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论点二

分论点二

作者: 星空何昱翰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13:09 被阅读0次

                                主要军师

      在刘邦打天下时,刘邦的军师中最著名是张良。张良的名气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弱于刘邦。“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从这句耳熟能详的典故就可以看出。

      张良: 当然张良的智谋也是毋庸置疑的。著名历史事件“鸿门宴”中,张良的存在可以说改变了刘邦的命运。在张良屡立奇功时,萧何也不时刷一下存在感。所以,刘邦的军师也应包括萧何。第二时期,也就是天下安定,汉朝统一之后,刘邦的军师就是陈平了。张良退隐后,陈平成刘邦的主要军师。他离间项羽的臣子,干掉项羽的重臣范增,又出计策逮捕韩信,成功挖了项羽的墙角,之后诛杀吕氏外戚。“良平之谋”中的“平”就是指陈平。据历史记载,陈平原本是项羽的谋士,在鸿门宴上见到刘邦,认为刘邦必成大器。之后,刘邦被困,张良暗中找陈平,两人相见恨晚。至此,陈平成为刘邦手下张良外又一员大将。可见,要想成为合格优秀的军师并不容易。要有勇有谋,还要有远见,肚量也要大。汉朝统一之后,刘邦手下除了陈平这一军师外,还有很多谋士。其中比较出众的有袁公、郦食其。袁公最大的贡献就是“疲楚之计”,就是这个计谋最终困死了项羽。郦食其则凭借其优秀的军事才能和口才获得了刘邦的认可。

      刘邦能够成功登上帝位,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的身边有多位谋臣为他出主意、献良策,以助他一臂之力。

      张良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臣,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自己也曾说过,论运筹帷幄的本事,他比不上张良。当初,刘邦面对鸿门之难,在生死存亡之际,是张良劝他要言辞温和,保存实力,取信于项羽,并助他拉拢项伯,才能转危为安。之后,又凭着他无双的智计协助刘邦夺得天下。张良虽被封侯,却并不贪恋权位,在晚年的时侯喜欢云游四海,最终病逝于长安。

      萧何:萧何同为汉初的三杰之一,虽然他的智谋不如张良,但也是刘邦身边不可或缺的谋臣。在助刘邦夺天下之后,被任命为丞相,又助吕后智擒韩信,深得刘邦的信任。在刘邦病重缠绵于病榻之时,吕后曾问刘邦在萧何之后,由谁来接替丞相的位置。刘邦告诉吕雉,曹参可以当此大任。吕后又问接下来的人选,刘邦就回答说:“曹参之后,丞相的位置可以让王陵来接替,但是王陵的能力不够,还需要陈平来帮助他。陈平智谋有余,但能力不足,所以少不得需要周勃来安定江山。”

      所以,在刘邦的身边,张良、萧何、曹参、王陵、陈平以及周勃是比较有名的,不可或缺的谋臣。这些人在刘邦夺天下和定天下的过程中,都占据了十分关键的地位,深得刘邦的信任。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秦朝末年,韩信本来是先投奔的项羽,但是一直不被重用,于是便转投到了刘邦的帐下。后来经过萧何的三次举荐,刘邦便封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向刘邦分析了当时楚汉的形势,并建议举兵向东出发,夺取三秦。刘邦采纳了这个建议,很快占取了关中。后来,韩信因一连灭魏、赵、燕、齐有功,被刘邦封为齐王。之后韩信攻下临淄,并全歼援齐的二十万楚军。垓下之战时,韩信带兵包围楚军,迫使项羽在乌江自刎。但是自古共患难容易,同富贵难,刘邦称帝后,便收回了韩信的兵权,并改封他为楚王。后来,韩信又被人诬告谋反,并被贬为淮阴侯。最后,吕后与萧何合谋,将韩信骗入长乐宫中,在钟室将其斩杀。

      韩信作为战略家,在楚汉战争中,正是因为他的谋略,刘邦才能取得胜利。他也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论点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eu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