混时间而已”,“我居然对自己都这样不负责任”这样的自我怀疑,然后是"我居然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还以为自己很年轻么?!”这样的悔恨和自我否定。这是个致命的圈套,因为“悔恨”会否定掉你以前做过的一切,会影响你以后的选择和判断,而且带着"悔恨"去生活想要不被影响基本是不可能的事,不管你给自己内心的自我定位多么强大。
所以,我记录。
我记录我做过的几乎一切事情,单纯靠记忆解决不了的事情,我都记录下来,好的事情要能在翻看过去的时候一下子想起来,能笑一下,坏的事情既然本身就记不住,那干脆就让它们永远消失。这种流水账式的记录有多大的意义呢?我跟你讲,没有多大意义,你就是每年十几个本子写下去,几十只笔用完丢掉,你写出来的也不是《战争与和平》、《追忆似水年华》,但是你能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和自己交谈,你呈现出你所有的坦诚,你讲出你所有的心里话,你发泄出你所有对于生活的焦虑,你不至于抑郁,不至于思虑"人之为人所为何事",不至于积郁出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你除了朋友之外又多了一个最懂你的私交,而且为之心安,为之庆幸,因为他永远都不会伤害和背叛你。
对我来说,这是记录的最大意义。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这样做的其他好处就是帮助学习、避免忘事儿和让你记住犯过的错,绝不犯第二次。当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这样做的坏处就是每次出门都带着好几个书一样的本子和一堆笔,着实很沉,好在它们便宜得很,淘宝上物美价廉,才十几块钱一个。
当然,用这样的方式,我只是记录下过去,至于它们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可能每个人都会避免不了"以自身的角度看自身"这种局限性。那么又怎么样呢?我们谁都界定不了到底要经过多长时间这样的"痕迹”才能清晰到我们自己都看得真真切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什么都没有做,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过去都可以简简单单一笔购销,想要改变我们自己生活的任何一部分,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代价都是大到需要我们去慎重考虑。
卸掉对自己的自我怀疑和对"逝去的时光"的悔恨,虽然说起来轻巧,但是做起来千般不易,最不济,我们也不至于惨到破罐破摔不是?否则剩下的一百多年,我们怎么活呢?
至于实用主义怎么向前看,怎么学习,怎么让自己成长,这是更大的课题,我还没有学会,我整整两个月没看书研究这个实用主义的问题还是没有完全研究明白。当然了,打怪还要晋级呢,这么严肃的问题花两个月就能想明白的话,结果也让人担忧啊。
重新开始看书,也祝朋友们各自打怪顺利。
三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