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₉又名叶酸,因绿叶中含量十分丰富而得名,是2-氨基-4-羟基-6-甲基蝶呤啶与对氨基苯甲酸及L-谷氨酸结合而成,又称蝶酰谷氨酸(PGA)。
吸收与代谢
混合膳食中的叶酸大约有3/4是以与多个谷氨酸相结合的形式存在的。这种多谷氨酸叶酸不易被小肠吸收,在吸收之前必须经小肠粘膜细胞分泌的γ-谷氨酸酰基水解酶(结合酶)分解为单谷氨酸叶酸,才能被吸收。
单谷氨酸叶酸可直接被肠粘膜吸收,一般膳食中总叶酸的吸收率约为70%。
叶酸在肠道中进一步被叶酸还原酶还原,在维生素C与NADPH参与下,先还原成二氢叶酸,再经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在NADPH参与下,还原成具有生理作用的四氢叶酸。5-甲基四氢叶酸是体内叶酸的主要形式,约占80%。
肝脏是叶酸的主要贮存部位,贮存量约为7.5mg左右,占体内叶酸总量的50%左右。肝脏每日释放约0.1mg叶酸至血液,以维持血清叶酸水平。血液及组织液中的叶酸主要也是5-甲基四氢叶酸。
叶酸通过尿及胆汁排出,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叶酸多数可在肾小管近端再吸收。从胆汁排出的叶酸也可在小肠重被收,因此叶酸的排出量很少,而粪便排出的叶酸由于肠道细菌可合成叶酸而难以确定。叶酸营养适宜的人,当膳食中无叶酸时,体内贮存量可维持至少3个月不出现缺乏。
维生素C和葡萄糖可促进叶酸吸收。锌作为叶酸结合的辅助因子,对叶酸的吸收亦起重要作用。
不利于叶酸吸收的因素包括经常饮酒及服用某些药物。口服避孕药、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可抑制叶酸的吸收。阿司匹林可降低叶酸与血浆蛋白质的结合能力,还有一些抗叶酸药物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啶等,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转变为四氢叶酸。一些抗癌药则可干扰DNA的合成。
生理作用
1.参与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进一步合成RNA和DNA。叶酸不足,影响核酸合成,影响正常细胞分裂和复制。
2.参与氨基酸代谢,在甘氨酸与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等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充当一碳单位的载体,及甲基供体的作用。
3.参与血红蛋白及重要的甲基化合物的合成,如肾上腺素、胆碱、肌酸等的合成。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与成熟,是制造红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
4.叶酸也作为干酪乳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促进增值因子而起作用。
缺乏危害
1.叶酸缺乏时,细胞内DNA合成受到抑制,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线粒体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多种病症。
2.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
3.伴维生素B₁₂缺乏时常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嗜睡或精神错乱。
4.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
5.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6.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7.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
叶酸与优生
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倍。
孕早期是胎儿器官系统分化,胎盘形成的关键时期,细胞生长,分裂十分旺盛,此时叶酸缺乏可导致胎儿畸形,比如无脑儿,脊柱裂等。另外还可能引起早期的自然流产。
到了孕中期和孕晚期,除了胎儿生长发育外,母体的血容量、乳房、胎盘的发育使得叶酸的需要量大增。叶酸不足,孕妇易发生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胎儿易发生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和出生低体重,而且这样的胎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叶酸缺乏的原因
①遗传变异所导致的需求量大
②摄入少,膳食叶酸不足或烹调加工损失
③吸收利用不良,如某些二氢叶酸还原酶拮抗剂药物、先天性酶缺乏、维生素B₁₂和维生素C缺乏等
④生理需求增加,如妊娠、哺乳期、透析等
⑤药物干扰,如安眠药、阿司匹林、雌激素类制剂等
⑥长期饮酒,甚至慢性酒精中毒
食物来源
富含叶酸的食物为猪肝、猪肾、鸡蛋、豌豆、绿叶菜如菠菜等。
注意事项
1.长期剂量大时,会掩盖维生素B₁₂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害。也有可能影响锌的吸收,导致锌缺乏。
2.基因遗传缺陷,最重要的是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MTHFR),这些人叶酸代谢有障碍,如若缺乏需补充甲基化的叶酸,普通叶酸没有什么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