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之前看过唐鲁孙在《中国吃》的《谈酒》一文里面讲到赖茅的工艺:
“先在地面挖坑,拿碎石块打底,四面砌好,再用糯米碾碎,熬成米浆,拌上极细河沙,把石隙溜缝铺平,最后才把新酒灌到窖里,封藏一年到两年,当然越陈越好喝。这种经过河沙浸吸,火气全消。
...入口不辣而甘,进喉不燥而润,醉不索饮,更绝无酒气上头的毛病。”
后来听说本地以前老工艺的月饼也是这样,豆沙会在前一年做好,窖藏在池塘里。
推而广之,大概传统工艺,许多饮食里面,都会有这道退火的工艺。
说起白酒,月饼,差的都有个潮汕话的评语:“逼喉”。
大意是呛喉,不柔顺。
白酒容易上头,月饼容易腻。
关键就是没有退火,去燥气。
朋友说我不接地气。
评论切实。问题是我应该如何去变现,或者把主业做起来。
基本的物质生活解决了,才有追求精神生活的自由。
二、
2021读书16《国史十六讲》樊树志。
十六讲,200多页,能把几千年历史讲清楚,而且深入浅出,持论稳健,而又有新的材料和趣味,特别难得。
很久以前听说香港有通识课,很好奇教什么。自己按字面理解,觉得应该很有意思。
而这本书也算是通识书了。
今年读书过百看起来无压力,多看小书闲书图书畅销书即可,不过还是算了。
追求数量没有意义。而且还有好多大部头要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