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下午我跟着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芹菜园读书社”的王彩琴教授和王晔教授,和她们的研究生一起完成了朱晓燕教授《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一书最后一章第五章的阅读。五位同学分享,一位同学作前面的理论分享,后面四位同学分别介绍了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四种语篇的教学设计,和她们自己有针对性的实践与教学设计,两位教授对同学们的阅读与分享进行了点评。她们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追问,让我特别受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ba7254a038a6f766.jpg)
这次跟读我想用两个字来总结:越和悦。
越:跨越与超越
我之所以用到“跨越”这个词是因为我买了这本书以后才读了第一章,还有第二、三、四章没有读,直接跳读到第五章,和王彩琴导师的芹菜园读书社一起线上共读了第五章。这是第一跨,跨章节阅读。其次,我是初中英语老师,而本书中列举的课文都是高中教材中的课例,而且使用的课程标准是2017年修订后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我相当于跨学段阅读。为什么愿意跟着彩琴导师的研究生团队来读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要知道自己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更要知道自己在初中阶段能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做好哪些铺垫。
我之所以用到“超越”这个词,我觉得自己通过这次线上共读活动,让我突破自我阅读的局限性,超越了自我。我曾在4月7号做了一次分享,当时彩琴导师全程在场,并对我的分享提出了质疑:有必要把书中的内容做成思维导图吗?你没有自己的东西生成呢?当时她的质疑,让我觉得很是汗颜。因为,在我的固有认知里面,分享一本书就是要先分享一下这本书里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地方或对自己很有启发的地方,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谈论自己的做法。但是,我读书却很少去进行深度思考,书中的观点真的就正确吗?书中这些语言真的合适吗?书中哪些词或者句子启发了我新的思考?
在周五的线上共读分享中王晔教授多次提出来问题,引导学生把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结合起来看,她的问题是:教学目标的描述是不是符合SMART原则,如果让你用我们学过的目标描述词来改,该用哪些词才能让目标可操作、可测,更容易达成?教学设计中的7个活动,对应的是核心素养四个目标中的哪个目标?这个设计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彩琴导师说,这是A great question。因为王晔教授的问题把本书的阅读和学生在校所学结合起来了。在王晔教授的引导下,我们开始按照这个思路去重新审视朱晓燕教授这本书里关于四种题材语篇的教学设计,发现里面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太模式化,甚至有些语言的表述逻辑并不清晰。我惊讶于王晔教授的细心,发现用她这种方法去读书,才能把书读活。她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可操作的读书方法。
而彩琴导师则引导研究生把每次阅读与他们的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看自己的阅读和教学设计是否联系到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或者通过阅读后的思考论文应该做何修改,她建议研究生们课例设计要支持自己的研究。这是把阅读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阅读,反思,行动,提升的目的。她总是走一步能看十步,甚至更远。这一点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定要把阅读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相结合。彩琴导师语言犀利,王晔教授语言很温和,两个大学教授的指导和点评真是高屋建瓴,这种阅读引领让我想起高手过招和华山论剑,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茅塞顿开。而且,我第一次以一个初中一线教师的身份积极参与她们的互动点评,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两位导师一起碰撞交流,她们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我觉得自己又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
悦:心悦诚服和满心喜悦
王晔教授的追问,让我明白了如何去阅读一本书,用她的方法,我发现第一位同学分享完记叙文的教学设计后,再读书中的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的教学设计我豁然开朗,很快能发现问题。王彩琴教授耐心地回答了我关于Time for a change ? 这篇议论文中在目标描述时提到的:显性和隐性的逻辑。而且她对这个语篇提出了更多的质疑:这篇文章的作者为何要把自己家的决策冲突写给编辑?编辑能化解这样的冲突吗?这封信的背景语境如何呢?而这些问题都是我在看这个语篇时没有想到的。高手就是高手,两位教授的专业理论高度和专业指导让我心悦诚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d391cb6d0716e6d9.jpg)
有个分享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节日全球化的内容,彩琴导师说她最喜欢的拼接词是glocal:global+local 。她说:当一个人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失去自身特色的时候,也就没有任何走出去的价值和必要了。学英语,不是为了丢掉汉语,而是为了传播汉语及其文化。最民族,最传统的东西,才能走向全球化。我们学习别人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做自己,而不是做别人。这岂止是阅读指导,更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31b13c5361c87539.jpg)
两位导师的指导和点评,让我心悦诚服,满心喜悦。就在这一刻,我突然读懂了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听完菩提祖师讲法后的手舞足蹈与狂喜。这是闻道后的欢喜。
感恩这份云端上的遇见,两个多小时的阅读、学习、交流和碰撞,让我收获满满。跟着“芹菜园读书社”一起阅读、反思、行动、提升,这真是一件超级快乐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