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非完全记录性的文章,因为感觉如果是把自己听讲座时记录的笔记完完全全照搬过来,不仅将知识遗漏诸多,还把讲座的生动、风趣也全然抹杀。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金银器的标重与成分、珍奇神秘的物质、富贵与权力的象征、金银货币的出现、金银器 艺术与生活。整个讲座中有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点,这可能也是大家都觉得讲座精彩的重要部分。
银针可以测试食品里有没有毒可以说是一个经典的桥段,而这个桥段其实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金的神秘或许就在炼丹者的“忽悠”下,被长期相信。齐老师说得很幽默:这个唐初的记载里,也是认为皇帝服食丹药可以强健身体,晚唐的很多皇帝也都坚持服用,他们觉得这些金属物质进入身体之后就可以到达身体里面让自己更强健,结果最后吃个三年五年也就到头了,都是慢性中毒。
金银古今中外都是作为富贵的象征,是“值钱的东西”。讲到这里齐老师提到了博物馆里的展示,有的铜镜展摆的像卖镜子的,钱币展示的时候五铢钱摆着不同时期的标本,可是几个观众去观察上面的“五”怎么变化了“铢”的笔画怎么变化了,问我们现在能说明白五铢钱、开元通宝钱上面的字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吗?普通人在意的不就是这个钱能买多少东西吗?
金银制品的“值钱”,当然观众也关心它们的“购买力”。所以齐老师就唐代进奉的银盘,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比如九品官的月俸约为0.3两白银,从这些角度认识这些可以称重并且明确认识其工艺水平的进奉之物。江口沉银考古发现中,除了吸引人的金、银锭等还有成堆的碎银子和普通的银饰,这些可能与当时普通人的生活联系更紧密。
金银制品的使用历代都有等级之分,虽然实际情况常常是“僭越”,但是这些人越级使用也是说明了金银制品是权力的象征。
有一个有趣的片段是讲到一些金器上的名称,是有形容金的成色等内容的形容词,可不能当做名称。齐老师拿起桌子上刚刚喝水的纸杯说,这个杯子的名称应该叫一次性纸杯,而不是叫“XX大学历史学院”,一样的杯子,我们学院也有,上面印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我在飞机上用的,上面是“XX航空”,以后的人发现了这个纸杯,总不能说这是“XX大学历史学院”吧。
讲到古代黄金储备的问题自然联系到现代社会中的黄金储备,黄金的保值、增值及中国大妈的购买力,给我们串联出了古今之间金银在艺术与社会中的角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