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4314/2fc117c216c32a2e.jpg)
“一粒稻米要经过播种、耕田、拔秧、插秧、施肥、管水、收割、晒谷、碾米等多个环节。”“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稻米为食。我国水稻种植有7000多年的历史。”9月17日上午,以“健康稻米育成记”为主题的邓子新院士科普工作室科普大讲堂第五讲活动,以及2021年武汉市优质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学术交流会在武汉市黄陂区成功举办。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4314/6b44569863517e48.jpg)
【水稻现场观摩。】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游艾青,武汉国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副总经理、高级农艺师龚德军分别作了关于水稻产业发展及生态稻米的科普讲座,通过农村新报线上直播,吸引60多万人次观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4314/504b82132a0e718b.jpg)
【 游艾青讲座。】
“今年前期雨水多,后期又遇持续高温天气,绝大多数品种结实率在85%以上,且表现出米质好、抗倒的优势,展现了各参展公司的科研实力。”武汉市种业协会会长崔登维在水稻新品种展示现场带领大家逐一观摩时介绍。从2017年起,武汉市农技中心与武汉市种子协会联合每年举办一次武汉水稻新品种展示活动,让各种子企业的品种参加展示,为种植户从中优选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及需求的品种。今年是第五届,有61个品种参试,展示基地设在黄陂区三里桥武汉国英种业水稻基地。大家在观摩后,对品种的表现啧啧赞叹,对组织者的精心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4314/1bf6938bcd6d6298.jpg)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采访专家。】
“一是为新优品种提供了表现的舞台,二是为种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比拼的擂台,三是为种子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武汉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姜正军说,20多家企业“敢于亮剑”,共61个品种的田间表现各显其特色,下一步,要将展示的成果应用、推广、宣传。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支队队长王文高、科教与种业处处长王火明,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部长杜循刚,武汉市农科院副院长林处发、作物所所长陈鸿,武汉农学会会长丁俊平、秘书长熊恒多 ,以及武汉市新城区推广中心负责人参加现场活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通过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农村新报微博、湖北日报农村版微信视频号对活动全程直播。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4314/add46bf73191d66d.jpg)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支队队长王文高讲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