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借钱,我记得从小到大,我只借过一次。那是我读初中时的事了。学校离我家有15公里,每到周末我都座班车回家去,车费4元,由于当时手机支付开始流行,只能用现金付。有一次,星期五,我发现我的现金没有多少了(我从小到大,都不怎么吃零食,除了买文具和偶尔买饮料外,几乎没有用过钱,所以零花钱也不会拿太多去),只剩下3元钱现金了,于是我向睡我隔壁床铺的同学借了1元钱,然后答应星期天下午来时还给他。1元钱,在那个同学看来可能是可有可无,但是在我看来,它却很重要,没有它我就付不起车费了。后来,我也按时还钱给了那位同学,至今记得那个同学的名字和借钱这件事。
到了大学时。可能是我不怎么花钱的原因吧,家里人给的生活费,经常有剩余。于是就开始有人,来找我借钱。开始时找我借钱的人也没有多少,就一两个吧,在他们借钱之前我都会问他什么时候还,用途是什么(浪费钱,违法犯罪的事我可不会借钱给他),如果他能说出来什么时候还我就借给他,说不出来我就不借。因为我要他们说个日期,是让他们按期还,给他们一份还钱的动力吧,免得过了好久都不还。我那时借给同学的钱,有多要少,少的100元,最多的500。不过他们都按时还了。
在我看来,钱放在我身上,暂时没有体现出它的价值。只有借给了别人,别人拿去用了,才能实现钱的价值。能帮别人,我自己也觉得一丝高兴。
后来工作之后。我以前的同学也会找我借钱,我也能帮尽量帮,不能帮委婉拒绝。我借钱给别人,也有我自己的原则。我记得,我刚开始工作不久,就有个大学同学来找我借钱,当时我也借给他了,500元,后来过几天他又打电话来了,说能不能再借500给他,他之前借的打麻将输了,我当时委婉地拒绝了他,说我也没有多少了就挂了电话,到了晚上他又打电话给我,我当时以为他又是来借钱,就直接挂了(我后来也意识到了我直接挂了又些欠妥,万一人家真的有急事呢)。不过后来他也再没有打电话给我,之前那借给他的500元也再没有见他提起过什么时候还,我也没有向他问过(也许是之前的人我都没有要求他们还钱给我,都是他们主动按时还的),反正在朋友圈也经常看见他去哪里哪里玩和去吃了什么好吃的。我想,可能他是忘了,或者是什么原因,下次见到他再找他还吧,反正人生还很长。
现在,有些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他们每次找我,开始时还是正常的聊天,后来突然聊着聊着,就开始找我借钱了。我首先很感激他们还记得我,然后我也还是那个原则,能借给则借给,不能借则婉拒。但是,我希望,下次找我聊天的朋友,不是带着来找我借钱的目的的,除了钱,我们可以聊很多其他的啊。
刚才看了,一篇文章,说朋友间,不能有求必应。我想借钱或者帮忙,也包含在其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帮则帮,答应人家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帮,则要拒绝,不能出于面子,答应了别人,却又做不到,使自己失信。
在我看来,找我借钱可以,但是一定要按时还,下次借钱要把之前借的先还了,正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网友评论