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惊蛰日的思绪

惊蛰日的思绪

作者: 安杺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18:56 被阅读0次

文/安杺

惊蛰日的黄昏,一盘春卷下肚的我,决定去小区的花园走走。

虽说还没有到夏日绿树蒙阴的时刻,可沉寂了一个冬天的花园,此刻也终于能给漫步的人们一些颜色瞧瞧。

眼睛在长满淡粉色花苞的紫叶李树上寻觅零星的绽放,心里却依旧在回味那本花了我四个多小时看完的书——渡边淳一的《钝感力》。

我基本不写读后感,总觉得写的太烂。学生时代时,语文作业的读后感和中心思想,都是我最为深恶痛绝的课业。而且我还浅显地觉得,作者兢兢业业写出来的文章,文章的立意和表达都是有背景和前提的,怎么能是一片读后感,尤其是一段中心思想就可以理解和总结的呢。借口罢了。

当然,那时候的我为自己这样固执己见的借口,付出了不少代价。用现在的话概述当时语文老师的话就是:你这熊孩子就是不想好好学习。

直到散步回来,打开电脑的此刻,我也没有把思绪从这本书中拽回来,更别提有其它的思路能实现今天的不断更了。

就这样吧,唾面自干一回。就写点儿关于这本《钝感力》的一些絮语混篇更文吧。

事实上可以这样说,因为这位叫渡边淳一的作者,世界上多了一个叫“钝感力”的词。

我理解的“钝感力”,不是迟钝、傻、木讷、或者机体的反应迟钝。“钝感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事哲学,一种成熟稳重的表达。

从某些方面也可以说,钝感力是一个人从青涩到成熟所领悟到的经验。纠结磕绊的爱情,无法从容的职场,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压力会一点点侵蚀人的健康。而钝感力就是为粗糙人生添加的润滑剂,支撑沉重现实的千斤顶。除却一些先天因素,尤其这个时代,人精比比皆是。不是犯傻,之所以选择钝感,是为了不错过生活中那一点点的小确幸和美好。

这本书很短,一百三十多页,内容很白话也极好理解。

作者渡边淳一根据自己的从医经验,先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解释了为什么拥有“钝感”是一件身心有益的事情。并从一些医学案例中,比如:胃出血、失眠、皮肤过敏、血液等等身体上的问题来论证。也正如书中说的:我们的血管是由自律神经来控制的,拥有有益钝感力的人,其自律神经不易陷入异常的刺激当中,能够让血管一直保持舒张的状态,从而使全身的血液可以畅通无阳地流遍全身。

书中前几章对钝感力的论证,基本都是从医学专业出发的。渡边淳一是医学博士出身,所以我相信他基于医生视角对人体存在“钝感力”的这些结论。

但是统本看完,尤其是看到作者从情感关系以及女性角度论证的一些篇章时,我会有很多的疑问和不解。对于疑惑的部分,我有反复翻看以求解惑,不过最终依旧还是对书中渡边淳一举例的某些小故事,持怀疑态度。我是觉得作者举例的某些小故事,在逻辑上是有漏洞的,甚至说是牵强的。(只是个人感受,不接受反驳哈。)

尽管统本读完,会有疑虑的地方,但也不影响作者渡边纯一对“钝感力”的最终例证。而且,通过阅读,我深信“钝感力”是存在的,且“钝感力”的存在,确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此刻我还没有停止的思考,关于“钝感力”的思考。思考的同时,我也用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在论证和汲取“钝感力”。我期望自己的这些思考能提高自己的“钝感力”,且能让“钝感力”充盈我想拥有的智慧人生。

得,写不下去了,越是想写好越是笔怵,就用书中结尾的文字作为此篇絮语的结尾吧。

不被琐事动摇的钝感力,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才能。而且,只有具备这种钝感力,敏锐和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才能,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农历天空下。。。24节气

    惊蛰 2018年3月5日。 今天是惊蛰之日,惊蛰...

  • 随笔|惊蛰,春雷唤醒了思绪

    原创 / 文书九段 2018年3月5日,惊蛰,春雷阵阵,春雨淅淅。 不知是天气感染了心情,还是心情迎合了如织的雨。...

  • 惊蛰日

    雷声轰隆隆 雨声哗啦啦 我总记得惊蛰这一日 有雷有雨有寒风 更有万物苏醒的气息 这一日 春神算是真正醒来了 冬日收...

  • 惊蛰日

    春始来 虫起出 仓庚鸣 鹰化鸠 天渐暖 桃花开 你的脸 挥不去 再闻闻 你的发 是啊 天就要亮了 我紧紧拥抱冬天的...

  • 惊蛰日

    惊蛰日 一场春雪,蠢蠢欲动 未闻春雷,只是望雪而萌 ————这中年后的春雪,如画卷 收放自如,有诗书的味道 一些鸟...

  • 惊蛰日

    惊蛰日,万物复苏,春天来了。百花盛开的季节,欣欣向荣的季节。在“谁最中国”公众号看到了一篇关于瓦的文章,勾起了遥远...

  •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是日惊蛰。

  • 聊吃

    惊蛰吃的传统食物之一 梨子 今天惊蛰,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春回大地,气候...

  • 日更52:惊蛰,惊蛰

    今日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惊蛰,拉开了春天的帷幕,...

  • 惊蛰:万物蠢生的节气

    节气名称:惊蛰。 观察地点:徽州泾县。 2018年惊蛰气温:7~26℃。多云。 惊蛰,公历2018年3月4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惊蛰日的思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qp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