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错的一本书,文字流畅简洁,能与人产生共鸣,足以说明真实性和作者的功底。
如果不是认真细致的观察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细节,如果不是通过社会的环境和人物个性的良好融合,是很难写出温情细腻又极具理性的文字。
看的时候,最大的感触是场景特别熟悉。
在我们家,我的姥姥,妈妈都会和我讲她们的童年青少年的故事,而她们的故事和文中很多时候相似的。这让我觉得很有趣,没想到跨越国界的母女之爱,都是桎梏和港湾的融合体。
每个母亲,携带着时代的记忆,受限于时代的认知,会努力把自己最好的都给女儿,做一切她们认为会让女儿幸福的事儿。
人在炉边,怎么会感受不到温暖。
就像我,已经三十多岁了,生病后妈妈还会把我抱起来,说“看我的宝贝病瘦了没有。”
我的妈妈也是个很优秀努力,充满爱心的妈妈。
和文中一样,在我青春期担心我早恋,发育早怕我受欺负,时刻提醒我和所有男性保持距离,保护自己。
我读高中后,妈妈为了养活我,同样一个人凌晨两三点到家,早上九十点就要去采购,下午四点不到就出摊做烧烤和油炸食品。
她不足110斤的体格,一个人搬桌子椅子三星煤炉子,但是她从来不让我吃一口剩菜剩饭,我吃了她会伤心。
等我相亲时,每个人我还没见,我妈先把关,很遗憾的是,我妈没看上,所以一部分相亲我压根没见过对方,哈哈。
直到结婚,她和我爸都很满意我现任丈夫,觉得他品性好,婆婆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即觉得满意,和文中所写一样,即觉得对方的彬彬有礼让她骄傲,又担心被看不起。所以有时候我老公的傲慢也会伤到她,虽然他对谁都那样。
我的外婆是阿兹海默症离世的,曾经看过一部短剧,以阿兹海默症为第一人称去感受世界。
她只能看到人在说话,却不懂在说什么,记忆断裂,不记得前一秒自己在做什么,苦恼挫败还有孤独侵蚀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灵。
看到的时候,挺心疼。因为那个时候外婆已经离开我们几年了,没想到她生前的世界如此不愉快,也许对于孤独的老一辈,无论多么有钱可以请人照顾,但亲情的温暖是护工无法替代的,子女孙辈的陪伴聊天,对于他们来说是幸福的一种存在方式。不然怎么会有个成语叫“儿孙膝绕,颐养天年”。
文中有句话“我努力做一切让我女儿感觉幸福的事儿,但她没有多么幸福”。
看到这句话,就想到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也是如此,她渴望把全世界的风雨挡在自己背后,给我一个温暖和煦的环境,从小到大,无论是姥姥哈哈是母亲,都是这样做的。
我也想说,我已经很幸福了,谢谢妈妈的爱,宠爱,怜爱,呵护,欣赏……
都是妈妈想给我的爱,我都接受到了,着样的爱让我不容易失望冷漠麻木,很容易治愈自己,很容易快乐和享受生活。
而我也通过这本书,更好的理解了妈妈的恐惧和焦虑。
放心吧,亲爱的妈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即将到来的3.8妇女节,️妈妈节日快乐,安康长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