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208143302
内容简介: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伟大而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她的主要著作《人的境况》、《极权主义的起源》等已进入西方政治哲学经典的行列。作为一名与学术流派、政治党派及意识形态路线保持距离的独立思想家,阿伦特拥有范围持续扩大的读者。本书是西方学界最早、最权威的一部阿伦特传记性著作。作者从书面材料和那些尚健在的认识阿伦特的人那里收集资料,以传记的方式,展现阿伦特的思想发展过程,描述她的哲学、政治和文学的背景与状况,介绍了她所有的重要著作,并提示了这些著作对理论界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这些著作的评价和解读。书中,还阐释了比如反犹太主义、邪恶、权力、革命、民族国家、极权主义等一些贯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关键性概念和构思。阿伦特的故事折射着那个时代,她的著作也是为了寻求对那段历史的理解。就本质来说,传记关注的是一个人的生活,但它向我们展示的是她思想的历史基础,是激发她进行思考的特定经验,是滋养她的友谊与爱,以及展示她的思维方式或思想风格。在阿伦特那里,对立的思潮碰到一起,这使她的思想丰富而又激越。通过此书,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查阅资料,了解和把握阿伦特的生平、著作、主要概念和观点。
作者简介 :
伊丽莎白·扬—布鲁尔(Elisabeth Young-Bruehl,1946—2011)职业心理分析师,毕业于纽约社会研究学院,工作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分析训练和研究中心,擅长对人物内心的把握和描述。她是阿伦特的学生和朋友、最亲密的人之一。著有《安娜·弗洛伊德传》(1988)、《创造性人格》(1991)、《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1982,2004)、《阿伦特为什么重要》(2006)等。
译者:陈伟,政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哲学,著有《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施米特与政治的逻辑》等。
译者:张新刚,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助理教授。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我总是希望人能够读阿伦特——这也许包括一种期待性,期待人能够认识到当下我们的所处与境况,认识的智识的迷人,认识到希望与爱的重要。汉娜阿伦特,从这个人来说,我一定会永远敬佩下去。她永远思考着,从无一副媚骨,坚强而珍视人世人伦情感,这样的力量是她的Amor mundial,对世界的爱。
# 一星扣译文 低级错误不少 中文也别别扭扭的 还有一些排版的问题 除了明信片外不值这个价格。书本身没毛病 提供了很多作品的背景 比如教育的危机一文是在写美国种族问题。再版序说此书第一次点明了阿伦特和海德格尔的恋情 且在二人书信出版前。阿伦特这人不错 敢于不掺杂感情地持有很多左右
# 与其说是自传,更像是一部20世纪哲学政治史。“如果你将过往放进一个故事,或讲述一个关于它们的故事,所有的痛苦都能被容忍。”这版译本我读着费劲,还不如《极权》读着顺。
贰:
本书新版序言对阿伦特思想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介绍。
本书将历史事件、人生经历与传主的思想和著作的介绍紧密结合。对于不了解阿伦特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个全面生动的引介;对于阿伦特的粉丝而言,更是不可错过的阅读盛宴。
本书通过对阿伦特的“朋友圈”的介绍:老师兼情人海德格尔、导师雅斯贝尔斯、前夫君特•斯特恩、丈夫布吕赫、朋友玛丽•麦卡锡、W.H.奥登,展现出20世纪智识生活的全貌。
“爱”与“世界”是本书的关键词,也是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关键词。阿伦特作为孩子进入这个世界,作为老人离开这个世界,她的思想学术成就并不因其离去而化为尘埃,它已成世界之一部分,构成了“后来者”思考的背景与参照。
