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小城姑娘,一直以来都是家里的乖乖女,听话懂事不叛逆。学习上更是不用家里担心,因为她知道,作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她是家中的希望。在她的家里,没有人上过大学,但是好像所有人都知道一个道理,只有上大学才有未来的出路。但是她却不知道,这个出路到底在哪里。
她曾经很小的时候就梦想成为一名像自己大姑一样可以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中学老师。她觉得可以教别人是一种很伟大很神圣的事情。但是妈妈说这个职业没出息,哪有医生,做管理人员赚钱啊。“你看你那个大娘做医生的,做个肠镜,红包拿到手软”,“你看你在大连的五姑,人家一年赚多少多少,就是学的日语啊,后来在外企工作……”。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医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去做的,也并不是所有医生都可以拿得到红包。日企的表姑的日语是她后来自学的,原本在大学的专业是财会,后来的所有都是靠自己的后期工作需要才去逼着自己学的,才有了今天的所有。但那个时候的她并不懂这些。专业很重要,但其实更需要的是兴趣。一个人的兴趣可以激发一个人无穷的潜力,没有兴趣,再好的专业也是不适合的。
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她迷茫了。这是她第一次人生中感觉到无助迷茫的时候。她不知道该怎么选,因为可以给她选的并不多。她高考考的没有预期的好,自己原本想考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根本够不上。自己想离爸妈近一点,报考本省双一流大学,也没有够得上的专业可以选。她想要很多,却没有可以选择的资本。她痛苦难受,但没有人能理解她,也没有人能帮到她,因为那时候家里人只知道上211,985 就是好的。所以,她选择了离家较近,可以有希望录取的外省双一流大学,当然专业肯定不是这个学校的王牌。最终她实现了考进名牌大学的梦想。
她是个要强的姑娘,她知道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但是她不知道的是,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金子,要在哪个行业发光,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她她适合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在自己合适的地方发光。她持续迷茫,持续跟风随大流。大家都争取成绩好,她也追求成绩好;大家争取奖学金,她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通过了解大学里获得奖学金的规则,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大家说大学谈恋爱最后都不会成,她也果断断掉了谈恋爱,保护好自己,留着自己最好的第一次给自己以后想嫁的那个人。
就这样,她拿了三年奖学金,意想不到的还得到了保研名额,但保研要学的还是无聊的本科专业,她犹豫了。一晃大四了,又是一次需要决定人生下一步的时候了。她再次迷茫。她想出去看看,家里也挺支持,同样是选择什么专业的问题,她决定听自己心声,想学什么能学什么就学什么。面对保研和出国,她还是选择了出国。申请加拿大,受挫了很多。她换到了澳大利亚。一切看上去很顺利。她第一次坐飞机,一个人,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了澳大利亚。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感觉一切都是新的,但也同样焦虑,因为这个时候的圈子已经不再是奖学金和成绩了,是能不能移民留下来,能不能找到工作。她焦虑着,也同样寻找着一个她觉得很有趣,值得信任的灵魂伴侣。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