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我家隔壁有个大叔一生沉默寡言,一生执着于生儿子,不顾贫寒的家境,硬是生了6个孩子。他还上过高中,也算是方圆百里的高学历,但终其一生只是个沉默的打石工,唯有一个癖好能体现他文化人的特点,就是嗜书如命,只要回到家就捧起书,大概读书也只是他的避难所而已。
为此,爷爷从小把大叔当做反面教材,对读书这件事鄙夷至极,所以爷爷的孩子中,只有小姑读到高中,其余连初中都没有上完。直到爷爷去世那几年,他的观念错误,认知能力提升和读书并不是一回事,但又彼此紧密相关,叮嘱爸爸要让孩子们好好读书。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88592/ce8129d4ddbfe8af.jpg)
最近在读这本《思考的维度》,便想起来书虫邻居大叔,也想起了爷爷的叮嘱。近几年读了很多关于“大脑”的书籍,对“思考”这一大脑功能深感震撼。确实,大脑是个好东西,但有的人却没有。而今天这本书呢,就是教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让“思考”这个翅膀带我们飞得更高更远。
《思考的维度》这本书,作者是约翰·麦克斯维尔,是一个领导力问题解决专家,是一个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理论传播家。作者认为,成功者的特征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很优秀,而这些思维方式又可以被学习和复制。因此,本书面世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88592/ed3ccfba23c2f64d.jpg)
那如何改进思维力呢?作者开篇就给了答案:读书学习、向高人学习、专门思考、果断实时思考结果、一边干,一边产生思考的灵感、让思考成为习惯。这里大家需要注意,思维能力和学历水平之间没有必然的正向关系,很多高学历的人并不一定具备好的思维能力。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也有一些体会。我本身是一个不爱动脑筋的人,随波逐流了几十年年。突然有一天开始反思自己,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我从每日记录自己的生活、工作开始改变,刚开始写一些生活琐碎,慢慢提高要求,写一些探索提高写作能力的文章。注意 ,习作就已经开始思考了。然后,开始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和探索自己的兴趣倾向。去年开始,复盘自己每日不当言行,写反思日记,修正自己的德行。这些思考和习惯,得益于我开始行动,写文章。
大概这就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所说:有行动地思考,有思想地行动。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88592/8e3df20e9f958630.jpg)
这本书中,作者总结了11种思维能力,这些思维能力大概率和我们平时的思维方式不同,会有强烈的" 启发“作用。而对于我来说,其中一个思维给我触动颇大,“质疑从众思维”,因为我曾经就是一个从众的人,因为我懒得思考,于是我更加依赖于从众。几年前,我突然意识到,我努力多年希望自己合群,而合群就意味着人生没有特别的体验,往后余生,我想过不一样的生活。于是,我开始探索自己的道路,极力摆脱从众思维。
作者也告诉了我们如何质疑从众思维。如:跟风之前先动脑,懂得欣赏与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不断质疑自己的想法、用新方法尝试新事物,习惯不舒服感受。
思索是一道大门,通向现世上没有的东西,通向现在人类想不到的地方。王小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