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不要为其他小朋友的“博学多才”而焦虑,其实很多技能自从学会了后就在“原地踏步”,只有像你这样的不断精进者才能够持续进步。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你出生后就回忆起。
一个宝宝3个月的时候就会翻身了,但自从学会翻身后,这个技能就没多大提高了。
一个宝宝6个月就会坐起来了,但自从学会坐起后,经过几个月锻炼,人坐的姿势就没多大变化。
一个宝宝,9个月就会爬了,再经过1个月的练习,就会爬的很熟练,以后也不会变很多花样。
你1岁的时候,就会走路了,这个学习的时间长点,但基本到了3岁之后,走路技能就熟练下来了。
你2岁的时候开始学说话,这个每个人稍有不同,有人说话条理清晰,有人会的词汇量较少,但一般在高中后,很多人的词汇量就变化不大了,要知道人可以活到90岁呢。
很多技能都是这样,初期学会之后,后续几十年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这并不是说这些技能已经没有提升空间了,就说走路吧,后续技能就有短跑、长跑、马拉松、竞走、跨栏,还有模特舞台上的猫步。说话的感染力和表达精准度也有很多阶梯,乔布斯可以在苹果发布会上让所有人激动,有的人连最近的超市在哪都说不清楚。有的人只能写自己一日三餐吃了什么,有的人却可以写出权利的游戏。
这说明了什么了呢?说明了很多技能没有提升空间了吗?
我认为不是的。
很多技能跟使用了多久时间没有关系,只跟是否刻意训练有关系。
天天走路走一辈子,走路的技能点也不会提高,相反如果你走路的姿势错误的话(如内八字和外八字),还能错误一辈子。想要提升,需要刻意训练自己的走路步态,起脚点,落脚点,爆发方式等等。通过不断的回顾、总结、矫正,人才可能走出职业感,跑出力量感。
说话和写作也是这样子,回顾周围的例子,你姥姥和姥爷天天能说6小时以上,但他们仍不能准确的描述一件事情。爸爸写了很多文章,除了初期写作技能有增长,后续能力一直平平,这就跟没有刻意训练有关系。
爸爸如果想提升写作技能,就不能光写不反思,最有效的方法是写完了文章后,不断审视不断修改,一直观摩其他作者的文章。学习其他作者的用词方式,写作纲领,再来细细看自己有没有做到,为什么没有做到,下次在这些地方专门的花上功夫,修正自己习以为常的地方,而且不断的修改,让自己记住,慢慢的改变自己。
这有时候并不是特别有趣,刻意训练总是在自己习以为常的地方给自己设置障碍,让自己总是需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做到。
但如果做到了,又有一种特别的喜悦和成就感,让人欣喜。
而且另一方面,这技能的提升也像上楼,你从一楼到10楼的过程可能需要爬楼梯,这比较累,但如果你停在10楼,在10楼生活,你又会感到比较轻松自在,但你的楼层已经明显的改变了。
莫言老爷子初期学写作也需要学习修辞手法,后期成为大师后,再写其他文章会容易很多,但质量也不会下降。奥巴马成为演讲大师后,天天做报告都有极高水准。游泳冠军菲尔普斯每次下水都是标准动作,这都不需要花费特别多的心神。
好了,爸爸总结一下我的主要观点:
1:很多技能不是用了就会进步,不刻意训练,一辈子都会原地踏步(所以短暂的被人超越不可怕,因为大部分人最后都会原地踏步)
2:刻意训练并不容易,但是达到后会让人拥有喜悦感。
3:刻意训练自己的技能会让自己进入下一个台阶,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且维持这种状态不需要花费特别大的代价。
还有比这更有性价比的事情吗?想想自己说的话有理有据,自己写的文章用词精准,自己走路总是那么有气质,做的饭也总是色香味俱全,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一起努力吧,女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