本书生动展现了阿伦特珍惜友情的真实故事:由于艾希曼的这场辩论,她在早期积极参与欧洲犹太人救助活动时期结交的许多非常亲密的朋友与她断绝了交往。阿伦特虽然很伤心,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观点。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将卡尔•雅斯贝尔斯的一段话作为卷首语:“它既不归结于过去,也不归结于未来。它只是走过,一切都存于现在。”由此,我们联想到一个具有人类远大理想的国家应当是由具有审辩式思维的公民组成的法治国家,这个国家的每个公民应当享受宪法赋予的权利并履行公民责任。
一本个人生活和思想的传记。它代表了目前*好的关于阿伦特的传记。——《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惊人的戏剧性的故事……最后,我们能看到一个完整的阿伦特。——《新闻周刊》
只要是对阿伦特的生平和思想感兴趣的人,这本书必不可少。 ——《波士顿环球报》
一段从纳粹德国到美国成名的冒险故事……以及这段经历如何塑造了阿伦特敏锐的政治意识。——《里士满时讯报》
一部材料丰富、清晰的传记。一本可读性强、具有启发性的好书。通过阿伦特,读者可以遇见其时代的其他著名人物。——国外亚马逊读者
叁:
我不是哲学细胞很好那种,如果是再抽象一些估计就不行了,好在阿伦特的课题大部分跟现实联得很紧密,所以基本还能看懂。后来看了1964年的电视采访,只有一个感慨,实在是太帅了!那才叫真正的气场强大,对比之下政治家啥都算弱爆了,骨子里的理性和强大,以及只有追求真理的人才有的那种纯粹,气势逼人 又丝毫不造作,感觉提问她的德国小记者都在战战兢兢了。去年的电影演员就完全不行,没有本人的那种气势。
传记翻译很一般,不过基本还通顺。配有照片,阿伦特小时候真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年轻时也是知性美女,上了年纪以后凌厉的气场就出来了,照片虽然看不出来,影像的话就鲜明得多。 性格很强烈的一个人,她性急,经常讨论会产生许多误解的、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具体的东西,然而另一方面,她往往又被人们认为是善于冷静、抽象思维的思想家。觉得很幸运的是她遇到了雅思贝尔斯和丈夫布吕歇尔两个人,当然海德格尔也是,虽然更微妙一些。但最羡慕的还是她和雅思贝尔斯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雅思贝尔斯是个性格温和又正直勇敢的人,既把阿伦特当女儿一样爱护又充分尊重和欣赏她学识上的成就,相反,海德格尔则拒绝承认她的成就,只要她充当灵感上的缪思,晚年时候还因阿伦特直接送自己的著作给他而大发雷霆,难以想像 囧。。
不过非常佩服阿伦特的战斗精神,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告出来后几乎受到所有犹太人的攻击,多年的好友也与她断交,当然阿伦特本人也有所动摇,但是丈夫和雅思贝尔斯却一直支持她,还有美国的友人。阿伦特晚年生活几乎都是靠友谊支撑起来的,她是强烈需要真正的朋友的那种人,也很幸运身边有这样的人。
肆:
那些生机勃勃的生命总是让人动心。那么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如同清晨花瓣上的露珠在翠绿色的叶脉上轻轻涌动。 忘记是那一首流行歌曲里有这样一句歌词:要有多勇敢,才敢念念不忘。或许只有那些生机勃勃,热爱生活眼睛才永远能看到这个世界永不止息的爱,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里。
就像汉娜·阿伦特。
她说:我终于知道我只能存在于爱中。
她说:即使世道不好,生活也是一种乐趣。
爱的背面是恨还是冷漠呢?是恋人未满或者恋人情断时,人们喜欢喋喋不休的字眼。而,一个人之于世界关系是什么关系呢?是爱还是恨还是冷漠。在去政治化成为时尚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是在恨这个世界或者恨周遭的小环境。至于爱,仿佛爱如同折翼的鹰。人们大概都忘了吧。淡漠了,都只是活着。
但话又说过来,这个世界的确是充满了恶,充满了肮脏和不堪入目的勾当,该怎么去爱这个充满恶的世界呢?当一个人看惯了人性的恶、物理的恶、认识的恶,是否还会勇敢去爱呢?奥古斯丁曾经用皇皇巨著来探讨“恶”。既然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话,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还会有“恶”之存在?
