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院线的春节档是硬核科幻迷的狂欢之期,年初一由中影国际集团和北京文化投资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就将在各大院线上映。
这部电影卷来了一亿零七十五万的总投资,真的不多,毕竟在科幻迷里眼里刘慈欣的金子品牌价值至少10个亿。
本片拥有吴京,屈楚萧,李光洁,以及吴孟达等大腕和小鲜的站脚,虽然存在感不是特别抢眼,但也可以称之为国内科幻电影2019年一次重量级破冰了。
而且本片的大场面特效,有平地起高楼的宏观审美魄力。
看过海报的朋友们肯定已经享受了下风光月霁的镜头。



看上去,有吴京全程主打,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可以保证不出问题。
至此,我别生出一种担心——
影迷们是否会将本片理解为正能量满满的厉害了什么的电影呢?
嘿嘿,要是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
过了春节,我怕有孩子天真浪漫地走进电影院,然后被大刘系科幻的暗黑视角寒到嚎啕大哭。
须知,刘慈欣的作品从来都和阳光,鸡汤,蓝天白云的无关,让人感黑暗,绝望,求生欲丧失才是他的范儿。
为了预备不虞,有必要预先来介绍一下
流浪地球这个故事到底有多黑。
一、 黑暗的流浪三部曲
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写就于2008年,就写作时间而言,位于流浪系列第一部《超新星纪元》(2000)和《微纪元》(2010)之间。
如果《超新星纪元》是大灾变中人性冷酷杀戮的爆发,而《微纪元》是大灾变后人类秩序的重建,那么《流浪地球》就是大灾变中人类的一段逃生之途。
本故事是全体人类向宇宙深处疯狂地逃亡。
只为了活下去。

故事主人公“我”出生时,地球已经进行了长达四十年的“刹车”。
他读小学时,地球终于完全“停车”。
此时,太阳已经在三个世纪前被科学家们认定要爆发。
爆发时,太阳内的氢元素聚变(核聚变的一种过程)将很快传遍整个太阳内部,因此太阳会产生一次叫做“氦闪”巨大爆炸,之后,太阳將膨胀成一颗暗淡的红色巨星,其体量之巨大让人无法想象。假设那时地球还在公传,它将在太阳内部运行。
其实地球人也不必想太多。
因为第一次氦闪爆发时。整个地球已经被汽化了。
在主人公“我”出生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认定了太阳会在四个世纪内爆发。
主人公“我”知道这个事实时,已经过去了三个半世纪,剩下半个世纪,全体人类只有一个目标,就是逃离。
该怎么逃离?
整个太阳系都将毁灭,离人类最近的有恒星,有类地球行星的星系相距八百五十光年。(最近的人马座星云有恒星但没有行星。)
八百五十光年有多远?
人类最快的飞船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百分之0.5,用这样速度飞去那里,要花掉十七万年的时间。
十七万年是多长时间?
要知道到我们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早期智人头骨距今才十六万年!
从恒古到未来般漫长的旅程,人类该怎么去呢?
有一个办法是:
建造出一百艘飞船,每艘船要有纽约和上海那么大。
在它们内部建立独立的生态系统,收集数量大到可以维系繁衍的多样生物。
这些船必须可以容纳下70亿人。并保证持续十七万年生态平衡。
假设以四十年为一代,人类还必须在飞船上持续繁衍出4000个世代。
以上统统做到,人类的后代才能在十七万年后到达目的地。
这样的旅程比智人离开非洲的历史还要漫长。即使宇宙飞船可以安全飞行八百五十光年,飞船中繁衍了四千代后的人类也不会和地球上的祖先是一个物种了!
这无法做到。
人类不可能造出容纳70亿人,储备17万年物资飞船。从理论上都无法说通。
一切归于绝望。
然后,绝望中的科学家们拿出了一个更丧心病狂的方案。
既然无法逃离地球。
我们就把地球开走!
地球就是一艘最好的宇宙船,它就是上帝赐于人类的方舟。
我们把地球开出太阳系,带领70亿难民,只要两千年五百年左右,就能在人马座附近找到合适恒星,再花两千年的时间,就可以安置下我们的家园!
这就是流浪地球的故事。
嘿,被吓到没有呢?
二、大刘眼中的绝望众生

