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板的利益不就是企业的利益吗,从理论上讲私营企业的利益等同于老板的利益,对于这种观点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又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很多情况下,老板的利益所在并不是利益产生的完全绝对的所有人,正因为如此,也就存在多种情况之变数。
既然老板利益诉求存在多种可能性,而且是时刻变动,作为企业员工,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自己看得太重要,也不要将自己看得太卑微,企业无非就是人与人,老板与员工相互利用,各取利益的正当光明的场所而已。企业只是一个平台,只有当这个平台能够获得你需要的利益时,才值得员工付出以及继续付出。所以,不存在忠诚与某一个企业的必要,因为任何老板们也没有对任何员工的去留与生活待遇真正考量过,这根本不在企业的发展纲要之内。商人的本质就是寻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嗜利者也。针对企业老板为何打压员工,尤其是对能臣的打压,一一分析:
一、老板利益涉及之广大
人的利益有很多种,感情上的,物质上的,老板既有物质利益需求,也有感情上精神上的需求,既有个人的利益诉求,也有适合企业发展的利益诉求,既有存在的利益诉求,也有未来的利益诉求等等,老板们的利益,可以理解为无所不包,只要他们认为需要的东西,即可认定为他们的利益所在。
因此,在每一项决策时,老板们都在计算着各种利益的大小,都在收集最全面、最真实、最有效的信息资源,以便于他们做出判断。员工认为是对的,老板不一定认为是对的,这不仅是因为两者所在的位置不同,也不仅仅是因为老板比员工考虑的问题更全面,而是因为,每个人所受教育、经验、智谋、能力等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对同一事物做出不同的决策,这种差异性是天然存在的,是硬伤,无法回避。因为这些条件的不同积累组合,直接导致不同人,甚至是老板们对同一个问题也照样可能做出不同的判定与决策。
二、员工价值与威胁并存
一个企业之所以需要人员,一是因为老板们自身的条件限制,二是因为老板需要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用人。而企业员工之所能够留在某个组织内,并且某些人能够得到重用,处于重要岗位,原因在于,一是员工具备了胜任岗位的能力,也就是说他具备了与此相当的价值,二是员工不具备这样的价值,但是员工通过各种方式,使得老板认为他具备了这样的价值,获得重用。
企业员工的价值大小与企业员工的威胁程度,基本上成正比关系,这两者是相互转换的,正如太极,阴阳相交,互为转化。在企业打江山时,攻坚克难时,能臣,有能力的人必须要倚重,只有靠着这些人,企业才能稳步推进,这是企业能臣的春天,当春天结束了,企业步入正轨了,也不存在什么困难问题时,这些能臣的憋屈日子应该就要来了。每一位臣子,都抱有居功自傲,恃宠而骄的特性,目中无人,忘乎所有,甚至忘了自己只是老板们手里一个赚钱的棋子,一旦员工存在威胁老板们利益的可能性,老板们是绝不会手软的,先下手为快,老板们终为己,不为人。
三、老板打压员工之两难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企业,能臣,有能力的员工,就是老板又爱又恨的人。一是老板们要靠着这些人做大事,做难事,赚大钱,二是这些人凭借自身的优势一方面自我膨胀,另一个方面暗示老板们,这些人用的好就是利器,用的不好就是凶器,这是一把双刃剑。要想驾驭能臣,做为老板不得不用些手段,既要避害,又要得利。
因此,老板如果直接或者间接打压某个企业员工,其缘由,必然是因为员工触动了老板的利益,可能是当下的利益,也可能是潜在的利益。总之就是员工的行为或者语言或者态度等,令得老板不爽,如芒刺在背,老板当然就要实行打压政策了。员工不服,老板可打压员工,让他服从;员工威胁到了老板利益,老板可打压员工,以示警告;员工权力过大,老板要收回权力,需要打压员工;员工握有重要资源,牵涉到企业命脉以及老板利益,老板要打压一步步将资源收回,避免鱼死网破。兔子急了还咬人,老板在打压员工时,也是要掌握火候的。
在任何组织,作为弱势一方的人员,其利益来源于你所依靠的组织,你的利益是寄生在组织利益之上的,而寄生必须是两条路走,一是获取本该属于你的利益,二是要获取假使你离开此宿主,你依然能够发展的资源。企业不是善堂,老板不是慈善家,员工也不是乞丐。各自都只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经营与发展,只是价值的相互利用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