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影收到美、法“申请”合拍《流浪地球2》,都想投资?

中影收到美、法“申请”合拍《流浪地球2》,都想投资?

作者: 55f6e91a8611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15:21 被阅读337次

春节期间,喇培康的手机收到两位制片人的微信,一个来自法国,一个来自美国,他们有些焦急的问,“《流浪地球2》什么时候开拍?我想投资”。

而四年前,几乎没人相信,这部顶着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标签的片子能成。

四年后,《流浪地球》制作完成。喇培康去看了成片,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看来,我们当初的决定是正确而有价值的”。

毫无悬念,《流浪地球》票房迈过了40亿元。影片的海外上映也传回了好消息,北美开画首日,上座率超90%,一票难求。

喇培康心如止水,“我一直都相信,这片子能成”。

中国科幻不能一直“缺席“。

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正以每年超30%的速度迅猛扩张,那年,十部入驻中国市场年度票房榜TOP20的进口片全是科幻大片,累计拿走票房74.59亿元。彼时,中国市场总票房296亿,中国科幻电影,继续缺席。

硬科幻是非常重要的电影类型,当时中国市场上,科幻电影几乎都是欧美大片,中国电影想在国际上跟人竞争,必须得有重工业电影,中国科幻片不能一直缺席。当时我们的科幻电影人才不多,但起码我们已经有了资金实力,中影决定做这个尝试。

填补国产科幻电影空白固然是场冒险,但中影股份作为大型国有电影企业,不去冒这个险,谁去?中影有责任去冒险。2012年,中影购买了刘慈欣的小说版权,2014年启动《流浪地球》项目,2015年确定郭帆担任导演,2017年北京文化加入,与中影一起作为影片主出品方。

外国人说,《流浪地球》太疯狂了。

电影开拍前,喇培康专门组了个团,带着导演郭帆飞去美国、新西兰找特效公司。他们把电影故事讲给国外团队听,外国团队兴奋地感叹,你们“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想法,也太疯狂了。

不等外国导演了,就定郭帆!

郭帆不是《流浪地球》的导演第一人选,中影原本计划找个外国大导演,无奈他们当中,最早的档期也排到了四五年后,喇培康不想等,他不信中国导演就一定拍不了。

中影有扶植青年导演的传统,比如宁浩就是中影扶植起来的。

什么“带资进组”?吴京投资,因为他喜欢这片子

《流浪地球》超支了,喇培康觉着,重工业电影超支没什么奇怪,只要原因合理,中影就追加。至于吴京的“带资进组”,喇培康表示:说到底,还是吴京喜欢这片子。

什么叫“带资进组”?其实就是投资。吴京本来是来客串,结果一拍就拍了31天,关键是他很喜欢这个片子,他要不喜欢,怎么可能客串两天变成了拍31天?他喜欢这片子,又愿意投资,我们尊重他的意愿,所以主投方最终变成了四家。四家主投方里,中影和北京文化是最大的两个投资方。后来,越来越多的公司提出投资意愿,经过筛选,又增加了23家联合出品方。

上映首日排片率仅11.4%,我不埋怨院线。

看完最终版成片,喇培康就知道,《流浪地球》这回稳了。他不怪院线大年初一没给《流浪地球》留出太多空间,毕竟,谁也不想冒险。

有人组队给《流浪地球》打一分? 没事儿,我就当它“恶作剧”。

组队给《流浪地球》打低分的事儿,没有激起喇培康的愤怒,他一笑了之,他知道,这场“恶作剧”撼动不了他的电影。

如果中国一年拍出30部“《流浪地球》”我们的时代就来了。

中国科幻电影跟好莱坞的主要差距不是水平,而是数量,优秀影片的数量,人才的数量。在喇培康看来,一旦优秀国产硬科幻电影达到年产量30部,不仅能倒逼中国科幻电影工业的建立,中国电影的时代也将来临。

如果我们一年能拍出30部这样的电影,属于我们的时代就来临了。

美、法“申请”合拍《流浪地球2》。

喇培康收到来自美国、法国制片人的微信,他们问喇培康:“《流浪地球2》什么时候开拍?我想投资。”看到这里我想不但是美国,法国人想投资中国电影,中国人更想参与中国电影投资,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已经纳入国民经济发展。

参与者通过正规渠道参与一部电影,首先要看电影的题材,演员阵容。其次就是档期,最重要的还是成本,出品单位,宣发公司。要在专业的角度分析才能是市场中获得信价比最高的电影参与,和吴京一样成为电影投资赢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影收到美、法“申请”合拍《流浪地球2》,都想投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rg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