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巧合,让我看见这本书的介绍,出于好奇,看了简介和几页样章,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买了电子书想着先看看吧,反正没买纸质书,不好看也不会浪费。因为时间的问题,读这个故事的速度可以用“龟速”来形容,或者是“磕磕绊绊、断断续续”之类,来描述整个阅读的进度,花了小半年的时间读完了,一直想写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下笔。
如果没有读过这部自传体性质的回忆录,我根本不知道阿富汗,它的曾经,并不像我们现在经常从新闻里听到的那个战乱不堪、民不聊生的国家,它辉煌过、骄傲过、自豪过,骄傲到甚至会凭着外貌就瞧不起蒙古人、中国人。在故事里,与作者一起感受和经历从和平到战乱的过程,不是我的民族、我的国家,却也有一丝心痛。从文字描述就能感受到伤痛,即便如此,身处和平国度的人,或许也无法体会战争带来的巨大痛苦。
抛开民族情结与信仰的话题,只是想感叹这个故事带来的震撼。因为代入感太强,对人性的刻画太过真实,常常是边读边忍着眼泪,内心却是无法平静,因为真的太虐心!一本书能让我有想哭的冲动,真的前所未有。我曾经和发小讨论这本书,说到好像有这部电影,在考虑要不要看一下,发小拒绝了,说怕看了会难过,当我搜到电影的宣传页,我承认我也立刻放弃了,文字和画面结合起来,真的很扎心。我想我也会hold不住,并没有做好边看电影边哭的准备,还是算了。
是啊,人的内心都有不堪一击的某处痛点。作者开篇的那句,“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和“突然间,哈桑的声音在我脑中响起: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道出了阿米尔灵魂深处对自己一遍又一遍的拷问。阿米尔出生在首都喀布尔,父亲是首富,是被当地人尊崇的大慈善家,在阿米尔的心中,父亲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崇拜父亲,爱父亲,同时又惧怕父亲,因为他没有感受到太多来自父亲的关爱。哈桑,阿米尔家仆人的孩子,儿时形影不离、最忠实的玩伴,其实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是少爷、哈桑是仆人;阿米尔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文学天赋高,哈桑没有上过学,目不识丁,却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阿米尔懦弱,哈桑勇敢;阿米尔选择背叛,哈桑守护忠诚;阿米尔帅气,哈桑是兔唇……哈桑为了保护小主人(也是亲哥哥,然而他们那时都不知道)受到了侮辱和伤害,阿米尔懦弱地躲在角落里目睹整个过程却不敢吱声,随后又为了自己内心的“安稳”,用卑劣的方法赶走了那个曾经保护他、为他“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朋友、亲人;阿米尔在战乱时和父亲逃到了美国,哈桑为了守护阿米尔的家,和他的妻子献出了生命;阿米尔的一生都在被良心拷问,不断地,寻求心灵的救赎,却不知道哈桑早已选择了原谅。在故事处处“不经意”的对比中,两个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在感受到人类的阶级与分层的同时,也看到各种阶层的不完整--人性的不完整。
并不想重复故事情节,只是聊聊书中那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阿米尔,故事中的“我”,在读这个故事的始终,我都不停的追问,他是个“好人”吗?当然,他是。他“坏”吗?他坏。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像阿米尔一样,在“好”与“坏”、“善”与“恶”之间摇摆?“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却由不得我。”是对人性最真实的描述。他的一生因为童年犯下的错误所捆绑,他想逃避,就像他逃避战争一样,离开那个地方,一走了之,就能免受其扰,然而良心的拷打和折磨让他无处逃避,最终,他选择回到那个地方,用救回哈桑孩子的方式完成他的“挽回祭”,实现心灵的救赎。阿米尔是让人心疼又心碎的人,故事的结尾,为阿米尔长舒一口气。不禁感叹,人很多时候,是不是都像阿米尔一样,有善良有邪恶,有软弱有果敢,有点分裂?
哈桑,故事中那个为了阿米尔“千千万万遍”的孩子,他善良无比、是让人充满怜惜、为他心痛、想为他流泪、想冲上去抱抱的孩子,他是个近乎“完美”的存在,却被世界恶待,挺不公平的吧?然而,他却一直被阿米尔,他的少爷、他的哥哥嫉妒着,因为父亲更爱他,爱他的勇敢,爱他的忠诚。他的身上有父亲的影子,“像个真正的男子汉”,他和阿米尔一样没有母爱的关怀,他没有阿米尔富有,没有阿米尔才华横溢,却会弹弹弓、打水漂、是追风筝比赛的冠军,他收获到了来自父亲最深的爱。成年后的他有了爱他的妻子和孩子,他和妻子最终死在战争里,儿子也被曾经侮辱他的人掠去,同样受到了侮辱,最终被阿米尔救回。哈桑的一生是个悲惨的故事,他是个兔唇孩子,外形就是不完整的,如同他的人生,在被蔑视和逼迫中走完。可他又是完整的,因为他收获了爱,他也懂爱,他有一颗充满爱,又平安的心。
阿米尔的父亲,一个充满矛盾和纠结的人。他正直、勇敢,却也有不为人知的不堪的一面。他爱孩子,爱阿米尔—那个他最心爱的妻子生的孩子,却不知如何去爱,因为阿米尔胆小软弱,他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的是“懦弱”和“没出息”,找不到自己的影子。他爱哈桑,这个孩子学习能力强、勇敢,像极了曾经的自己,却因为自己的地位和名誉,一生都不敢正视自己犯下的错误,不敢与哈桑相认,只是带着愧疚,默默地关爱这个孩子,想好好守护他,却最终陷在阿米尔的计谋里,眼睁睁地看着哈桑离开。在战争来临的时候,他凭着智慧和勇气,带着阿米尔逃离了战乱,到了美国,在歉意与纠结中过完后半生。阿米尔不像他吗?其实挺像的。他虽不完美,甚至有些虚伪,但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自我认知中,作为一个父亲,似乎也拼尽了全力。
拉辛汗,阿米尔父亲的挚友。于阿米尔来说,他是像父亲和朋友般的存在。对于阿米尔的文学作品,父亲总是不屑一顾,但拉辛汗却能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没有拉辛汗温暖的支持,阿米尔成年后的成功或许是泡影。许多年以后,即将走到人生尽头的拉辛汗在电话的那头,简简单单的一句“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成就了阿米尔心灵救赎之路。他是阿米尔的长辈,更是灵魂深处的朋友,不可多得的朋友。
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除了优美动人的词句、细致真实的刻画,更多带来的是心灵的震撼。人的一生,会遇到各样的人和事,或友善、或邪恶,或真实、或虚伪……那些生命中让我们的遇见,教我们学会生活的功课,让我们在美好中感受美好的温度,让我们在不美好中思考美好的价值。生活本身并不完美,甚至不完整,时而冲我们微笑,时而对我们充满敌意。人其实是软弱又渺小的,愚昧又可怜,常常自以为聪明,却常常不自知,常常以美好是理所当然,忘记珍惜和感恩,直等到生活给了我们一记耳光,才幡然醒悟。
珍惜生命中那些美好的遇见,那些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因为那是爱,却不可多得。而生命中那些并不美好的遇见,那些划过的伤口,如果不足以夺走生命,痛过之后,如果最终能愈合、结痂,收获内心的平安,会不会成为另一种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