这本自传没有去探讨这个问题。这本书无法使人深入地体会到汉娜·阿伦特的思想,它只能让读者粗略地了解汉娜·阿伦特的生活轨迹。却正是这些粗枝大叶的生命痕迹,让这个来自远方的姑娘,那蓬勃的生命力几乎要涌出纸来。仿佛形成了爱的结界。
汉娜·阿伦特经历残酷的世界大战,进过集中营,在犹太人无立锥之地的欧洲拼命逃亡。她见过太多悲惨漂泊的命运。出身中产阶级富裕家庭的她,从没吃过一点苦头,却在漂泊美利坚时,给中产阶级家庭做过女佣养活自己。我记得书中的一个小细节,她和丈夫海因里希要搬家,所有的事情都是她在张罗。在偌大的纽约,从籍籍无名到飞黄腾达,她作为一个女人,成为了许多领域内的“第一个女性......”。她像是蒲绳一样柔韧,在压力越大,就越能绷紧生命。小时候,她对父亲的去世表现异常淡漠,这让她的母亲十分不安。慈爱的的母亲熟悉女儿的一切,却已经无法把握自己女儿日益深邃的内心了。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就明白这个道理:对于悲伤的事情考虑的越少越好。她如此早慧, 读书时候,即使很少去学校,也能轻松地得到很高的分数。也真是她的早慧,使得她明白,入了社会,只能爱这个世界,对惨淡的日子考虑的越少,才能活的好。
汉娜·阿伦特就像是一个谜,充满了传奇。与海德格尔的桃色爱情也成了人们津津有味的话题。她曾对海德格尔失望,却保持着对海德格尔敬意,把自己的作品献给了她的老师。汉娜·阿伦特是天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精神世界的守护人。她与海德格尔的爱情是《存在与时间》最终问世的催化剂。
无论她面对的是美好的世界,还是黑暗的世界,她永远是生机勃勃的,因为她知道对悲伤的事情考虑的越少越好,因为还要上路。这位来自远方的姑娘。我真的不知道她究竟笑了多少次,但我听见她的笑声很大,从一个个字眼里传来,那么迷人。
伍:
终于读完了阿伦特的这本传记。作为传记而言可以说是相当详细了,甚至有点琐碎。但是在读完之后,在看完了阿伦特的一生之后,真的只有感动与艳羡。这个成长在柯尼斯堡的女孩,从小便拥有一种灵敏、孤僻与神秘的气质,犹太人的身份使她终生都在经历者与旁观者的身份中徘徊。她在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写作他们最伟大作品期间成为他们的学生,前者是她理想中的德国文化的化身,后者是她的慈父与终生的挚友。她年轻之时酷爱写诗,所尊崇的思想家也多半带着诗性。在10年的婚姻失败后,她遇到了布吕歇尔,一个坚定的实践者与革命者,在他的影响下,她走向了政治学。他们在巴黎与本雅明、雷蒙阿隆等人相谈甚欢,(和萨特并不友好)希特勒的战火,使得她不得不离开欧洲,前往美国,从此成为十八年无国籍的人。也因此能够成为雅斯贝尔斯意义上的世界公民。在本雅明于自由的前夜自杀之后,她竭力为挚友出版书稿。她极力强调着公共领域的重要性,但是作为个人还是喜爱私人领域的安宁。印象深的,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出版后她在欧洲旅行了数月而没有理会扑面而来的争论。她喜欢书写评论也乐衷于此,《过去与未来之间》 《黑暗时代的人们》都无比精彩与富有洞见。但是不喜欢大部头的著作,好像坐监牢一般。有个片段令人动容,“阿伦特每年遇到布吕歇尔去世那天,要去巴德学园,,在墓碑附近为自己定做的长椅上坐一会。她无声不哭,默默坐在那里,思考着,做她认为思想家所做的事情——让“不再”出现在“当下”。而当奥登向她求婚时,她断然断然拒绝,在奥登的葬礼上,她落下眼泪。“在哀叹的恍惚中,吟唱人间的败笔。”“她具有一种追求品质的紧张,能够内敛地、本能地探索事物的本质、深究事物的能力,而且她投向周围的人们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我们感觉到作为她自身的决断,尽管者容易遭受严重的创伤,也伴随着一种贯彻到底的强韧性。”阿伦特的智慧明彻,在此不说了,看过书的人自然能够领会到。手边的那本《论革命》又何时看完啊。
“所有的都沉落了,夜色升起。那不能强制我的,是人生的进程。”我热爱阿伦特。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简书个人主页查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