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重要的前三年,隐藏着最关键的成长密码,长久以来,因为大人对婴幼儿的理解太少,而往往错失了最佳的教养时机。
从事婴幼儿教育18年,在实务工作中累积了大量经验,见证与体会出优质的婴幼儿养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而什么是优质的养育环境呢?姵仪老师思考着以下的三个面相:
一. 成熟与准备好的成人
犹如白纸的婴幼儿是透过每日生活环节中的点滴,累积自我价值的判断。依据互为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的论述,主体与客体看似为对立的主要与次要位置,但人在互动中往往是主客体互相变换位置的历程。就以母亲与孩子为例,婴儿的生活是以母亲当成重心,而母亲也以婴儿的需求作为重心,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对婴儿的关爱与照顾让婴儿感受到自己是被爱与呵护的,因而只要母亲靠近就能对婴儿产生欢愉感,婴儿的反应能够刺激母亲产生甜美的亲子情感,此时的亲子关系就是正向的“互为主体”。然互为主体并非都是正向的,例如婴儿的主要照顾者并非拥有与小小孩相处得的技巧时,往往会不耐孩子的哭闹而发怒,婴儿在互动中感受到自己不被完全接纳而沮丧,引发后续更大的情绪失控表现,此时照顾者也会感受到挫折而沮丧,如果长时间相处下来,就形成彼此间负向的自我价值与行为反应,常见的情况就是易怒的婴幼儿(很难安抚)、怕出错的孩子(胆小不敢尝试)、易怒的照顾者(失去耐心)、不当的照顾方法(粗暴或高压教养)等现象。
成熟与准备好的成人指的是对婴幼儿的理解。理解婴幼儿与成人的差距,包含了作息需求、生活硬体环境需求以及发展过程中所自然会呈现的状态,例如:在学习爬行中的孩子,自然需要多一点的爬行空间,而非怕脏而给予限制,换句话说,照顾者给予婴幼儿的鼓励与支持能够成为正向互动的根源,让婴幼儿的情绪及学习趋向稳定。
二. 支持孩子独立的生活环境
三岁前,一个不会自行移动的婴儿就会变成一个可以完成自我基本照顾的人。蒙特梭利教育哲学中不断地强调:孩子的内在具有强大的自我学习动力,也就是所谓的“敏感期”,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孩子有每个阶段要完成的成长任务,例如学走路的孩子,会不断的练习走路,直到身体平衡与肌肉能够自由掌握走路的技能为止,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在环境中能够给予孩子大量的走路机会,孩子会因此而得到满足,反之,如果成人给予的是常常坐在娃娃车上或抱在怀里,孩子不但会因此而烦躁,甚至为了无法完成自我的内在需求而沮丧,时间久了,甚至“以为”自己本来就不擅长走路而放弃自己因为能独立行走而产生的探索愉悦感。
三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独立吃饭,包含了因应自己的生理需求去倒杯水给自己喝、为自己选择要吃多少而添饭菜;三岁的孩子已经可以为自己整理行囊,要出门前,可以收拾自己的玩具箱,并且决定自己要放什么物品在背包里,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动作上,这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三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独立穿鞋穿衣,把自己打扮好是社交生活中很重要的基础。三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是一个有自信的小大人,前题是他的生活环境给予他适合大小的物品及充分的时间,让他用三年的时间不断的练习,完成他一个又一个的成长任务。
三. 教导孩子符合时宜的表现
人类社会是群聚生活的型态,经过百万年的演进,已形成一定的社会规范,例如:不能因为自己的欲望而强夺他人的物品、不能因为自己的快乐而打扰他人的宁静、不能因为自己贪快而插队等等。对婴幼儿来说,这些社会秩序都是新知识,他们是透过模仿而知道该怎么做,也透过大量的练习而成为固定的生活习惯,三岁,孩子就已经奠定生活的模式,而这些生活的习惯都深深影响日后的学习。
已经明白社会秩序的大人,有义务成为孩子的榜样,教导孩子明辨情境并且展现符合时宜的行为是养育中重要的任务。现今在餐厅中看到奔跑、大叫或是乱拿物品的孩童,其背后要探讨的不是孩子的状态,而是主要照顾者的角色,这也是在爱的教育浪潮中的迷思,给孩子过大的尊重和自由度往往造成教养的大灾难。
教养的真谛乃是“具有教育意识的养育”,我们不仅把孩子养大,更重要的是教他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有秩序感的孩子会随手把物品收拾好,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会耐心排队,具有社交能力的孩子能以语言表达自我的情绪状态等等,而这些都已是三岁的小大人该有的状态。
三岁看老也许过于言重,但也不无道理,端看生命初始的前三年,的的确确是人一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
生命中重要的前三年,隐藏着最关键的成长密码。零岁教育的重要性早在百年前就已是许多儿童发展学家呼吁的工程,无论在托婴中心还是家庭,大人都应具备零岁教育的意识,给孩子真正优质的养育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