大刘的《超新星纪元》里描写了一个大人们猝然离去,被十三岁孩子们占领的地球。
这个地球由好孩子们的乐园迅速蜕变为坏小子们的血腥杀戮场。
另外一部作品微纪元说的是在地球资源彻底耗尽后,人类不得不将自己缩小五千倍,像蝼蚁一样的生活(马特达蒙的.《缩小人生》也是一样的故事)
在这些黑暗的故事中,大刘处处散布下陷阱,然后试验性的把角色投放其间,期待人性在绝望时极限表现。
比如《超新星纪元》中,南极州世界大战时,美国的小总统表面认输,却突然向中国司令部发射了一颗核弹。
比如《微纪元》中,微缩成五千分之一的人类种群和平的生活在一起,突然遭遇到一艘载有2000名正常人类的飞船。
无法解决的尖锐矛盾、彼此怀疑的脆弱人性,黑暗和绝望像一层金属的坚硬外壳把它们包裹在一起,大刘又会狠狠的积压它一下,期待着有爆浆般的噼啪一声。
流浪地球也不例外。
书中设定地球开始流浪需要这几个步骤:
首先,用在世界各处埋下巨大发动机停止地球的自传,这些发动机裸露在泥土外的部分就有喜马拉雅山那么高——
这被称为刹车时代。
让发动机的矢量方向固定在地球公转的离心向,全功率开动发动机,使地球逃逸出太阳系。
这是逃逸时代
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的恒星。
流浪时代开始。
当发现合适的恒星时,发动机减速,让地球进入新太阳的轨道。
新太阳时代到来,移民完成。
从开始刹车,到移民新太阳,估算要四千五百年,用掉整整一百代人的时间。
历史上一个黑暗时代,就耗尽一个人的一生。
宇宙中的一瞥,就是恒河沙之数,
这故事开时,无数代人的一生就被透支了。
四 、短暂的璀璨和不朽的英雄

“我”成年以后,地球开始进入逃逸时代,一方面,世界各地都有火山喷发,另一方面,因为地球的自传停止,一些地方进入了永恒的长夜。
在一次体育比赛中,他驾雪橇驶过已经封冻的太平洋,走了几千里,遇上他的爱人,日本人女子代加子。
他们一起走过这段旅程之后,决定厮守一生。
此后不久,男女主人公看到了一颗火流星。
它拖着长长的火尾划破长空,给人一个恐怖的美感。
这是没有尽头的黑暗人生中,让他们感动的璀璨一瞬。
一瞬即逝的美好之后,地球离开了近日点,东半球将落入两千五百年的黑暗。
天黑了。
加代子如是说。
经过四个世纪的漫长旅程,因为地球反复变轨而牺牲了太多的生命,人类开始失去了耐心。
几代人都在恐惧中战战兢兢,他们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
人们开始自发的观测太阳,然后恍然大悟
太阳在四个世纪里都没有变化!
一个谣言疯狂地传播开来——
根本没有氦闪,也不会有红巨星,一切都是联合政府的谎言,他们只想利用离奇变态的骗局建立永远独裁的政府!
人们的愤怒爆发了!纷纷起义的叛军向联合政府发动攻击,连政府军团也大量倒戈,最后五千名尚有理智的军官被围困在地球发动机的核心区域。
他们面对是一群乌合之众。
他们是最后的精英。
他们放下了武器。
他们不敢冒险毁坏地球的发动机,这是人类逃逸的最后希望。
面对叛军的枪口,他们选择了受难。
在被起义军处决时,有一位军官说:
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但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
他们被剥去热能防护服,被丢到大海的冰面上,在零下百度的严寒下慢慢冻死。
反叛者处决了守卫者,然后开始庆祝,他们聚集在太阳方向的巨大平台上,高唱《我的太阳》
啊,我的太阳,生命之母,万物之父……
竟敢预言您的末日,我们怎么能愚蠢到这个地步。
宗教式的狂热没有持续多久。
突然这个世界笼罩在一片强光之中,所有的星光都被湮灭了。
这强光从天空中的一点迸发而出,那一点现在成了宇宙的中心。
太阳氦闪爆发了。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可以逃脱。
五、怀抱希望

