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道德困境”这个话题。
缘起于前几日看见的几段话,内心颇为感慨,以这句话开头。
不见得是你的道德足以成为大家的标杆。也许是因为每一次报价都不合适,于是你就没有遇到过道德困境,或者讲,你根本没有成交的机会。
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还算是个有道德感的人,看见这句话才觉得说,好像也不见得是自己道德水平高,而是没人给我报价,或者说报价达不到我的心理预期。
到这里稍微解释下怎么理解“道德困境”——
大意可以理解为,通过提供你某些东西,使你做一些受社会价值网络限制你本来可能不会做的事情。
经典案例,是之前看罗翔老师讲课时提及的一个案件迁移出来的段子。
深圳某村干部贪污上亿,包养了八个二奶,平均每个人每天得八万块。
罗翔老师就调侃了,每天八万块呀,换我我也愿意……
大众对这事儿的最初预期自然是批判,可是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不断提高这个报价,恐怕不见得所有人能够抵挡住。
想到以前听过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价格。
最开始我是不认可的,因为觉得说,好像确实见过许多人道德感很强。
后来见到一些人,听说一些事,也经历一些事后,发现原来认知存在的漏洞。
一个是,自己往往把视角只局限在金钱上。
但实际上,“价格”只是“代价”的代称,可以指向任何事物。
核心指向一句话,“投其所好”。
医生未必喜欢钱,但是能够解决复杂医学问题、帮助对方名满天下也许是个切口。
学问家未必喜欢钱,但是绝版典籍也许是个切口。
诸葛亮说,“臣死节”,也是一个切口。
第二个就是,可能别人出的价格根本没办法买通你,给你制造道德困境。
之前看的文章里的某段论述也确实说了类似的话——
你当年的工作外收入很高,高到形成了一个道德壁垒,让别人买不通你,或者说,你瞧不上别人的出价,别人也无法给一个让他自己亏本的报价,可能这才是真相。
说回一个个人真实经历的体验,觉得和这些论述结合在一起,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起点是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时候。
那会儿都是学校内组织的考试,考试前有俩同学就说,我们给你多少多少钱,你到时候别捂那么严,让我们看看就行。
我呢,那时候确实喜欢钱,当然,现在也喜欢。
那会儿开的价格对我来说觉得还是心动的,而且觉得也没啥,不就看看吗,就同意了。
当然,现在来看,那钱不值一提,而且真要被抓到了,很划不来。
如是涉及到一个预期收益问题了,不仅看了价格,还涉及到了风控。
到了往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协助作弊这种事情了。
一方面是确实没人出价让我心动了。
因为初中开始,相对不再为钱发愁,能够好好上学读书了。
另一方面是确实觉得划不来。
两者一叠加,不做了。
不过,这种平衡在18年左右打破了。
18年-20年,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被这个挑战干扰了很久,摇摆不定。
也是因为出现了一个选项,选了就多了一大笔钱,大概就是一套房的首付。
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没啥钱,对我来说,真的很心动。
但是心里面的道德感又告诉我,好像这事儿说出去不那么坦然,尤其是有点违背我的本心。
就在这样的纠结中度过了好久。
什么时候出现转折呢?
大概是20年6月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自然涌现了这么一句话——
现在我的纠结,是因为这个报价还不够高,也不够低。
倘若加个零,我可能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又或者少个零,我可能也毫不犹豫就拒绝了。
但是,很遗憾,就是不多不少这个数,高不成低不就,极度难受。
聊完后觉得,那就先试着搁置一下吧,毕竟现在来看,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不过那会儿并不笃定。
真正下定决心是9月要来北京的时候,算了算薪酬,觉得那笔钱也无非多辛苦三四年就行,不想让自己违背本心,于是很坦然笃定地拒绝了。
当然,后来来看,是自己数学不好,因为税前收入和净盈余是两个概念。
现在算来,按照现在的净盈余水平,得7年左右才能攒够那笔钱,所以偶尔觉得还是有小惋惜哈哈。
当然,事情已经过去了,没得后悔可言了。
另外就是,某种程度上觉得自己既然可以两年左右破解那个困局,我还是比较相信自己未来依旧可以破解的。
同时,这事儿还有一个好处——
我知道了当前的心理加码。
即,如果有人想买通我做某件有违本心的事儿,我清晰知道原来那笔钱绝对不够。
而现实来说,别说加钱了,以我现在的水平和阶段,连当初让我犹豫的价格都不可能有人出,原因无他,对方成本上算不过来。
言至于此,再分享一段论述,共勉——
解决道德困境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让它发生,不要让它发生你就得让自己跑得足够快,价格足够高。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