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最后一天晚上,团队安排了一次聚餐。正好,他还没认清楚人。
下课后,他直奔饭店。是自助餐,店里人不多,貌似刚刚开市,他边走边看,试图找出他仅有见过一面的几个同事。走了一圈,发现没有认识的,这种场景让他有点不安。他留意到有一处,有六七个聚在一起吃的,大概除了团队聚餐,不会有那么多人一起来自助吧。于是他赌一把,过去问大伙,是不是xxx团队的?幸好他猜中了。
坐对面的小伙子笑笑问他:“刚毕业入职啊?”
“哦,我社招的”,他尴尬地微笑,“你呢?”
“哈,我是实习生,来这一个多月了。”
然后认识了周围几个同事,原来都是后台开发,而他是前端的。
也不多说了,开吃。培训这几天,他确实挺累,尤感饥饿。
吃一半,leader来了,同行还有面试的总监,以及一个面生的同学。
leader他们单独吃一桌。同事则私下议论:领导们来了。
饭后有下半场,唱K。
也许是某种本能驱使,路上他和总监聊了起来。都是见面的客套话,也聊到了踢球,他表现出兴趣盎然。这确实是快速融入上级圈子的有效途径。
除了leader、总监、一桌吃饭的几个同事,其他人对他而言还是陌生的。
在K房,吃饭那几个同事都不在,他更找不着北,就随便坐了。礼貌性地,也就和附近几个同事瞎吹起来。
leader、总监他们后来进房,其他同事也陆续到达。
唱着唱着,他发现,房里分了两圈,leader、总监还有几名同学围了一圈,他和另外三名同学围了一圈。
当时他找不着北,后来知道了,他周围三位的都是刚招的外包,而围在leader、总监身边的,都是腾讯老员工。
找不着北的他,不自觉地当起了麦霸,一首谭咏麟的《说不出再见》,成了他日后的饮歌。
入职安顿后,他按流程,要找leader进行深入交谈。他寻思良久,应该谈什么好。
几句闲聊客套后,进入主题了。
他首先提问了团队对他的期望是什么,leader似乎还没有很具体的要求,又或者他压根没听清楚leader的话,就糊弄过去了。
话锋一转,他便问道:“我要如何准备升T3?”
leader的答复让他有点失望。按公司常规,刚入职一年内不能晋升,公司认为入职的评级是对员工当前能力的客观评价,要经过一年的锻炼积累,才达到晋升的要求。除非有非常非常突出的业绩表现。这几率太低。
没关系,现在薪酬感觉还可以,自己没有互联网行业经验,用一年来沉淀,应该的。他如此激励自己。
但是他没想到,这次的交谈提问,起到一个比较积极的作用。因为从leader看来,这位新同事,对T3有诉求的话,表明有不错的积极性。贪婪让人类进步。
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新的工作,这一切都让他兴奋之余,难免有淡淡的忧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