本书中大刘用瑰丽壮阔的文字架构了一个太阳系的末日,又用波诡云谲的思路描绘了在末日笼罩下人性的黑暗。
他毫不留情的痛斥人性的黑暗之时,又毫不吝惜的表达出对这种人性怜爱。或许对于真正的人,这才是有血有肉的情感吧。
这也是对善良的一种信念。
如果把流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超新星纪元》作为参照物,可以剖析出大刘的对于人类群体行为的思考。
大人们逝去后,孩子们最终成熟了起来,在核武器两次轰炸后的南极,中国的孩子,美国的孩子,英国的孩子,日本的孩子从血泊中走过,并肩站在了一起。
冰面上出现了一排排手拉手的孩子,每排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他们在暴风雪中向前走,渐渐远离海岸,远看像冰海上一条条顽强蠕动的细虫子。国家元首组成的那一排人是最先走上冰面的,华华的左面是戴维,右边是眼镜,再过去是伊柳欣。风吹着浓密的雪尘从脚下滚滚而过,孩子们仿佛行走在湍急的白色洪水之中。
——《超新星纪元》
孩子是疯狂和天真交错的生物,成年人是孩子进一步的衍生产品。而群体社会行为就是这些变量反复叠加的产物。
理性的秩序和狂热的混乱,二者在三体系列作品中也交错出现。《超新星纪元》中的段落可谓典型。
当超新星的中微子射线被证明无法治愈时——
绝望像链式反应一样扩散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理智,最后演化成为集体的疯狂,即使神经最坚强的人也不能幸免。政府渐渐无力控制局势,赖以维持秩序的警方和军队本身也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中,甚至政府本身都处于半麻木状态……
《纽约时报》上只有一行大得吓人的黑字,很能说明当时所有人的心态:
Heavensealsoffallexits!!!(天有绝人之路!!!)
各种教派的信徒们或者变得更虔诚,以使自己有足够的精神力量迎接死亡,或者抛弃了一切信仰。
——超新星纪元
但是混乱和秩序是交替的,疯狂之后人类又会再次冷静下来。
但当发现孩子们的修复功能后,疯狂的世界立刻平静下来,其速度之快,用一位记者的话说:“像关上了开关。”从那天一个普通妇女留下来的一篇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心态:
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我的死突然变得一点也不可怕了。我现在极其平静,能如此从容地面对死亡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但我丈夫还是那个样子……当女人成为母亲时,她就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生命在延续……只要男孩儿和女孩儿们活下去,
这种对抗就可以继续下去,很快又会有母亲,又会有新的孩子,死不可怕!
对个体生命的执着会让一批人陷入疯狂,而更多人对整个族群延续的渴望又会让人类归于秩序和冷静。历史上治乱循环周而复始,和大刘笔下的人类逃逸,流浪,和崩溃如出一辙。
其实地球只是弹丸一地,即使在太阳系内,全人类都是的乌合之众。
流浪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挣扎的目地只有活下去而已。
流浪地球最后结尾时,“我”已经成了老人,有了孙辈,人类捱过了大混乱期又侥幸躲过了太阳氦闪灾难,驾驶地球离开了冥王星的轨道。
主人公面对黑暗的太空,面对着两千五百年后才能抵达的目地的,低低的吟唱——
我知道已被遗忘,
流浪的航程太长太长,
但那时要叫我一声啊。
……
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全书就到此为止了。
由这部小说改编国内科幻重量级大片就要上映了。电影能否完整的表现出小说中如此丰富而深邃的内涵我真是怀疑得很。
不过要拒绝这部电影,我是不能的。
在走进电影院之前,我要替大刘说上一句——
要怀抱希望,不然我们还能怀抱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